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東,能給我免一點點房租嗎……

    疫情沒結束,漲租先來了?近期,內參君對全國多地餐飲行業的房租情況進行了摸底,發現情況不太樂觀……

    總第 3097 

    餐企老板內參  內參君 | 文

    深圳、江蘇、河南……

    各地陸續跟進免租政策

    可還是有些單位“裝聾作啞”

    2月18日,國家出手“救市”,發改委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下稱《政策》),針對餐飲業紓困扶持的措施,多達7條。其中,最受關注,也是最“實惠”的,就是針對減免房租的有關政策。(可在內參公眾號搜《發改委“出手”支持餐飲復蘇!我梳理出這些政策要點……》)

    《政策》中明確表示,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今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減免6個月租金,其他地區減免3個月。各地可對承租非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適當幫扶;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按規定減免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如今一個月過去,內參君觀察到,各地陸續開始響應政策,并制定了具體的房租減免細則。

    • 安徽:國有物業免收2020年2月、3月、4月房租

    • 寧夏:國有物業中高風險地區減免6個月租金,其他地區減免3個月租金;

    • 江蘇:國有物業非中高風險地區,2022年3月-5月租金全免;通知發文之日后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的,在3月-5月租金全免基礎上,再順延或從當月起追加減免3個月租金,最長減免期到2022年12月31日止;中高風險地區,國有物業2022年3月-8月租金全免。

    • 河南:國有物業免收3個月房租,減半收取6個月房租;

    • 深圳福田區:國有物業3月租金全免,4月租金減免50%;

    (各地政策細則陸續出臺中,以上為不完全統計)


    可以看出來,各地的政策主要針對國有物業,對于非國有物業,只能采取倡導、減免稅費的方式推動減免房租。同時,各地響應政策的速度也不一致,上海、北京、天津等一線城市,還未公開發布政策細則。

    前不久,華為宣布,將為華為公司(含全資子公司)在中國境內收取場地租金的內部服務類商戶減免租金,其中,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合計減免租金15個月。這一舉措引來餐飲行業一片叫好聲。

    知情人士分析道,華為在國內有8個研究所,每個研究所規模都不小,最少有幾千人,還有深圳的華為總部、東莞的華為基地等,入駐的餐飲商戶還真不少,政策確實使身在其中的餐飲人得以喘息,但和大量位于商業體和社區的餐飲商家來說,仍是九牛一毛。

    可以說,現有的房租減免政策,對于餐飲行業的覆蓋能力還非常有限。

    同時內參君還發現,在已經發布了房租減免政策的地區,還有少部分有關單位未能積極響應,對群眾提出的房租減免的要求不予回復,或者稱“尚未收到紅頭文件”。

    (有單位因未落實免租政策登上當地權威媒體黑榜)

    真實情況是,大部分的餐飲人,仍在高房租和疫情的夾擊中,苦苦掙扎。


    當前房租什么樣?
    好鋪拿不到,差鋪相不中


    “現在這個情況,我們根本不敢開新店。現存的2家鋪面勉強撐著,能保證生活就不錯了。”魏老板在成都開了兩家魚火鍋店,當內參君詢問是否準備2022年拿鋪時,他連連擺手。

    他吐槽道,如果把鋪面分為“上中下”三等,上鋪拿不到,中鋪不敢拿,下鋪看不中。

    當前的租房市場究竟如何呢?內參君采訪了多名餐飲人、招商負責人。
    1)對于尚未租出去的房子來說,整體是有小幅下降。

    一位鄭州老板坦言,除了特別搶手的地段,街邊基本上都降了。“比如貴人街,以前一平米160元左右,現在110元;餐飲街百福街,以前150元,現在120元左右。漲價是極個別行為,總體來說是往下降的。”

    不過,對于正在租賃期的房子,房東基本也不會主動降租。這個時候,以靜制動似乎是大多數人的策略,房東不輕易變化,餐飲老板也不輕易折騰。

    2)真正減租的受益者,少之又少。


    一邊是租不出去的空置房,另一邊是降不下來的租金。

    降租的政策倡導接連不斷。問起餐飲人,大家只能搖頭感嘆:“從來沒有感受過什么是免租。”

