• 內卷下的茶飲店們 還有4個方向 值得研究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新中式茶飲從街邊小生意迅速成長為一個市值規模為2800億的龐大產業。品牌化、公司化和產業化,為這個行業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茶作為一種物理要素和文化元素,在新中式茶飲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和基礎作用,也是新茶飲未來的根本。

    羅龍新研究員作為中國茶研究的頂尖學者,出版過多本巨著,也始終工作在茶葉精深加工研究和開發一線,從事深寶華城茶葉精深加工產業化工作。

    · 新中式茶飲中,國茶的使命和價值是什么?

    · 新中式茶飲中,這個行業在茶的維度上還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補課的地方?

    · 在新中式茶飲發展的未來中,國茶怎樣更多為這個行業賦值?

    · 有哪些可以預見到的趨勢?

    以下是快報專訪羅龍新研究員的全文——

     中國茶為什么沒出過 

     全球性品牌? 

    ///

      中國飲品快報:

    咖啡成就了星巴克、Costa等等全球知名品牌,但歷史悠久的中國茶,在產業化、公司化和品牌的進展中,為什么出不了一個全球性的知名品牌?其原因何在?

      羅龍新:

    近10年來,我系統研究了英國、印度和斯里蘭卡茶產業和商業發展歷史,出版了《聞著茶香去旅行-斯里蘭卡紅茶故事》、《尋茶斯里蘭卡》、《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和《印度茶葉百年風云》四本書。歷史就像一劑溫補的良藥,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眼界和思維。站在國際視野的角度看茶葉在世界的傳播和發展,您會發現,中國和英國發展茶產業的模式是不同的。

    第一個原因是,雖然中國是最早發現、種植、加工、飲用茶葉的國家,在清朝、民國和新中國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的茶葉基本上是以出口原料的模式銷售給歐美的茶葉公司,在“中國茶葉”這一商品品類下,細分成“產地”“茶類”“等級”等。

    歐美茶葉公司再經過精制加工、包裝,以歐美公司的品牌進入消費市場。因此,出現在歐美茶葉市場的全部是歐美的茶葉品牌,也就是說中國的茶葉品牌基本上沒有走出國門。

    第二個原因是,過去中國茶產業發展模式是以小農經濟和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形成不了公司化的大規模化產業,更沒有品牌意識。

    上世紀80年代后期,茶產業政策放開后,茶園分到農戶,形成了規模更小、更分散的茶葉組織,茶區的個體組織強調的產地、品種、工藝和茶文化的差異化優勢,甚至有些公司將茶葉當做文化產業來經營,當然更難形成產業化、規模化和品牌。

    第三個原因是,在歐美茶葉市場,茶葉是一種快速消費品。近20多年來,中國的茶葉公司不斷追求茶葉的差異化、高端化和高價化,導致茶葉變成高價的商品,甚至變成奢侈品,完全脫離了國際茶葉市場的價格,在國際市場毫無競爭力。

    歐美茶葉公司和印度、斯里蘭卡的一些茶葉公司從一開始就是走工業化模式,將茶葉作為一種快速消費品經營,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茶葉公司。

    可喜的是,近10多年來中國的一些茶葉公司已經開始走工業化和品牌化的道路。

     新中式茶飲是對傳統的悖逆? 

    ///

      中國飲品快報: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新中式茶飲從街邊小生意迅速成長為一個市值規模為2800億的龐大產業。新茶飲的崛起,應該是走對了“中國茶的年輕化”。現在的新中式茶飲有別于傳統的中國茶,它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新呢?還是對傳統的一種悖逆和偏離?羅教授,您是怎么看的?

