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制菜是未來趨勢?看西貝、盒馬等大佬們如何說

    「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近兩年,預制菜深受資本青睞,進入2022年,多支相關股票接連上漲。近日,就預制菜發展,不少零售、食品、餐飲行業大咖發聲。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頭部企業對預制菜的觀點和趨勢判斷。2022年食品業、餐飲業、零售業都看好的預制菜會如何發展呢?

    01

    餐飲端:西貝未來會上市

    預制菜是餐飲未來趨勢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了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道了預制菜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大大提升了家庭餐桌對預制菜的接受度。

    這讓預制菜在家庭市場的爆發奠定了基礎。而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也是在疫情影響之下,徹底悟透了餐飲與零售的關系。

    2020年10月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更是推出全預制菜品牌——賈國龍功夫菜,菜品涉及八大菜系,30多個SKU,由中央廚房集中烹制。

    賈國龍功夫菜也是被西貝當做未來十年的核心業務,光在天津建設的中央廚房就投資10億元。但據媒體報道,2020年至2021年,賈國龍功夫菜上市初期靜默銷售達3億元人民幣。

    早期在門店賣功夫菜被市場證實走不通,于是在去年底,推出“66道經典中國菜”,60元客單價,日翻臺7輪,千人上下客流,日營收6萬元。

    同樣是賣預制菜怎會有如此大變化?核心定位中國小飯館在門店以熱氣騰騰的砂鍋來出品預制菜,可以說砂鍋煲是承載預制菜最有溫度的媒介。

    現制(預制菜煲)+現吃+零售三者結合的66道中國菜,這種“經典集群”方式,自然比單個“招牌菜”、“爆品菜”更具爆炸力,一下子便在消費者中炸響。

    賈國龍表示,餐飲已經從手藝時代進入了科技時代,好吃要看把預制菜做到什么程度?

    賈國龍
    功夫菜就是下夠功夫的,高標準的預制菜。

    “其實,預制菜就是提前制作,比如早期餐廳使用毛菜和大塊肉,需在后廚初加工,后來使用凈菜和分割肉,相對前者就是預制。”

    “現在餐飲的預制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只要你想做大做穩定,預制一定是餐飲業的趨勢,不管是連鎖餐飲還是飯館,都在加強自身的預制能力。”
    ”之前西貝嘗試過各種快餐形態,但預制菜的出現,是實現西貝愿景最好的方式。“賈國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我們也將繼續匹配更多的資金用于研發、生產、銷售、配送與鏈接顧客。探索更多的創新模式。解決人們更多場景下的就餐需求,一頓好飯,隨時隨地。”
    賈國龍還表示,未來西貝會選擇融資上市,一是餐飲需要現金流,二是預制菜需要做大規模,而規模效益必須有資本進入
    02
    渠道端:餐飲超市化成趨勢
    所有餐飲商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近年,餐飲業零售化超市化成為趨勢。在侯毅看來,餐飲業的所有商品,都值得重新去做一遍。

    首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升級了。

    8090后成為這個時代的消費者主力。這群人對產品品質的認同,對于烹飪便攜的認同,遠大于傳統。
    把長保(質期)商品做成短保,是盒馬的優勢。比如,盒馬這一季的火鍋產品中,推出了一個15天保質的午餐肉,它替代了我們傳統應用的罐頭肉。
    這一個簡單的改變,使這款午餐肉的價值提升了30%,銷售提升了幾翻。此外,盒馬還不斷加強核心產業的資產,增加主食菜的比例。

    其次是餐飲和超市的跨界融合。

    飲料跟水果混在一起,變成今天在年輕群體盛行的新茶飲。烘焙行業,傳統的做法是單純用水揉面,如若我們在揉面過程加入水果等元素,出來的面又會是不一樣的東西。
    各種中式西式甜品奶茶的融合,各種跨界融合,誕生了全新的商品系列,讓餐飲充滿各種想象。而這正是餐飲超市化里面最核心的一點。

    第三個是到家場景。

    這需要餐飲業站在“到家”這個維度,重新定義它的體系。
    餐飲企業要向零售化走的話,重點要解決哪些問題?
    侯毅認為:

    首先,要考慮消費者在餐飲零售化過程中,需求點是什么?

