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常態,全球十大零售巨頭怎么做?

    對于全球許多零售商來說,此次疫情算是一場“猝不及防的風暴”。

     

    來源 | 莊帥零售

    多數零售商不得不因為防疫的要求被迫關閉線下店,加上消費者出行頻次降低導致非必需品上支出減少。

    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更多通過線上購買商品,電商和物流業獲得了新的機遇,像直播電商、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創新的零售商業模式得到快速發展。

    這兩年來,傳統供應鏈受到極大的挑戰,也迎來了加速變革的機會。

    從全球零售商的財報數據,以及它們的動作進行研究和觀察,或許能夠預判在全球疫情管控常態的背景下,全球零售業可能出現的新變革和新趨勢。

    本文主要數據和內容來自德勤《2021全球零售力量》報告。

    全球零售業排名及增長趨勢

    2019財年,十強榜單無新上榜企業,總部位于美國的企 業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唯一變化的是Amazon,自2015財 年以第十名進入十強榜單以來位次逐年上升。

     

    截至2020年6月30日各財年財務業績和運營分析,沃爾瑪(Walmart)2019年財年以5239.64億美元的營收位居全球零售業的榜首;

    亞馬遜(Amazon.com)得益于線上消費的增加以13%的高增長率合計1584.39億美元的營收位居第二;

    Costco以1527.03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三,僅比亞馬遜少57.36億美元,這算是線下傳統超市的最好成績,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7.9%!

     

    排名第四的是擁有利德爾(Lidl)和考夫蘭德(Kaufland)兩個超市品牌的德國施瓦茨集團,作為歐洲最大的零售商,2019年財年獲得1261.24億美元的營收,增長率僅次于亞馬遜高達8.6%;

    排名第五的是具有百年歷史的知名超市——克羅格(Kroger),2019年財年獲得1215.39億美元的營收,增長率僅為1.0%。

     

     

    從榜單可以看出,美國零售商仍然占據著全球零售業的主導地位,共有七家零售商上榜,其次是德國和英國的零售商。

     

    從財報的營收數據來看,中國零售商和日韓零售商仍未能進入全球十強榜單。中國零售商排名最高的為京東,從15位上升至第13位,蘇寧易購為29名,香港屈臣氏集團排在49名;日本永旺百貨(Aeon)和711便利店分別排名14名和18名。

     

    從增長率、凈利潤率、資產回報率、海外業務占比的數據來分析:

     

    首先,全球零售十強比250強國際化程度更高:2019年,十強零售業務平均覆 蓋13個國家,而250強平均覆蓋11個國家,十強中僅剩CVS Health與Kroger還未發展海外業務。

     

    按銷售額加權和貨幣調整后的復合增長計算,2019財年十強的零售收入增長率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至4.4%,與250強持平,十強中僅Amazon實現了兩位數的收入增長。

     

    盡管競爭加劇、員工成本上升、價格戰和電商能力投資對零售利潤率造成持續壓力,但仍有7家十強零售商的復合凈利潤率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于沃爾瑪(Walmart)在2019財年盈利能力的提高。

    2019財年十強零售商的復合資產回報率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

    全球十強在疫情下的變化

    一、沃爾瑪(Walmart)

     

    1、過去兩年,沃爾瑪(Walmart)加快了剝離海外業務多數股權的戰略步伐。

     

    2018年8月將巴西市場80%股份出售給Advent International;8月收購的印度電商集團Flipkart。

     

    原定于2019年將連鎖超市Asda出售給Sainsbury的計劃因反壟斷協議被放棄,但在2021年2月,沃爾瑪(Walmart)以68億英鎊的價格將Asda多數股權出售給以便利店業態經營為主的EG集團創始人伊薩兄弟(Issa brothers)和私募股權集團TDR Capital。沃爾瑪(Walmart)將保留對Asda的股權投資,并占有董事會席位。

     

    2020年11月,沃爾瑪(Walmart)將其阿根廷業務出售給拉美集團(Grupo de Narváez)。

     

    2021年3月,將日本全資子公司Seiyu超市的多數股權出售給了投資公司KKR和電商公司Rakuten,只保留了該公司15%的股權。

     

    2、擴大全渠道戰略布局

     