      羅龍新:

    我認為新式茶飲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新。新式茶飲開拓者機智地洞察了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將傳統的“細酌慢品”的飲茶方式變成一種“時尚”的快速消費飲品,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消費模式創新,引領了傳統茶葉新的消費模式。

    這種新的飲用方式不僅開創了新的行業,也帶動了傳統茶產業的技術、經營方式的創新。而且,我認為中國傳統茶葉已經無法重新占領歐美國際市場,而新式茶飲很可能走出國門,以“品牌”打入國際市場。這是一種更高級的“中國茶葉”占領國際茶葉市場的形式。

     在茶的維度 

     新茶飲哪些地方需補課? 

    ///

      中國飲品快報:

    茶在新茶飲中的應用,無論是從形態上,還是茶葉品種上呈現了多元化和百花齊放的現象,但此間也有觀點認為,茶飲行業對茶的重視度和專業度還不夠,茶飲的甜品化現象比較嚴重,您是怎么理解的?新中式茶飲在茶的維度上還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補課的地方?

      羅龍新:

    新式茶飲本質上是一杯飲料,經營者或研發者更關注消費者的口味喜好,由于茶葉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具有的天然苦澀味,一般年輕人都不太喜歡這種強烈的苦澀味。因此,一杯現調茶飲中,糖、奶、水果的用量比例遠高于茶葉,這樣的口感比較“好喝”。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和追求新口味,茶葉在飲品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功能作用。新中式茶飲除了“好喝”之外,我們應該關注新茶飲產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2008年國家已經頒布了瓶裝茶飲料國家標準(GB/T 21733),該標準除了規定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指標外,還規定了茶多酚、咖啡因含量等指標。這個標準規范了瓶裝茶飲料產品標準,對茶飲料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茶飲行業可以研究和參照瓶裝茶飲料行業成熟的經驗,解決新茶飲產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問題。

     鮮萃茶液等產品 

     給行業帶來了哪些價值? 

    ///

      中國飲品快報:

    各大茶飲品牌也挖掘小眾茶的同時,速溶茶粉、濃縮茶湯、鮮萃茶液等產品被更多使用,開始成為新茶飲的另一個賽道。作為速溶茶粉、濃縮茶湯、鮮萃茶液等產品生產的頭部企業,深寶華城的技術優勢、革新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它給行業帶來了哪些價值?未來有哪些發展方向?

      羅龍新:

    深寶華城公司秉承“為客戶提供從概念到產品一體化服務”的理念,深耕茶葉精深加工20多年,為國內外飲料、飲品公司提供優質的茶飲料原料。研發創新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茶葉精深加工技術的研發上,公司已經取得了4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了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

    公司特別重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的研究,多年來一直與國內研究所和大學合作開展基礎性研究,并將基礎研究結果深入應用基礎的研究,再將應用基礎研究結果轉化技術和產品開發。

    例如公司開展了多年的茶飲料風味化學(色、香、味)的基礎研究,揭示了“好喝”、“不苦澀”、“高香”的茶葉風味化學本質,以及與茶樹品種、制作工藝、產地條件的關系,從而為開發年輕人喜歡的“醇厚”、“甘醇”的茶葉精深加工產品提供了理論基礎。

    傳統制茶工藝中,為了調整和平衡茶葉的風味,通常采用的是“拼配技術”,這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品質改進技術。我公司除了應用拼配技術外,研究應用了生物酶技術,通過酶的作用,可以分解、釋放、改性茶葉的風味化學分子結構,從而獲得理想的香氣和滋味。

    此外,我公司多年來一直在研究茶葉的浸出機理,開發出多級變溫動態茶葉萃取技術,采用同樣的茶葉原料,可以開發生產出不同風味的速溶茶、茶濃縮汁和鮮萃茶湯飲料等產品,以上科技成果2019年還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

    這說明在傳統的茶葉行業具有巨大的創新空間和潛力,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預計未來幾年,傳統茶葉行業將迎來新的技術變革,新的信息技術、制造技術將應用于傳統的茶葉供應鏈,由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新茶飲“走出國門”

     行得通嗎? 

