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鷹集咖啡參與了一個“100億的項目”——在小米旗下的有品商城入駐,上線了兩款濾掛式咖啡產品。
精品咖啡和消費者越來越“親密”了,打造精致生活方式這件事上,它還能創造多少種可能?
1
鷹集咖啡攜2款產品入駐有品商城
周一上午,精品咖啡品牌鷹集咖啡在小米旗下的有品商城,上新了兩款濾掛咖啡產品——
一款中淺烘焙的CANARY金絲雀濾掛咖啡,10袋裝售價78元;一款精心拼配的OWL貓頭鷹濾掛咖啡,5袋裝售價29元。
▲鷹集在有品商城上新的兩款產品
由此,鷹集咖啡正式入駐有品平臺,參與一個100億的項目,并會持續推出新品,將優質、高性價比咖啡帶入生活。
“100億的項目”源于2017年8月,小米正式宣布旗下手機應用“米家有品”更名為“有品”。
更名后,有品轉型成為一個更加開放的精品電商平臺,不僅包含小米自身以及生態鏈品牌的產品,也會引入優質第三方品牌產品。并宣布要用2年的時間,打造一個年成交額達100億的平臺。
進駐“有品”平臺,需要經過小米的嚴格篩選,以幫助顧客“閉著眼睛”選到好品。在袋泡式咖啡這個品類上,有品選擇了鷹集。
鷹集目前在上海有3家門店,其中兩家旗艦店均開在了上海的石庫門建筑里。今年開業的豐盛里店,將咖啡店打造成了巴洛克建筑風格的歌劇院形式,靈動的空間設計將吧臺變成視覺舞臺的中央。鷹集咖啡用頗具特色的空間設計,闡述著對精品咖啡的重新定義,并將其傳遞給更加年輕化的消費群體。
▲鷹集咖啡的不同設計風格
此次和有品商城的合作,也是鷹集對精品咖啡進行的新探索——精品咖啡能以這樣的形式融入更多人的日常,打造出一種常態的生活方式么?
2
精品咖啡的“中國特色式”進化之路
“要定義‘中國特色精品咖啡連鎖’之路”,談及品牌的發展愿景,鷹集咖啡創始人王駿桃曾這樣告訴《咖門》。(傳送門:專訪 | 定義“中國特色精品咖啡連鎖”之路,這個品牌的野心有多大?)
“中國特色的精品咖啡”,意味著什么呢?
“精品咖啡”的概念最早在1974年被美國精品咖啡協會 SCAA創始人Erna Knustsen提出。
“精品咖啡”強調原料產地,采用中淺度烘焙以保證口味和層次感,在制作方式上也多采用手沖、滴濾等方式,以最大程度保證口感和品質。
▲精品咖啡逐步興起
而精品咖啡在中國市場的起步,業內通常認為開始于2012年。彼時,有資料顯示,國內咖啡館數量剛剛突破3萬家。
受制于咖啡市場環境的影響,精品咖啡在國內一度“走勢清奇”:過于強調專業性,強調沖泡方式、豆子產地,使其越來越小眾,成了專業人士的談資和“玩具”,卻和普通顧客越走越遠。
勢頭是在近兩年好轉的。
隨著如鷹集咖啡等精品咖啡品牌的出現與發展,他們關注產品標準化、強調咖啡館空間設計、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方式。在咖啡的售賣上降低門檻,回歸市場需求。
最重要的是,這些品牌逐漸將“精品咖啡”的概念輸出為 “一種精致的生活方式”,而不局限于對產品技藝的追求。
比如小米有品商城和鷹集咖啡的這次合作:據了解,在有品商城上線的產品基本都遵循精品、科技感和性價比三個特點。并且通過對產品種類的篩選控制,傳遞一種追求生活品質的信號。
“這和鷹集咖啡想要傳達的品牌理念是一致的,”鷹集咖啡負責人介紹,“鷹集咖啡希望傳達的品牌態度是:高品質,高性價比,精‘鷹’制造。”
▲用理念傳遞品質生活方式
不同于咖啡門店的是,通過線上平臺銷售便攜式咖啡產品,將精品咖啡要傳遞的生活空間場景延伸,不僅在門店,可以是在任何地方。
面向消費者,將精品咖啡日常化,這是精品咖啡在中國市場的特色進化之路。
3
精品咖啡的更多種可能
2017年底,星巴克首家海外臻選烘焙工坊Roastery在上海開業,2700平米的總面積,將咖啡與沉浸式體驗深度融合。
2018年初,咖啡外送品牌發展勢頭洶涌,在他們的菜單上,也不乏精品咖啡產品,將精品咖啡的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
如今,鷹集咖啡和有品商城合作,在線上銷售更便攜的濾掛式精品咖啡,參與到這個100億的打造生活方式的項目里。
精品咖啡的可能性在變得越來越多,衍生的形式更加豐富多變。唯獨不變的,是最基礎的標準——面向消費者,而不是拿著咖啡風味輪進行自嗨。
END
內容管理
統籌:咖sir | 編輯:國君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商務合作(任一即可)
微信1:mengmeng478469
微信2:15038337010
微信3:Taylor0802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