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賣一道清水煮“菜”,它卻火了20年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無裝修、無服務、低成本運營、顧客忠誠度高。”

    要說,在餐飲行業里最讓人艷羨的非特色餐館莫屬了。

    在成都,有只賣一餐,卻火了29年的蒼蠅館子三哥田螺;

    在長沙,有只賣小龍蝦,卻在晚上11點鐘還在排隊的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

    基本上,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城市都會有這樣的餐館存在,它是一個城市特食文化的代表,不僅能讓顧客在口味上對其產生了依賴,還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次,我的海南之行也拜訪到了一個極其個性的開在小鎮里的餐館,因為產品設計簡單,3個阿姨就可以搞定一個后廚,而且店家在不做任何的宣傳,完全靠老顧客心甘情愿帶人來,很多顧客為了吃上這一口不惜開車幾十公里。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開在小鎮里的特色餐館。

    3個阿姨搞定一個后廚,靠一招鮮,火了20幾年

    位于海南省瓊海市的潭門鎮,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個叫做海戀園食店的餐館就來自于潭門鎮,20年前為了解決當地人的飲食需求而開的小館子,就靠一道菜,如今已經成為整個瓊海地區的地標型餐館。

    (對,20幾年,就賣這一盆)

    1

    操作簡單,只賣一道菜,無需烹飪,清水煮海鮮

    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是艷陽高照的中午,原本以為吃海鮮大排檔都是晚上生意好,但來到海戀園,著實讓我有些吃驚,基本上座無虛席,數了數人頭大概有小200人。

    而,更讓我震驚的還要在后邊,雖然人多,但整個餐館沒有讓人感覺到一點慌亂,只見3個上了點年紀的阿姨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這200人妥妥的招待了。

    原以為朋友帶我吃的是生猛海鮮,外加滿漢全席,但看完產品后我都快哭了,因為產品實在是太簡單了。

    就是一盆海鮮,一瓶醬油,一份自調的配料,一個清水鍋就開始吃了。

    朋友介紹:“你別小看這一盆海鮮,它可賣了20幾年了,實際上我覺得這家餐館的老板是很有智慧的。

    一來,清水是衡量產品新鮮不新鮮的最好檢驗官,顧客一看到上來的全都是活蹦亂跳的海鮮,從視覺上就打消了顧客對產品上的顧慮。

    二來,對于餐廳來說,因為沒有烹飪就意味著不需要大廚,只需要幾個會分割海鮮的阿姨即可,所以你就知道了為什么同樣人均消費60元左右,別人家中午接待個200、300人會忙的和狗似的,而人家卻不慌不忙的慢慢上,產品設計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操作流程。”

    2

    收費簡單,按人頭收費,每人50元

    沒有廚師、不需烹飪、只賣一個產品,這已經夠簡單了,但要知道了它的收銀方式后,你就會更明白什么叫簡單粗暴。

    早期,因為店里沒有專業的收銀員,每種海鮮的價格都不一樣,定價著實對于海戀園的老板來說是個不小的困擾,所以,為了便于統計錢款,老板干脆想出了按人頭收費的辦法。

    現在一人份海鮮按人頭收費是50元,來兩個人就是100元,三個人就是150,如果感覺來三個人吃不完,也可以要兩人份,主食也只有一種,就是自家做的 5元8個的小花卷,這樣一來結賬的時候就變得簡單起來。

    3

    沒有裝修,沒有服務,在院子里開餐廳

    和很多一線城市,費盡心思砸下重金在環境上做文章不同的是,海戀園在環境打造方面可讓很多餐飲老板感到羨慕。

    別說花錢裝修了,能有個位置吃飯,下雨天淋不到,天氣熱的時候曬不到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它就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支了一個大棚,弄了幾十種塑料桌子,幾百個塑料椅子就齊活了,反正要想吃環境的來這里肯定是要失望的。

    4

    產品隨機配,“鮮”是賣點,自有漁船當日打撈

    在潭門開餐館的很多,做海鮮餐廳的也很多,可海戀園能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原來,從20年前海戀園的老板就堅持一個原則,一直延續至今,那就是自己所賣的所有海鮮產品都是當天打撈的,當天打撈上什么海鮮,就給顧客吃什么海鮮,產品是隨機配的,所以去之前你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盡管沒有選擇吃什么的權利,但因為知道海戀園是當日捕撈當日消耗,所以顧客也愿意為“鮮”去買單,加上別的餐廳都是顧客做主在菜單上去點菜,偶爾嘗試一下有什么就吃什么的感覺也是很好的。

    朋友還說:“吃海戀園大概有十幾年了,除了口味已經吃慣了以外,最重要的是這里價格實在,這么多年調整的幅度不過10幾元錢,你想人均才60元左右,還是吃海鮮,就是請朋友來也是很有面子的。”

    (來自大眾點評網友的評論)

    為什么能火20幾年的是它們?