    就連華貿這樣的高端商圈,在這輪疫情沖擊下也是人流稀少。一個位于該商圈的餐飲人哭訴道:“華貿揚言‘寧可空店不降租’,不止不降租金,還要漲10%的租金。現在商場空值了一半店鋪了。”


    這并不是個例。一位餐飲人表示:“萬達不僅漲了房租,還要提前3個月交房租。眼下就要續租了,甚至還要交幾萬元贊助費。”

    3)核心地段的好鋪依舊貴,“馬太效應”蔓延到租房圈。


    一名成都的招商負責人告訴內參君,像ifs、春熙路這種核心商圈,鋪面租金依舊很高,稀缺資源永遠是稀缺的。“包括萬象城、大悅城、金牛凱德這些項目的租金,也要高于很多項目。”

    在廈門同樣如此。一位當地的朋友告訴內參君:“很多比較核心地段的商鋪,好幾個月都租不出去。有些位置不是特別好的商鋪,甚至被迫減租,因為實在租不出去了。”

    (上個周末,人煙稀少的廈門鼓浪嶼)


    4)街邊鋪比購物中心“更好談”,帶零售屬性的餐飲更占優勢。

    一位鴨脖品類負責人坦言,購物中心也有租金壓力,小幅上漲是常態。不過,相比購物中心的“死規定”,個人房東反而好說話,可以“砍一砍”。“我們沿街的生意反而不錯,有提升的趨勢,鴨脖屬于帶有零售屬性的產品,隨買隨走,這種小店模型更靈活。”

    以“檔口+”模式,北京老字號紫光園在疫情后,逆勢新開了100多家直營店。紫光園總裁劉政表示:“通州一個10平米的小吃檔口,一天營業額最高可以達到10萬元。”




    當下餐飲人:
    “支出一分沒少,收入一分沒有”

    在調查中,內參君發現,相對于前兩年餐飲人的叫苦不迭,如今許多人已經被漫長的疫情壓得喊不出聲音了……

    1、三高一低之外,多了一群“造反的員工”。


    2020年疫情初期,很多員工選擇和老板“站在一起”,甚至主動申請減薪。一封封聯名信,在那個階段“溫暖”了不少同行。

    然而,疫情反復下,很多員工也“扛不住”了。畢竟,每個員工的背后就是一個家庭,每個員工也有父母妻兒。

    “每天一睜眼就是2萬元的支出。房租和人工,雙重壓力。”一位上海的餐飲老板告訴內參君,現在十幾個員工為了工資在鬧,整個人心力交瘁。

    三高一低的壓力之下,很多老板還“多了一重壓力”,那就是如何安置員工。“我們幾個店都在疫區關門了。因為是私人房東,房租一分不減,員工工資不上班也照付。支出一分沒少,收入一分沒有。”一位疫區的餐飲人感嘆。

    2、“優等生”光環不再,公開叫苦引人唏噓。

    就在昨晚,餐飲圈不少人轉發了一篇來自霸蠻創始人張天一的文章。這個疫情初期憑借“新零售”業績上漲300%的“餐飲模范生”,也快扛不住了。

    “這輪疫情,我們有大幾十家店關閉,還有一半的門店營業額下滑到平日的一半不到。我們上游的工廠也停工了,物流因為防疫原因,也不少貨品中斷了。”

    他還提到:“我們有近1000號員工,背后關聯的家庭算上,那么就是三五千人。前端收入驟減,月虧損到了千萬級,再這樣進行幾個月,恐怕就要面臨生存危機。”

    3、不敢奢望減租,只好呼吁“押一付一”。

    采訪中,多名老板表示,目前餐飲最重要的是現金流,但無論做得多么好,貸款啥的還是很難覆蓋到普通的小餐廳。與其呼吁政策,不如呼吁“押一付一”繳納房租,“這或許是對餐飲人來說最好的房租政策。”

    也有餐飲人建議用“以押抵租”的方式渡過難關。這樣一來,對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的業主們賬面不損,也能讓艱難的餐飲人“喘一口氣”。

    “哪里還敢奢望減租政策?能遇到一個可商量的房東、彼此達成一些靈活的協議,就已經是萬幸了。”一位餐飲人坦言。




    輪值主編|王菁    視覺|張婷婷


    商務合作: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22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2日 17:01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17: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