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24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央廣網和紅餐網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和央廣網餐飲頻道承辦的“第二屆中國餐飲品牌節”,在廣州隆重舉行,現場1000+餐飲品牌創始人、餐企管理層、產業鏈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以下為善志餐飲戰略咨詢創始人朱明軍《數字化餐飲戰略,讓餐飲重來一次》主題演講實錄。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整編:梁偉釗。
數字化,能夠讓企業實現更加精細化運營,這是我們餐飲業當下強調的數字化。
今天,我帶來的數字化戰略主題分享,有不一樣的維度。我們要從戰略決策的角度,來去探討企業該如何運用數字化。 疫情以來,餐飲越來越難做,加上頭部餐企紛紛下沉,整個消費行業大背景迭代升級,這讓很多傳統餐企變得更加艱難。
餐飲市場這塊蛋糕被越分越小,
甚至很多餐飲人常掛在嘴邊的“等市場復蘇就好起來”的希望,可能也會因此破滅。
所以,今天如果你保持著過去那種“產品好、服務好、管理好、營銷好,就能做好餐飲”的思維來去經營,很遺憾,這種時代已經消失了。
當下做餐飲,必須要有數字化的戰略思維。
從成本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現在做餐飲的成本越來越高了。人工成本、房租成本以及食材成本都在增加,尤其是食材成本,我想在座的各位餐飲人應該都感同身受,當下的食材成本幾乎是成倍上漲的。
過去做餐飲,收入減去成本,利潤還可以。現在,很多企業都面臨著收入不斷下降,成本卻在增加,利潤微乎其微的困窘。
餐飲進入了微利時代甚至無利時代。
事實上,整個餐飲的時代都變了。過去,是野蠻生長的機會時代,只要在某個時間節點抓住一個好品類或者好的機遇,就能成功。現在,餐飲正式進入到紅海微利時代,過去拍拍腦袋就能掙錢,其實是在紅利期吃到了紅利,而現在
紅利消失了,所以現在做餐飲需要有精益經營思維,要做科學的決策,科學的運營。
所以,進入餐飲紅海時代,餐企必須掌握“雙輪驅動”。
第一個齒輪是品牌力。
只有建立消費者品牌認知,提升品牌勢能,才會讓消費者記住你。所以餐企品牌力必須要加強,需要不斷迭代升級自己的品牌。
第二個齒輪是贏利模式。
不管你是商場店,還是街邊社區店,自己是否有一個比同行或競品更加好的贏利模型,這也是大家要去思考的。
“雙輪驅動”下的這兩個齒輪已經找到?然而要讓這兩個齒輪聯動起來,我們還缺了點什么。
百勝中國,在疫情期間它的營業額依然穩步增長,其中有一個最顯眼的數據:其增長了一千多家門店。
為什么呢?我們研究了百勝中國增長背后的邏輯。據了解,
百勝中國早在2014年就開始投入數字化建設,此間并不斷研究數據背后的邏輯。
比如說從產品、定價、選址、營銷活動等,所有的決策全部基于數據分析的結果而確定。
百勝中國把數字化提升到戰略高度,將數字化作為重要的增長引擎,
自2018年起,數字化就成為百勝中國增長的四大法寶之一。
2020年百勝中國作為唯一一家餐飲企業獲得了“2020-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卓越獎”,成為餐飲行業的數字化先鋒。而在2021疫情期間,百勝中國的數字化更是迎來了“會員和外賣持續增長”和“必勝客經營利潤翻番”的雙增成果,可見數字化對餐飲企業的意義之重大。
頭部餐飲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探索數字化戰略,值得廣大中小型餐飲企業學習。
善志認為:當下餐飲業進入紅海微利時代,餐企應秉持精益經營和科學決策的理念,對外要塑造品牌價值,對內要建立科學的贏利模式。除此以外,還必須向頭部餐飲學習,
把“數字化戰略的決策系統”加入到整個企業運營當中,讓品牌力和贏利力通過數字化聯動起來。
只有通過
“品牌力+贏利力+數字化”三輪驅動,才能帶動整個企業從外向內,從戰略到戰術,系統科學的推動企業良性增長。
事實上,數字化戰略早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國家也一直在提倡企業數字化戰略轉型。
十四五規劃綱要里,“數字化”一詞出現了25次,關聯詞更是出現了60次。
現下,如果
傳統餐飲再用傳統的思維去經營,是很難再形成品牌價值的
,甚至會很難活下去。而通過數字化來做餐飲,可以實現商業模型的重塑。
頭部餐飲企業用了近10年的時間去實踐數字化,也用驚人的成果展示了數字化的魅力。那么,中小型餐企能否從中借鑒一二呢?
