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日益普及,人均乳制品消費量逐漸提高,乳制品消費結構發生轉變,消費者的多樣需求為乳制品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數據顯示,2021年牛奶產量達3683.0萬噸,同比增長7.1%;2021年中國乳品進口量達394.7萬噸,同比增長18.5%。
iiMedia Research分析師認為,中國乳制品市場空間廣闊,行業賽道將更加細分,乳企需加快奶源基地建設與上游產業整合,為企業發展降本提效,加強研發創新能力以滿足消費市場需求。
數據顯示,自2018年來中國牛奶產量持續增長,2021年牛奶產量達3683.0萬噸,同比增長7.1%。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國內奶牛養殖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推動牛奶產量穩步提高,為中國乳業持續擴容提供原材料基礎。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乳制品進口額達1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3.9%,進口需求龐大。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變化,國內乳制品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未能滿足市場消費需求,本土品牌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需加快步伐。
當前國內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有距離,乳制品消費結構以液態奶為主,乳制品市場主要定位為基礎營養品。消費升級的到來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普及,將為乳制品市場帶來新的發展動力,高端化、健康化、功能化是乳制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報告節選內容
2019-2021年,國務院及各級政府部門發布多項政策,指出了發展飼草料生產、升級改造中小奶牛養殖場、加強奶油基地建設、推進現代化農業經營和完善乳制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等要求,對中國奶業全產業鏈上中下游提出明確的升級方向,促進中國乳業規范化發展。
2015-2021年中國乳制品質量安全及大數據分析
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均在99.8%以上,違法添加物三聚氰胺已連續12年未檢出。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有關部門健全市場準入和監管制度,保障了生產、加工和各流通環節的規范性,國內乳制品質量安全穩定可靠。
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液態奶產量達2580.1萬噸,同比增長9.6%;干乳制品產量達170.5萬噸,同比增長5.4%;奶粉產量達87.1萬噸,同比增長0.4%。
數據顯示,自2020Q2國內疫情可控化以來,生鮮乳平均價格逐步爬升,2021年四個季度平均價格均高于4.20元。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經歷2015-2018年的業內調整期后奶源短缺,培育成本和飼料成本上漲支撐奶價上行,預計國內生鮮乳價格仍將居高不下,全產業鏈的利潤空間都將被進一步壓縮。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進口量最大的三類產品分別是大包粉、包裝牛奶和乳清類產品,進口量分別為127.5、99.6和72.3萬噸。除嬰幼兒奶粉和酸奶兩類產品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外,煉乳、稀奶油、奶酪類、大包粉和乳清類產品同比增長均在20%以上。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共進口奶粉154.0萬噸,同比增長16.9%;進口額89.2億美元,同比增長6.8%。其中嬰幼兒奶粉進口量為26.2萬噸,同比減少22.1%,進口額43.3億美元,占比48.5%,同比下降14.6%。國內嬰幼兒奶粉進口來源地主要是歐盟和新西蘭,其比重分別是69.1%和23.1%。
數據顯示,按進口額排序,2020年我國主要乳制品進口國依次為新西蘭、荷蘭、德國、澳大利亞、法國、愛爾蘭和美國。其中新西蘭進口額51.0億美元,占2020年乳制品進口總額的40.5%,是我國最重要的乳制品來源國。
新西蘭是全球乳業主產國之一,20/21產季原奶產量為2238萬噸,較上一產季上升2.3%。新西蘭也是國際市場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國家,超過90%的乳制品產量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國際乳制品貿易的1/3。20/21產季乳制品出口額為190億新西蘭元,同比降低5.4%。
2021年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西蘭政府關于升級的議定書》正式簽署,標志著中國與新西蘭的乳制品貿易進入新階段,中新雙方的乳制品貿易將更為緊密。2021年新西蘭銷至中國的干乳制品共計114.9萬噸,液態奶共計36.4萬噸,新西蘭已成為中國乳制品進口的最大來源國。
中國乳制品出口量很小,多年來主要出口產品一直是包裝牛奶,從廣東供向香港。而近年來嬰幼兒配方粉成為最主要出口產品,主要目的地也是我國香港地區。2021年我國共計出口各類乳制品45138.8噸,同比增加4.6%;出口額3.0億美元,同比增長38.2%。
整體來看,中國乳制品市場已形成穩固的雙寡頭競爭格局,第二梯隊則重點布局區域市場,第三梯隊集中在單一省市經營。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龍頭企業和地方乳企互補的市場競爭格局將長期保持,穩定、高質、成本可控的奶源和營銷渠道是未來乳制品競爭領先的關鍵。
中國乳業銷售渠道多樣化,主要分為直銷渠道、一級渠道、二級渠道和電商渠道。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多樣化的銷售渠道給行業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產品特征及公司實力進行判斷,發揮各自的最大優勢,發揮渠道作用促進企業盈利。
企業兼并:乳企投資收購事件頻發,乳制品市場競爭加劇
2021年以來,伊利股份戰略入股澳優乳業,強化其在嬰幼兒奶粉領域的市場競爭力;蒙牛收購妙可藍多,合并后整體乳酪業務躍居行業龍頭。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國內乳制品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乳企通過投資或收購等方式,能豐富自身產品線,快速切入乳制品細分領域;也有利于乳企擴大規模優勢,合并業務,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兼并加劇了中國乳制品市場的競爭。
產業整合:資本布局乳業上游,企業自控奶源加強競爭力
“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國內以蒙牛、伊利為首的龍頭企業,近幾年密集布局牧業和奶源,新銳品牌如認養一頭牛,在發展初期便將奶牛養殖視作首要戰略。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國內乳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整合為企業發展降本提效,擁有成本可控、高品質、穩定供應的奶源將為企業帶來護城河優勢,這也是是未來乳制品市場競爭領先的關鍵。
近年來國內奶粉、奶酪、煉乳等干乳制品的產量與進口量持續增長,同比增速顯著高于液態奶,在乳制品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國內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有距離,乳制品消費結構以液態奶為主。隨著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轉變,對乳制品的消費頻次和消費類型將逐漸增多,中國干乳制品市場將迎來高增速。
品類細分:產品創新加快細分賽道形成,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乳制品市場上奶酪棒、羊奶粉、植物奶等新品類不斷涌現,龍頭企業與新銳品牌紛紛發力產品研發,各種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加快了細分賽道的形成。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當前我國乳制品市場主要定位為基礎營養品,消費升級的到來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日益普及,為乳制品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力,高端化、健康化、功能化的乳制品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