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為這杯“荷花咖啡”吵翻了,但真沒必要

    最近,一款“西湖荷花”咖啡火了。

     

    有博主打卡這款咖啡的視頻,一天之內點贊量數萬,一度沖上當地抖音種草榜第一。

    不過,這款咖啡引發了網友大討論:咖啡要不要這么“卷”?

    還有另一個值得行業人關注的問題:什么樣的創意咖啡,有可能成為爆款?

     

     

    種草榜一,
    “荷花咖啡”最近爆火

     

    最近,杭州一款“
    西湖荷花咖啡
    ”,在網上熱別火。
     
    頂部是田田的荷葉和粉嫩的荷花,下面是“泥土色”的咖啡,底部還有蓮子泥,將西湖的景致濃縮在一杯咖啡里,杯套上還寫著“干了,西湖水”。
     
    這款咖啡名字叫“曲院風荷”,曲院風荷是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它出自杭州一家咖啡館“J小調咖啡集社”。

     

    顏值+創意,讓這款產品格外火爆,需要提前預定才能喝到。
     
    有博主打卡“荷花咖啡”的抖音視頻,點贊量近九萬,一萬四千多條的評價。“干了這杯西湖水”,成為抖音熱榜同城第一。
     
    在爆款的帶動下,這家咖啡館也一度沖上杭州抖音種草榜第一、大眾點評區域熱門榜第一。
     
    很多網友留言,
    “等疫情過去一定去杭州喝這杯‘西湖荷花’咖啡”,“最好逛著西湖喝,太應景了”

     
    “J小調咖啡集社”的主理人江江告訴我,這款產品去年5~10月就推出過,今年應粉絲要求,提前上線。荷花和荷葉的效果,是用長壽花和銅錢草模擬而成,放在杯托里,和咖啡上下分層。
     
    無獨有偶,另一款造型奇特的咖啡,前陣子也走紅網絡:
    豆腐腦拿鐵

     

    圖片源自大眾點評

    它來自天津Soul g Coffee,小紅書的打卡筆記已經有三千多。
     
    乍一看,豆腐腦
    (杏仁豆腐、希臘酸奶)
    、辣醬
    (樹莓醬)
    、蒜泥
    (咖啡花)
    、香菜
    (薄荷)
    等配料應有盡有,很有早餐攤上“豆腐腦”的感覺。
     
    Soul g Coffee的主理人告訴我,豆腐腦拿鐵里的原材料樹莓醬、杏仁豆腐、希臘酸奶都是自己制作,顧客想喝這款產品,需要提前預定,最多預定量能達幾十杯。
     
    不過我發現,最近這幾個爆款咖啡,在消費者和咖啡圈里,都引發了不少爭議。
     

    大討論:咖啡要不要這么“卷”?

     

    翻了翻社交平臺和咖啡圈,我發現,有人驚嘆于“荷花咖啡”的高顏值和創意新奇,紛紛去打卡;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咖啡要不要這么卷?”
     
    大家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性價比問題。

     
    “西湖咖啡”的熱門短視頻中,一萬多條評論中占據前幾名的多是“這是讓我咖啡少一半的原因嗎”、“好好的一杯咖啡放點草就只剩半杯了”、“禮貌問價”等。

     

    “曲院風荷”42元/杯,豆腐腦拿鐵48元/杯,前段時間流行的鮮花奶茶45元/杯左右,價格上比很多咖啡/奶茶產品的高一倍。
     
    在疫情反復的當下,
    人們的消費觀念也變得更加理性,更加追求性價比,對于高附加值的買單會謹慎。
     
    其次,是食安和健康問題。

     
    不少網友對于“西湖咖啡”原材料的使用提出食安的質疑:“銅錢草根部會有小蟲蟲”、“這銅錢草衛生嗎”。
     
    據主理人介紹,銅錢草放在杯托里,和咖啡是隔開的,不會接觸到咖啡本身。
     
    在廣東汕頭,有家小悅悅咖啡館,利用潮汕地域特色的橄欖菜、咸菜、蒜頭和咖啡結合,一邊有人因為好奇去打卡,一邊也有人認為,“咸菜和咖啡本身不搭之外,對身體也不好”。

     

    圖片源自大眾點評

    由此也可看出,
    這屆消費者對食安、健康的敏感度極高。
     
    另外,還有“到底好不好喝”的大討論。

     
    “西湖咖啡”的短視頻,有人評論:“都這么卷了嗎?咖啡做得像盆景”、“喝個咖啡搞得這么花里胡哨!”

    還有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豆腐腦拿鐵”、“咸菜咖啡”,就會聯想到“黑暗料理”。
     
    不過Soul g Coffee的主理人告訴我,他們的豆腐腦拿鐵,可以看做是升級版的“阿芙佳朵”,“豆腐腦”由杏仁豆腐和希臘酸奶做成,“已經買了兩年多,口碑一直不錯”。

     

     

    消費者對“爆款”的態度變了
    但并不意味著要叫停創新

     

    可以明顯感受到
    ,今年以來,消費者對“種草”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一方面,疫情影響下,大家的消費觀趨于理
    性,見慣了“爆款”的消費者,也沒那么容易被安利,會從更多角度思考產品的價值。
     
    而另一方面,
    行業又需要具有創新意義的產品,打破常規、吸引消費。

    大家為荷花咖啡、豆腐腦拿鐵“吵翻了天”,并不意味著要“叫停創新”,反而是對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好看、要有趣、要有話題,又要風味優秀、品質在線。
     
    經得住討論、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爆款,才能持續為門店帶來品牌效益。

     
    細數最近一兩年的咖啡創意趨勢:
     
    1、顏色創新,帶來視覺沖擊
     
    其實,“顏色爆款”由來已久,星巴克的抹茶拿鐵
    (綠色)
    ,瑞幸推出瓦爾登藍椰拿鐵和瓦爾登藍鉆瑞納冰
    (藍色)
    ,還有節日氛圍濃厚的紅色飲品,都屬于顏色創新。

     

    年初,一股“黑風”在上海咖啡館興起,以其顏色分明、視覺沖擊強、具有“水墨畫效果”,被很多品牌拿來作為招牌產品和引流產品。
     
    2、頂部造景,咖啡茶飲都流行
     
    常見的頂部造景,
    茶飲品牌用得頗多,去年10月,茶太良品把“天壇放到奶茶上”,用融入藍柑和綠檸汁的茶凍做成“福塔”的造型,和氣桃桃利用水果
    (整顆桃子)
    做造景。

     

    咖啡領域,故宮角樓咖啡的拉花,也是一種頂部造景,在拉花上寫上“宮味”文字,也吸引了很多打卡。

     
    利用鮮花元素更容易俘獲少女心,以鮮花和鮮花蛋糕做造景,比如上海的薛小美和昆明的一支亦花。
     
    3、從杯子下手,竹筒、相機都上陣
     
    M Stand前兩年推出一款燕麥曲奇拿鐵,杯子是由5~6mm可食的燕麥曲奇制作而成,有很多咖啡館也開始推出燕麥杯咖啡,并對其做出創新,比如在杯沿上做出點綴,添加奶油頂等。

    小紅書上,廣州、西安、福州等地,都流行起了竹筒咖啡,以竹筒作為杯子,并以斑斕葉等做為點綴。
     

    圖片源自大眾點評
    還有,武漢Antiwork有款產品椰椰栗滿杯,杯子是單反相機;上海KAKA’S COFFEE用小木瓢作為咖啡杯,還有以整個椰子作為杯子,實質上都是從杯子做創新。
     
    還看到哪些創意咖啡?你留言,我調研。



    統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68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1:04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1: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