不難發現,
頭部企業往往會從很早期就持續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去做數字化轉型。然而,這種模式可能不是很適合中小型餐企。
因為目前數字化戰略型人才很少,企業非常難找到這樣的人才,找到也未必能用好。同時,頭部餐企少則幾百萬,多則千萬上億的數字化建設投入,注定了中小餐企學習不了頭部餐企的模式。再者,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很長的時間周期,中小型餐企聚焦生存和發展,精力有限。
整體來看,頭部餐企數字化轉型模式,似乎不適合中小型餐企去直接借鑒。
對于中小型餐企而言,應該清醒地認知到,目前
數字化已成為餐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未來,數字化也將成為餐企優勝劣汰的棋局分界線。可見
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
所以,中小餐企要明確為什么要做數字化,
明確做數字化的目的不是為了迎合時代,更不能單純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
,而是要回歸到企業的根本目的:為了創造企業價值,并始終圍繞這個初衷去做數字化戰略規劃和商業模式創新。
考慮到傳統餐飲一方面面臨著資金壓力,另一方面處于新的競爭壓力下不得不盡快進入數字化轉型實踐。我們獨創
【善志數據化戰略】專業體系,
以“品牌戰略”為出發點,以“贏利模式”為核心,幫助餐飲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規劃,避免企業為數字化而數字化,造成投資浪費。
在轉型建設過程中,我們先通過與現有的軟件服務商合作,幫助企業充分利用好已有的POS、供應鏈系統、會員ERP系統等,再根據企業戰略和贏利模型的要求,幫助企業補充完善內部業務系統應用的數字化系統建設。
通過“數據底座”將各業務系統關鍵數據匯集起來。
同時采集外部趨勢數據、消費者需求數據,結合企業獨特的品牌定位、贏利模型數據,形成企業自己的數據決策服務平臺,最后通過為企業建立的贏利模型核心算法,將品牌能力、贏利能力通過“指揮中心看板”為企業提供決策參考,賦能企業高層進行科學戰略決策。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節省信息化開發的時間和成本,讓企業快速跨入數字化經營時代,摘取數字化帶來的成果,在競爭中占據先發優勢。
除此以外我們獨創了第二個專業體系
【
善志藍品牌戰略】,圍繞一個核心,兩大系統,六大配稱幫助企業打造可持續贏利的品牌。
一個核心指的是挖掘企業可以成為第一的品牌核心價值,
讓品牌成為消費者首選,并圍繞這一核心做一系列的配套定位體系。
兩大系統指的是自傳播系統和贏利系統。
把門店作為廣告位,將品牌植入門店系統,讓消費者在門店體驗的過程中接收到品牌精準定位信息,形成精準的口碑自傳播效應。
從企業贏利模式到門店贏利模型,分析贏利結構和贏利指標策略,通過科學的數學建模計算出最佳效能的指導數據,讓企業每一步都踩在贏利的最佳效能處。
六大配稱指的是以戰略定位為核心,從消費者接觸品牌的6大維度做配稱設計。
期間確保消費者接觸的每一個點都能觸及定位,從各個維度建立品牌認知和信任。
【善志數據化藍品牌戰略】是善志獨創的理論架構,該理論架構中包含【善志數據化戰略】和【善志藍品牌戰略】兩個獨創專業體系,通過這兩個專業體系將“數字化、品牌力、贏利力”聯動起來,三輪驅動實現企業的良性增長。
接下來分享一個案例:在自助餐賽道里面做了15年的芝小官。
現在,大家都不愿意去吃自助餐。這個品類正面臨著下滑和沒落。那如何利用這套理論架構拯救一個品類?拯救一個品牌?