    現在,簡單的食材加工,現在的消費者是不認可的。很多消費者在家里做不出來的菜品,才是我們要去做的。
    將家庭難做的菜品,通過“工廠化”之后,幫助消費者做好,最后做出來的味道還跟餐飲店差不多。
    部分特色化的商品,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做的,通過調料的調配整合,也能幫消費者做好。

    其次,冷鏈體系、銷售形式。

    所有的新品,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賣好的,從新品導入到之后的市場推廣,都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
    因為參與的商品是非標的商品,老百姓也沒有吃過,不知道你這個好不好。所以要花時間給消費者做導入,包括做試吃。

    最后,商品一旦被消費者認可,銷售增長相當穩定,隨之而來的便是相對出色的銷售業績。

    整體來看,這條路還是相當漫長的,需要好好的研究、設計,一個單品一個單品去做市場推廣。
    03
    食品端:預制菜是全產業鏈項目
    給食品業創造了轉型升級的機遇
    得利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思敏則表示:預制菜的興起,為食品加工企業創造了轉型升級再發展的良好機遇。
    “預制菜的興起,為食品加工企業創造了轉型升級再發展的良好機遇。濰坊是全國聞名的食品加工和出口中心,多年來對日韓及歐美出口預調理產品,已經形成了預制菜的產業氛圍,具備產業騰飛的良好產業基礎。”
    鄭思敏圍繞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助力濰坊成為中國預制菜產業之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引導龍頭企業堅持特色定位避免惡性競爭;
    二、設立龍頭企業品牌建設專項扶持資金,推動龍頭企業參與全國性預制菜行業標準制定;
    三、大力引進高端人才。
    惠發食品董事長惠增玉:預制菜產業是一個全產業鏈項目。
    惠增玉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百姓的菜籃子,不是來自田間,而是預制菜生產加工車間。”惠增玉表示,未來5年,我國可以成長為萬億規模的預制菜市場,長期看將超過3萬億。

    “從一粒種子到一餐美食,預制菜產業是一個全產業鏈項目,是農業向工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延伸,是實現農業高品質高價值發展的有效路徑。”在惠增玉認為。

    預制菜的生產加工,也是“一二三產”生態重構的過程,成為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附加值發展的有效路徑。

    在惠增玉看來,優選全國各地綠色生態農產品以及當地的新鮮果蔬,利用先進的標準化生產工藝,加工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等預制產品,為電商、酒店、企業、機關、學校提供安全、標準、物美價廉的食材,進而可以有效鏈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打造“農業基地+加工物流+中央廚房+智慧餐飲”全產業鏈利益共同體,帶動農民共同富裕富足,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據了解,惠發食品已經完成預制菜研發過千種,多SKU全覆蓋這也是食品業做產品的常規打法。

    據了解,我國首單預制菜已經出海,這標志著,預制菜產業又擁有了一個35億人口的海外市場。而預制菜作為剛需、快消且復購率極高的商品,面對廣闊的海內外市場,未來擁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最后

    再來聊一個話題,餐飲和預包裝食品預制菜會是競爭關系嗎?

    嚴格來講,餐飲跟預包裝食品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

    餐飲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內為特定的消費者提供服務,本質上是服務業,其提供的不僅包括食物本身,還包括特定的空間以及與之配套的服務體驗。

    而預包裝食品的產品和消費之間存在比較遠的空間距離,預包裝食品在消費過程中對于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比較少,更為靈活,空間更大。

    從商業角度來看,餐飲行業與預包裝食品行業的贏利模式也完全不同。

    餐飲行業以餐廳產品及服務為核心,注重單店盈利,以此為基礎進行復制、擴張;而預包裝食品則需要不斷拓展各種渠道,在市場上進行推廣,從而推動產品的銷售,以規模上的銷量來追求企業利潤。

    此外,這兩個行業的成本結構也完全不同,餐飲行業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人力、房租以及食材成本;而預包裝食品的成本中,渠道成本與線上的流量成本是主要組成部分,占據較大比例。

    無論如何,預制菜的發展前途雖一片大好,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而是一波三折的,在口味品質、標準化、渠道、價格等要素上,預制菜還有一段路要走。

    衷心祝福走在預制菜道路的企業們!

    今日話題:你看好預制菜的未來發展嗎?歡迎留言區評論!

    -END-

    來源 | 預制菜產業
    整編 | 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營收腰斬客流銳減,疫情暴擊的深圳餐飲“眾生相”

    • 餐飲人挺住!這里有一份紓困政策

    • 繼海底撈之后,虧損超2億,“年輕”的海倫司有什么不同?

    • 海底撈換帥背后:“大哥”的落幕和“年輕”的新起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72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8日 21:01
    下一篇 2022年3月9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