    “不就是白水煮海鮮嗎?”

    “不就是弄點醬油嗎?”

    “不就是自己弄條漁船打撈?”

    “不就是支起一個大棚就可以做嗎?”

    看到這里很多朋友都覺得這種模式簡單,也太好復制了,其實沒有秘方的產品是最難模仿的,看著最簡單的生意實際壁壘越高,因為像三哥田螺、文和友長沙龍蝦館,再到我們今天講的海戀園它們已經領悟出了做特色餐飲的個真諦:

    人無我有不是特色,讓顧客產生口味依賴才是特色

    現在一提到特色餐飲,很多餐飲朋友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會在“特色”二字上特別下功夫,以為只要我家有,你家沒有,以為只要是我能做出來,你做不出來,那么我就是特色。

    其實,你仔細觀察一下現在做的好的特色餐飲店,成都的三哥田螺是賣川菜的、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是賣龍蝦的,今天分享的這個海戀園是賣大眾海鮮的……

    看吧,沒有一個是靠特殊食材、靠博取眼球脫離大眾而火了十幾年的,都是把很普通大眾喜歡的產品做成招牌。

    (長沙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

    只不過是他們比較用心,在一道菜、幾道菜上去深挖,逐漸培養了顧客口味養成上的不可替代性。

    顧客吃一次可能沒上癮,可一年吃個四五次后口味就已經被逐漸培養出來了。

    好的特色餐館,一定是在培養顧客口味養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讓顧客吃的久了,慢慢就有了類似媽媽味道的感覺,從而產生了情感的依賴,一旦產生情感依賴就很難離開,這才是特色餐飲真正讓人畏懼的地方。

    時間是特色餐飲的一個壁壘,時間越長,特色餐飲的壁壘也就越堅固。

    讓自己的店,滲透到顧客的生活中

    陳春花教授曾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講過:“我所欽佩的公司,不是因為它們的規模大小,是因為它們跟人們的生活真正是在一起的。

    比如微軟說“給人類一個看世界的窗口”。這讓人覺得很獨特。

    那些無法融入人們生活的公司,不管它規模有多大,最后還是會被淘汰的。”

    這一席話,同樣也給特色餐飲一個很好的啟迪。

    在去成都三哥田螺之前,我很納悶一個位置極其偏僻、要裝修沒裝修、要服務沒有服務的蒼蠅館子,到底有啥魔力,能讓我做餐飲12年的本地朋友年復購47次啊。

    但,在去了三哥田螺,看到了隔壁吵架的小情侶、看到一家人在那哈哈大笑、看到了這里沒有張總、李總、王總只有張哥、李哥、王哥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啊,這TMD就是生活啊!讓人感到輕松的生活啊!

    所以,你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北京之前有一個叫做張媽媽特色川菜館,在做地攤文化的時候生意好的不得了,每晚都在排隊,然而開了高端店,環境和價格都上漲了以后,生意反而卻下滑了的原因了,因為蒼蠅館子的形象已經深深的植入了人們的心里,人們想要的就是那種放松下來的感覺。

    所以,做特色餐館,千萬別端著,要潤物細無聲的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小結:

    未來餐飲無外乎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靠規模化取勝的連鎖餐飲;一種就是今天我們講的這種深扎一個城市,靠培養顧客的口味習性,逐漸成為區域地標的特色餐飲;不上不下的餐飲未來將很難存活。

    在你的城市又有哪些特色餐館呢?它們又是如何直擊你的靈魂的呢?

    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作者為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 END –

    統籌丨彭景

    編輯丨馬聰 視覺丨馮亞欣

    相關閱讀:

    《90后研究生賣鹵鵝,60平日賣2萬,獲數千萬融資!》

    《陳春花:新餐飲首先是回歸生活本身》

    《餐廳爆炸,老板賣車賣房救治員工!》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223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3日 21:00
    下一篇 2018年5月3日 21: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