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在村里的咖啡館:對面就是田野,顧客卻要排隊

    咖啡館下沉可以“沉”到哪?


    五六線開店已經不稀奇了,已經有人跑到“村里”去開咖啡館。

    有的一開就是8年,有的最高日出杯量在400+,日營業額能達到1.8萬。

     

    對面是田野,四周是農家,這些鄉村咖啡館是怎么開起來的?


    牛奶從大城市配送
    這家“村里的咖啡館”已開了8年

     

    在四川廣漢市城郊,筱筱家咖啡館迎來了8周年店慶。
     
    這家店位于離城市六七公里的村子里,從大路轉到小路,才能看見木刻的招牌。

     

    周邊是普通的鄉村,對面就是農田,咖啡館也像個農家小院。但一進門,你會覺得
    這家藏在村子里的店,像是一線城市的精品咖啡館:
     
    • 綠植、座椅、草坪,靠窗邊有吧臺位,手寫菜單搭配老式臺燈,溫馨又家常;
    • 店里主營經典款咖啡,也做少量特調,產品定價在20~40元,餐食、甜品都有售賣;
    • 每款咖啡有不同的杯子,牛奶從成都配送,豆子早期靠國外的朋友郵寄,后期開始學著自己烘焙。
    這樣一家專業的咖啡館,開在村里,有人來喝嗎?
     
    老板笑笑告訴我,她選址在油菜花田附近,
    “開在村里的咖啡館”,吸引了大批野餐踏青的游客。

     

    很有精品咖啡館
    的元素

    2013年,厭倦城市生活的她,選擇了回到老家創業。鄉下的房子和小院都是現成的,只需重新裝修就能開張。“這就是我的家,賺多少錢無所謂,能維持基礎生活就夠了。”她說。
     
    在開店過程中,政策大力發展鄉村經濟,笑笑作為大學生回鄉創業,被媒體爭相報道,咖啡館吸引了更多人注意,生意最好的時候,“顧客都要排隊喝咖啡”。
     
    來店里的顧客,不少是多年的熟客,有對在成都的夫妻,甚至每次約會都會專門來店里。

     

     

    日營業額最高1.8萬

    “這里是極好的下沉空白”

     

    在天津薊縣,文樂已經在鄉下景區附近開出了3家可否咖啡,面積都在60~70平。
     
    有的開在民宿里,和民宿共享流量;有一家開在西井峪民俗文化村里,古樸的磚墻,與新潮的咖啡產生強烈的反差感。

     

    可否咖啡主打經典款,美式定價26元,拿鐵30元左右,單店最高日出杯量在400+,營業額能達到1.8萬/天。
     
    可否咖啡之前,文樂在薊州區已經開出了一家吉昂記咖啡館,做城區的咖啡生意。
     
    文樂從2017年開始研究下沉市場的投資機會,在他看來,咖啡下沉市場存在一定的空白,而位于天津市的薊州區,是極好的空白市場:
     
    既有本地人口,又有大量游客,在天津的幾個區中,只有薊州區擁有1千5百萬的游客人次。
     
    他告訴我,會來可否喝咖啡的客人,大部分是“對咖啡有剛需的游客”。為了精準捕捉到這類人群,文樂在選址上頗費心思。
     
    他選擇靠近有文藝范兒的景區,并且與民宿綁定在一起。
    在他看來,這兩年民宿比較火,而且愿意住民宿的顧客,與愛喝咖啡的顧客有重疊。
     
    比如開在民宿中的可否咖啡,文樂借民宿的露臺,創造了一個“落日咖啡”的概念,很多游客會慕名打卡,在夕陽下喝咖啡。

     

    “落日”咖啡

    今年五一,文樂還計劃開出第5家、第6家分店,均為新店型,一家計劃開在水庫沿岸,面積為300平左右,另一家計劃開在戶外野奢營地的老廠房中。
     

     

    鄉村咖啡館,顧客到底是誰?