    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推出多項送貨/到店提貨計劃,并宣布參與美國農業部的SNAP在線采購試點計劃。

     

    2020年9月,公司推出了新的會員計劃Walmart+,其中包括無限量免費送貨、燃油折扣以及家庭購物便捷工具。

    同月,還宣布了一項購買TikTok Global 7.5%股份的初步協議,并簽訂商業協議以向TikTok Global提供電商、物流、支付和其他全渠道服務,但由于拜登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相關安全問題的審查,該協議在2021年被擱置。

     

    二、亞馬遜(Amazon)

     

    2019財年亞馬遜(Amazon)并未開展任何零售業務收購。但是在客戶服務優化方面進行了3.15億美元的投入。

     

    亞馬遜(Amazon)持續在Prime會員計劃和送貨方面進行投入,截至今年年底,Amazon在全球擁有超過1.5億Prime付費會員。自2019年9月推出以來,巴西Prime付費會員人數增長最快。

     

    每月14.99美元的亞馬遜生鮮配送服務現成為Prime會員的一項免費福利。美國2,000多個城鎮的會員可以免費享受兩小時食品雜貨配送服務,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和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第四季度的食品雜貨訂單同比增長了一倍多。

     

    三、Costco

     

    2019年財年共新增的16個美國倉儲會員店和4個國際倉儲會員店(包括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個倉儲會員店)。

     

    2020年3月,Costco以1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Transform Holdco (Sears/Kmart) 內部物流公司Innovel Solutions的收購。作為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Innovel在美國和波多黎各提供大件貨品的“最后一英里”送貨、安裝和“白手套”服務。

     

    四、施瓦茨集團(Schwarz Group)

     

    截至2019財年,其在33個國家/地區擁 有12,500家門店。

     

    2019年啟動了忠誠度計劃——Lidl Plus購物應用程序,并于7月在第十個市場愛爾蘭推出。

     

    2020年10月,放棄進軍英國線上食品雜貨市場的計劃,關閉了于2018年成立的Lidl數字化物流部門。

     

    2020年6月,Schwarz Group收購德國電商平臺real.de以提供線上服務,從而補充其Kaufland傳統實體超市業務。

    Kaufland在歐洲運營著約1,300家門店,并于2020年宣布退出澳大利亞市場。

     

    在零售領域之外,正在開發自己的云服務平臺Stackit,2020年5月,收購了軟件專營公司Camao IDC,并計劃在2021年將其IT服務擴展至外部客戶。

    五、克羅格(Kroger)

     

    2018年6月收購了食材包配送服務公司Home Chef。

     

    2018年第一季度將便利店業 務部門以21.5億美元出售給EG集團。

     

    2019年剝離了對天然食品零售商Lucky’s Market的投資,不久后Lucky’s申請破產保護。

     

    同年還完成了對非零售業務You Technology和Turkey Hill Dairy的出售。

     

    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WBA)

     

    2020年11月,與McKesson宣布完成合資項目,將各自在德國的批發業務公司Alliance Healthcare Deutschland和GEHE Pharma Handel合并,Walgreens Boots Alliance持有70%的控股權。

     

    2021年,公司宣布以65億美元的價格將Alliance Healthcare的大部分批發分銷業務出售給藥品批發商Amerisource Bergen,同時繼續執行兩家公司的戰略分銷協議。

     

    2020年7月,向其合作伙伴 Village MD投資10億美元,以在未來5年內在其美國藥店內 開設500至700家配備醫生的診所。

     

    七、家得寶(Home Depot)

     

    2020年12月,Home Depot以8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前子公司HD Supply Holdings, Inc.的收購,該公司是北美領先的保養、維修和運作產品批發分銷商。

     

    八、奧樂齊(Aldi)

     

    在19個國家開設的11,235家折扣店分屬Aldi Süd和Aldi Nord兩家公司,兩家公司現已共用一個聯名信用卡服務提供商,可能考慮在2022年完成合并,目前IT系統正在進行調整;另外到2020年底,二者產品系列中的大多數自有品牌應當相同。

     

    除了在美國與Instacart合作,以及在英國建立葡萄酒銷售和非食品特賣門戶網站Special buys之外,Aldi在電商方面的投資歷來不多。

     