    ///

      中國飲品快報:

    雖然新冠疫情延宕了新中式茶飲的海外拓展進程,但很多茶飲品牌都看好海外市場,這個“走出國門”的道路行得通嗎?對于各大茶飲品牌的海外拓展,在產品上,您能否給些建議和方向?

      羅龍新:

    中國傳統茶葉在19世紀末被印度和斯里蘭卡茶葉擠出歐美市場后,100多年來,中國傳統茶葉一直無法與印度、斯里蘭卡和肯尼亞茶葉競爭,黯然地退出了歐美主流茶葉市場。

    時過境遷,現代歐美茶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的中國茶葉在品質、風味、安全性和價格方面依然無法與工業化生產的印度茶、錫蘭茶和肯尼亞茶競爭,而新式茶飲這種快速的消費模式非常適合歐美的年輕消費者。因此,我認為新茶飲“走出國門”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是可行的。以“品牌”打入國際市場,這是一種更高級的“中國茶葉”占領國際形式。

    根據我曾經對歐美和東南亞市場的考察,新茶飲在進入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我有一些初淺的建議:

    1、要講好中國茶葉文化的故事,如茶葉歷史、茶農、產地、品種等。

    2、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增加透明度,在供應鏈端要建立茶葉種植管理、加工管理、品質保證、產地環境、與產地社區和茶農的關系等良好作業規范、質量保證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證等。

    3、產品的質量安全。特別是茶葉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一定要符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標準。

     茶的應用 

     未來會有哪些趨勢? 

    ///

      中國飲品快報:

    茶飲中關于茶的應用大致經歷了這樣一個歷程:茶包—CTC—原葉茶—名優特茶—調香鮮茶,這樣演進的內在邏輯是什么?您對茶在茶飲中的研究和應用,未來會有哪些趨勢和新的發展方向,對各家茶飲品牌,在基礎研究和應用上,能給一些具體建議嗎?

      羅龍新:

    茶葉在新茶飲中的應用發展,主要依據消費者的口味需求變化和在使用中操作的便利性。消費者的口味是新茶飲產品創新的最大驅動力,在互聯網下成長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品味,除了要求飲用方便(Convenience)和包裝新穎別致外,更不斷地追求風味新體驗(Tastes for New Experiences)、質量超過價格(Quality Over Price)以及健康的飲料——清潔標簽(Clean label)等,因此,新茶飲公司必須不斷地改變,采用等級更高級、風味更突出、特點更顯著的茶葉原料。同時,為了保證各門店在操作上茶湯品質穩定一致和更方便和快捷,采用工業化生產出的瓶裝茶鮮萃汁就能達到這一要求,而且更安全和衛生。

    實際上,同一品牌下各個門店在制作茶湯時,雖然采用統一的茶原料和標準的萃取SOP,但由于員工操作的熟練程度等原因,難免茶湯的風味略有差異。因此,采用標準化的茶湯主劑應該是大型茶飲連鎖店發展方向。

    茶和咖啡飲料為什么能夠流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其核心是茶和咖啡飲料的“嗜好性”。茶在茶飲中扮演者及其重要的“嗜好性”作用,離開了“茶”的元素,一杯茶飲實際上是一杯“果汁”或“奶”,就談不上“嗜好”。

    目前應用的主要茶原料是茉莉花茶、紅茶和烏龍茶三大類,未來主流還是這三大類茶,但風味(香氣和滋味)會向多樣化方向發展,茶與水果、奶制品和其他配料的搭配會呈現多元化發展方向。

    因此,新茶飲的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

    1、不同茶葉品種、產地(氣候、海拔、土壤)、季節、加工技術與茶葉風味的關系。

    2、茶葉的內含化學成分與風味的機理關系及改進技術。

    3、不同的茶葉與水果、奶、糖等配料的風味的協調性。

    4、無糖茶飲料和低糖茶飲料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ARTICLE 

    文章

    中國飲品快報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38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6日 17:02
    下一篇 2021年12月26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