     

    聽了他們的故事,讓我發現,無論是廣漢的筱筱家咖啡,還是薊州區的可否咖啡,“鄉村咖啡館”其實具有一定共性。
     
    1. 最大用戶群,是“喝慣了咖啡的城市游客”

     

    笑笑告訴我,雖然開在了農村,但村里人很少來喝咖啡,她主要做的還是市區顧客+游客的生意。
     
    在美好的田園風光里喝一杯咖啡,是鄉村咖啡館最大的用戶場景。

     

    在田園風光里喝一杯咖啡


    城里游客對于油菜花田有種天然的情懷,春天油菜花盛開,極其適合踏青野餐,筱筱家咖啡對面還有個草莓基地,沒座位的時候,顧客也可以去草莓基地摘草莓。
     
    而一開始就看中游客生意的可否咖啡,客群占比差不多能達到80%游客+20%本地顧客。

     

    2. 維護市區客群,可以不斷向鄉村引流

     

    這兩家店,面對本地客群,都有套不同的運營方法。
     
    4年前,笑笑在城市開了分店,60多平,專門做市區老顧客的生意。
     
    文樂則在天津城區開了一家吉昂記咖啡館,通過吉昂記引流,也為開在鄉村景區的可否咖啡帶來了更豐富的客群。
     
    實際上,所有的市區顧客,都有郊游踏青的需求,都有機會成為鄉村咖啡館的消費者。
     

    3. 城市可以做特調,但鄉村要以經典款為主

     

    我發現,鄉村咖啡館售賣的,通常都是意式、美式、手沖為主的經典款。
     
    但笑笑開在城市里的店,考慮到市區消費者更加“新潮”,加入了調酒類產品。
     

    文樂的吉昂記會做更多樣的特調,還會嘗試與辣椒、番茄等更加創意獨特的搭配,與位于鄉村、主做經典款咖啡的可否咖啡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
    踏青的體驗已經很豐富了,人們在鄉間走進咖啡館,更希望喝到一杯單純的咖啡。
    而城市咖啡館競爭更激烈,人們對產品的豐富、新穎度要求更高。
     

     

    回老家村里開一家咖啡館
    會成為新的商機嗎?
     
    打開小紅書,像筱筱家、可否咖啡這樣的鄉村咖啡館還有很多。
     
    鄉村咖啡館的興起,讓我看見了咖啡下沉市場的新方向。
     
    這些年,國家一直在提倡“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游、提升鄉村經濟,現在的鄉村已經和以往大為不同,
    這或許同時給了咖啡創業者更多機會。
     
    但在鄉村賣咖啡,只有創意和專業還不夠,接地氣也不能少。
     
    筱筱家和可否咖啡都在做“咖啡+”模式,也就是咖啡+餐/甜品形式。
     

    笑笑在開店過程中觀察到,不少來游玩的消費者,滿足的不僅僅是喝杯咖啡,在開車和游玩過程中的消耗,讓他們更想吃點東西填填肚子,于是2016年之后,筱筱家也開始售賣餐食。
     
    在薊州區的可否咖啡,也會在店里做咖啡+甜品的組合,通過產品組合形式提高客單價。
     
    并且和一線城市相比,下沉市場更好做消費升級,有比較大的試錯彈性空間,失敗的成本可控。
     
    下沉市場節奏和市場反應速度,也都相對較慢,“村里開了家咖啡館”,很快就能成為當地的新聞。
     

    本質上,鄉村咖啡館,是下沉市場的另一個選擇:
    尋找去到下沉市場的一二線城市顧客,滿足他們的咖啡場景需求。
     
    在北京做過風投、很懂品牌運營的文樂告訴我,他十分看好這片市場空白,正在用不同的店來驗證模型。
     

     

    換個角度來看,游客走進鄉下景區喝咖啡,或許是咖啡真正融入日常的一種表現,喝咖啡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
     
    而咖啡走入大眾,從來都不是幾句話的事,而是需要一杯一杯的產品,一家一家的門店,不斷做嘗試。
     
    在鄉間開咖啡館,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購票開啟!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飲力學院VIP

    飲品店新員工培訓10講: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22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