    2020年9月,英國新冠疫情期間,Aldi Süd轉向線上銷售。公司啟動了線上購買線下提貨(click-and-collect)試驗項目,并計劃截至年底實現全國900家門店約25%的項目推廣率。

     

    Aldi還與按需配送服務商Deliveroo合作,將試驗推廣至英國約130家門店。該服務支持顧客通過Deliveroo應用程序訂購近400種Aldi產品。

     

    2021年,Aldi Süd與Aldi Nord宣布了又一重大決策,雙方決定聯合擴展之前各自獨立的本土市場電商活動。兩家公司將在新合資企業Aldi E-Commerce Verwaltungs GmbH中各持50%的股份。

    九、CVS Health

     

    十強中僅CVS Health和Kroger未開展海外零售業務,CVS于2019年7月將其巴西子公司DRogaria Onofre出售給巴西公司Raia DRogasil。

     

    十、Tesco

     

    對545家大賣場進行精簡優化,關閉了28家門店,并在波蘭完成了向兩種模式(緊湊型大賣場和超市)的轉型。

     

    亞洲方面,公司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業務盈利能力強勁增長。

     

    2020年6月同意將其波蘭業務出售給Salling Group,該項交易預計將于2021年春季完成。

     

    2020年12月,以10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亞洲業務(泰國近2,000家超市和馬來西亞74家超市)出售給CP集團(Charoen Pokphand Group)實體。

     

    為與Aldi和Lidl競爭,于2018年在英國推出了新型折扣商店Jack’s,但增長非常緩慢,截至2019財年僅開設有12家店。

     

    2020年3月,在英國主要商店網絡中推出“Aldi價格匹配”活動,就數百種Tesco和品牌產品與Aldi進行價格匹配。

    2020年3月,Costco以1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Transform Holdco (Sears/Kmart) 內部物流公司Innovel Solutions的收購。作為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Innovel在美國和波多黎各提供大件貨品的“最后一英里”送貨、安裝和“白手套”服務。

    四、施瓦茨集團(Schwarz Group)

    截至2019財年,其在33個國家/地區擁 有12,500家門店。

    2019年啟動了忠誠度計劃——Lidl Plus購物應用程序,并于7月在第十個市場愛爾蘭推出。

    2020年10月,放棄進軍英國線上食品雜貨市場的計劃,關閉了于2018年成立的Lidl數字化物流部門。

    2020年6月,Schwarz Group收購德國電商平臺real.de以提供線上服務,從而補充其Kaufland傳統實體超市業務。

    Kaufland在歐洲運營著約1,300家門店,并于2020年宣布退出澳大利亞市場。

    在零售領域之外,正在開發自己的云服務平臺Stackit,2020年5月,收購了軟件專營公司Camao IDC,并計劃在2021年將其IT服務擴展至外部客戶。

    五、克羅格(Kroger)

    2018年6月收購了食材包配送服務公司Home Chef。

    2018年第一季度將便利店業 務部門以21.5億美元出售給EG集團。

    2019年剝離了對天然食品零售商Lucky’s Market的投資,不久后Lucky’s申請破產保護。

    同年還完成了對非零售業務You Technology和Turkey Hill Dairy的出售。

    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WBA)

    2020年11月,與McKesson宣布完成合資項目,將各自在德國的批發業務公司Alliance Healthcare Deutschland和GEHE Pharma Handel合并,Walgreens Boots Alliance持有70%的控股權。

    2021年,公司宣布以65億美元的價格將Alliance Healthcare的大部分批發分銷業務出售給藥品批發商Amerisource Bergen,同時繼續執行兩家公司的戰略分銷協議。

    – END –

       
    更多精彩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 資本搶食2000億鹵味藍海,紅杉、騰訊下場

    •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 【夸父炸串】半年完成3輪超1.5億融資

    • 餐飲+超市鼻祖:EATALY成功秘訣

    •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 三井物產、Infomart戰略投資奧琦瑋子公司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新希望六和、吉野家、美團等,數字化餐飲供應鏈變革的篤行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職業履歷經歷過采購、冷鏈物流和大客戶銷售等。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巴黎貝甜、美團快驢、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食品和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合作|咨詢

       請加微信   18610542110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56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21:01
    下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04: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