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第一食品資訊受邀參加中冠食品2022年端午(粽子)產品全國經銷商大會,現場人氣爆棚、訂貨額不斷攀升,比去年同期上漲30%以上。
據統計,2015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為49.16億元,到2019年增長至73.3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53%。媒體預計,到2024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02.91億元。
中冠食品訂貨會的喜報,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2009年,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第一個被認證為世界非遺的中國節日。從這個角度來說,端午節是一個很有文化傳承的節日,這也使得粽子自覺不自覺地帶上了“民俗色彩”。這正是粽子形成產業的底層邏輯。
當天,成都江堰市錦弘國堰賓館內,幾百余家國內知名經銷商、供應商、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參加中冠食品2022年端午(粽子)產品全國經銷商大會。
針對今年的端午佳節,中冠食品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多輪口感測試及別出心裁的包裝設計,共推出了包括火鍋粽、紅燒牛肉粽、鮑魚粽、鮮蝦粽、香菇鹵肉粽、青花椒大肉粽、玲瓏海鮮粽等在內的幾十種單品,以及幾十余款高品質禮盒。
精準的產品定位,恰到好處的政策優惠,再加上中冠食品多年深耕市場樹立的口碑,為了蓄力端午節市場,經銷商現場訂貨的熱情瞬間被點燃,現場播報的打款額也是捷報連連:80萬、50萬、30萬、15萬……
在第一食品資訊看來,現場人氣的高漲一方面要得益于中冠食品品牌效應以及宣傳營銷的效果,另一方面則與當下的市場形勢有關,區別于以往的端午,今年的市場被普遍看好。此外,粽子本身已經突破了端午專屬食品的限制,和包子、饅頭、花卷等其他品類一樣,出現在消費者的早餐清單上。
中冠集團董事長蒲順紅女士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一個食品加工企業,要對消費者的健康負責,掙的每一分錢都要對得起良心。“中冠的原材料都是精心挑選,以白砂糖和糯米為例,都是一顆一顆篩選,確保無雜質。”
(中冠集團董事長蒲順紅女士致辭)
專注于商超連鎖經營和酒店運營的雅安天全泰來超市總經理鄧平表示,自己從1995年開始一直專注于食品的批發與零售。“中冠的產品已經出口到肯尼亞、墨爾本、澳大利亞、烏干達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和這樣的品牌合作我感到很幸運。20多年的食品經營當中,一路走來我見證了中冠的發展歷程。在具體的市場走訪當中,我們能感受到老百姓和消費者對中冠品牌的信賴和喜愛。”
(雅安天全泰來超市總經理鄧平作為經銷商代表發言)
另外一位來自拉薩的經銷商則對第一食品資訊表示:“這次看好幾款中檔的中冠粽子禮盒。雖然從整體價位來說,比去年高了一點,但是現在無論是原材料和包裝、物流都在漲價,企業合理的提價范圍,能夠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接納。”
據悉,2022年是中冠粽子品牌營銷戰略升級和轉型的重要轉折年,無論是渠道、終端建設、市場推廣還是品牌塑造等方面,中冠都會有較大的投入,以創新求變,開創新格局。
(中冠集團總經理蒲曉東先生,帶來了別出心裁的粽子拍賣環節,讓利經銷商)
這意味著:一是中冠的品牌將會更加年輕化,二是營銷方式將進一步創新,以增加與年輕消費群體的融合度,三是將產品線進一步延伸至糯米以外的糕餅等產品上,四是市場推廣層面將會線上線下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銷售閉環。
事實上,近些年隨著食品保鮮技術的提升以及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以往只能現包現吃的粽子終于從地方走向全國。而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電商平臺的發達,也讓粽子從節令化走向了日常化。在端午之外,想吃粽子,直接去企業的店鋪下單即可。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粽子需求量方面,2016-2020年持續上升,由2016年24.7萬噸增至2020年37.7萬噸;相應地,我國粽子產量方面,也由2016年28萬噸增至2020年42萬噸。
同時,近年來我國粽子相關企業數量也穩定增長。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1000余家粽子相關企業。截至2021年6月11日,國內在業/存續的“粽子”相關企業共5295家。
對于一個品牌而言,想要在粽子行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應該從多個方面著手。
一是產品升級。產品自身的功能和體驗創新,是一切產業變革的出發點和引爆點,目前的產品升級有速凍、真空、口味改良與進步等等。
二是銷售渠道的變革。除了傳統的經銷商代理,還可以大力布局線上平臺,制定有消費力的客戶群,利用“兩微一抖”等平臺進行流量的圈定與轉化。
三是加強品牌營銷。要適當加強品牌營銷,不失態度地打動消費者,與其產生共鳴,讓消費者能將品牌和特定產品,塑造強大的品牌效應。
就如同上文中,中冠食品制定的品牌升級戰略一樣,新消費市場環境下,在堅持工匠精神、恪守食品底線的同時,求變、創新,才能為企業和品牌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