首先,芝小官是一個做了15年的自助餐品牌。這個品牌之前叫又一村自助餐火鍋,開出了有60多家門店,一直想通過入駐商超提升品牌力。
做品牌的前提是要分析市場。
通過市場調研消費者的需求、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結合大數據的方式做多維度分析。
我們發現,芝小官有自身的優勢,它做了15年,具備完整的供應鏈優勢,采購成本很低,另外它孩具備駕馭豐富產品的能力。
放眼整個
自助火鍋賽道,目前品類沒落的原因無外乎食客到店體驗差,許多門店環境臟亂,餐位擁擠等。
這是品類的痛點。
其次,我們調研了自助餐賽道,發現
做自助川渝火鍋是藍海,有機會。
火鍋是容量非常大的賽道。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在整個火鍋賽道,點擊率最高的單品是毛肚,然而一盤毛肚要八九十,價格很貴。然而這是一個突破點。
接下來就是分析市場。在哪個城市做,能成為第一?我們首先鎖定的城市是無錫。無錫在華東地區自助餐占比最高,華東以無錫為中心,再輻射周邊的蘇南地區。
結合芝小官自身供應鏈的優勢和解決食客痛點,我們就提出了一個以毛肚為核心產品做自助川渝火鍋的方向。
川渝所有的火鍋產品可以隨便加,還有烤肉、牛排、酒水飲料,客單價只要119,讓他吃到兩三百個產品體驗,而且在海量食材當中毛肚無限量,可以讓大家實現毛肚自由,當然這必須建立在毛肚食材優勢的基礎上。
另外,在出品過程中能夠讓顧客感受到跟點單火鍋一樣的儀式感,包括好的環境和服務,以及整個產品的高品質。
讓原來那一波吃點單火鍋不吃自助餐的消費者改變了思維,走進了芝小官,擴大了消費容量。
回到戰略體系中,
芝小官的戰略定位是“毛肚火鍋自助的引領者”,品牌核心價值是“好毛肚不限量”。
在語言配稱中,芝小官是品牌名,“毛肚海鮮自助”是品類名,又有毛肚,又有海鮮,顧客來了以后發現兩三百個產品隨便吃。
在
品牌文化配稱上,我們沒有應用川渝文化,直接新創了“小官文化”,借“芝麻官”認知流量塑造芝小官的IP符號
,今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IP符號,品牌也是一樣,千萬不要刻意模仿哪一家,模仿到最后把自己弄丟了,而是要符合定位,要有獨特性,就像其它品牌可以模仿芝小官的空間環境,卻永遠模仿不了它的品牌文化。
在視覺設計方面,我們
把小官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的國潮
——年輕人喜歡的視覺形象。
在
產品配稱上,我們著重包裝了毛肚,
把毛肚作為核心吸引力展示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產品的價值。
空間配稱也是圍繞整個小官文化來塑造的,
讓消費者感受到非常年輕化時尚化,而且能夠直接記住。想到芝小官就想到它的整套形象,想到這個形象就想起芝小官。
有了好的品牌,還要有好的贏利模型。選多大面積,人效有多少,坪效是多少等涉及各項數據指標,如何通過科學的數據指導,實現最佳的投資回報率。芝小官投資五百萬,一千平的店半年多就回本了,所以,贏利模要是不好,門店開的越多風險越大。
除此以外,
芝小官正在建立“智慧母店”“智慧總部”,
在數字化戰略的賦能下,將品牌力和贏利力連接的更加科學和穩固,目前,芝小官遇到很多競爭對手,甚至也有對手模仿了同樣的品牌文化和視覺,甚至廣告語都不改,然而都被芝小官打敗了,因為這些模仿品牌只能模仿皮毛,沒能模仿背后整個“數據化藍品牌戰略”體系。
芝小官現在持續成為商場的“排隊王”,江蘇省排隊第一,這個2019年打造的品牌,目前被很多商場主動邀請入駐,有的甚至免房租。
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芝小官在江蘇省開了38家直營店,從一個鄉村的自主品牌逆襲成為商場的“排隊王”。這就是從戰略層面來思考品牌該怎么打造,然后從數據化來決策整個企業的規劃和戰略決策。
苗小壇是我們自己旗下的品牌。既要有理論,也要有實戰。
我們首先要找一個能跑第一的藍海賽道,在戰略模型里面,我們
找出了一個酸湯賽道,有戰略才有模型,有模型才有機制。
我們通過戰略體系,將苗小壇打造成一個成熟的品牌,在快餐賽道里,產品、服務、環境有中餐的體驗感和價值感,也有快餐的速度和快餐的價格,讓消費者有超體驗,產品有38個SKU,門店面積只有60平方,80萬啟動資金,幾個月就回本,用了三四年的時間,開了六百多家門店,后端還有自己獨立的6家子公司,有工廠、有獨立供應鏈,戰略跑通了以后,獲得資本的信賴。
餐飲企業一定要用數字化戰略的思維,讓
“品牌戰略、贏利模式、數據化戰略”,
這三個輪子同時驅動我們的品牌。
下一個5年,每一個品牌、每一個品類也都值得重來一次。
? 面對中年危機,餐企該怎么辦?
? 餐企“人才致勝”的極簡法則
? 小餐飲店做短視頻營銷會更有價值?
紅餐網已同步入駐:
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投融界、知乎、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視頻號、B站、UC大魚號、封面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40家媒體平臺,并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