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馬聰
3月6日,外婆家在杭州的12家門店宣布恢復堂食;
3月7日,西貝167家門店開始恢復堂食;
3月12日起,海底撈火鍋在15個城市,首批85家門店已經恢復營業,提供堂食……
隨著疫情的好轉,復工復產、堂食恢復營業的餐飲店越來越多。據美團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餐飲業復工率已經超過55%。
餐飲業漸漸回暖,但,請不要忘記,這場疫情還未真正地結束。防疫工作仍然要做,這個緊要關頭,一刻也不能松懈,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餐飲企業都能很好地遵守要求做好防疫防控工作。但,依然還有一些餐企忽視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徘徊在“紅線”的邊緣,不少餐企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
各地政策不同,以下這10種行為,餐飲店千萬要注意,一著不慎,不是被罰款就是被關店。
政府只允許外賣,餐廳卻偷偷開堂食
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都允許餐飲店復工了,但這個復工≠允許堂食。為安全起見,很多地方還都只是允許餐飲店做外賣,或者打包外帶。在沒有地方執法部門允許的情況下,偷偷開放堂食,無疑是在引火自焚。
1、親戚在自己飯店聚餐,被批評教育
3月2日晚,江蘇宿遷市御景龍庭小區西門某餐飲店內,店主和其親戚共7個人在聚餐,被執法人員批評教育。
餐飲店主孫先生稱,自己復工后一直只做外賣,覺得自己家里的親戚在店里一起吃個飯,就是為了圖個方便。
現場執法人員明確告知該餐飲店主孫先生:“不允許聚集堂食,自家親戚也不能,這雖然是你自己的飯店,這和你們一家人去別人家飯店吃飯有什么區別?你們目前的做法就屬于聚餐,你在你自己家飯店里吃,就屬于堂食!”
2、未獲堂食業務許可,允許顧客店內面對面吃飯,被當場停業
3月5日,老鄉雞南京三山街店,幾位顧客面對面坐著吃飯,彼此間距離很近,甚至有三四個人圍坐就餐的現象。
餐廳內,四五位顧客在柜臺前排隊點餐,餐廳桌椅正常擺放,沒有留出間隔。顧客陸續取餐后,端著餐盤找位置坐下吃飯,現場并未見到量體溫等措施。餐廳員工說,目前這里以打包和外賣為主,顧客在出示“寧歸來”綠色二維碼后,就可以在店內堂食。經調查,這家門店并未獲得在疫情期間經營堂食業務的許可。
由于未經批準堂食兩天,餐廳當場被停業。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向這家餐廳下發了復工企業防疫工作整改通知,責令其停業整頓,待復查審核通過后,方可復工。
在南京,像“老鄉雞”這樣規模的小型餐飲門店如果疫情期要復工復業、經營堂食,必須要得到當地街道辦事處的許可。
3、夜間偷偷營業,擅自開堂食,無錫多家餐廳被直接關停
2月24日,無錫多家餐飲店被查出在夜里偷偷違規提供堂食。
經查,這些餐飲店內趁夜提供堂食,其中1家餐飲店為躲避檢查甚至熄燈“摸黑”供客人聚餐。席間多名消費者圍桌而坐,最多的一桌客人為8人,服務員和顧客均未佩戴口罩,存在極大風險隱患。
執法人員立刻對涉事餐飲店緊急叫停,疏散店內顧客,并對餐飲單位負責人進行教育提醒,并即時將情況通報公安部門。同時,也將上述情況反饋給外賣平臺,要求將涉事餐廳立即在平臺下架。
4、未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兩家面館被罰款15000元
3月2日,河南漯河市市場監管局在檢查全市餐飲店復業情況時發現,位于該市黃河廣場西南角的常記燴面館和位于黃河西路棕櫚城門面房的豫郟金湯饸饹面館,復業后均未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且提供店內聚餐,疫情防控不力;位于人民路的新天地美食街對漯河市復工復業相關政策宣傳不到位,沒有按要求對經營環境進行規范。
根據違法情節,漯河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對常記燴面館和豫陜金湯饸饹面館,擬作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各處15000元罰款;對新天地美食街管理方進行行政約談,并責令限期整改。
允許堂食,卻未落實復工防控措施,西安3家餐飲店被查封
近日,各地不斷傳來疫情清零的好消息,很多地區給予符合條件的餐飲店允許恢復堂食的通知。然而,一些餐廳卻因為顧客聚集被查封,真是得不償失。
3月12日晚上,有市民舉報,稱西安市城北名京九合院牛轟轟海鮮燒烤店、蝦夫人簋街龍蝦館、伊鼎齋3家餐飲店不落實餐飲業復工防控措施,聚眾就餐。
接到投訴后,西安市未央區張家堡執法中隊根據街道安排,立即對3家餐飲店進行制止查封,告知停業整改,并收回《復工通知書》!
防疫意識薄弱、操作不規范,被歇業
非常時期,各地都制定了疫情期間餐飲店復工后的要求和執行標準,不少餐企因為防疫意識薄弱,員工操作不規范,門店被歇業了。
1、沒有準備任何防疫物資,燒烤店違規復工被歇業
2月29日,南京雨花臺區執法人員進行突擊檢查時發現一燒烤店店員正在烤肉串。店家沒有準備任何防疫物資,也沒有對進門人員測量體溫。店員稱,他們2月4日從安徽老家返回南京,目前還沒有辦復工開業的備案手續。
店員說,“我們做了幾年了,都是旁邊的一些熟人來吃,我們不做外賣。我在家里這么早睡不著,閑著沒事。”他還表示,今晚剛剛開張,目前只賣了一些肉串給熟人,后期他們會去補辦相關手續。在執法人員的督促下,這家燒烤店已經關門歇業。
2、員工工作時未戴口罩或半戴口罩,被停業整改
3月6日,青島遼陽西路新業廣場三樓某連鎖餐飲店已開始營業,不提供堂食只有外賣。網友看到該外賣取餐處防疫告示、消毒用品齊全,但傳遞外賣菜品的員工卻未戴口罩或半戴口罩,將其舉報,被相關部門調查。
經調查,該連鎖店李滄區店員也存在不戴口罩的情況,雖然該店讓顧客點餐后在門外等候,看似符合防疫需要,但后廚店員及服務人員在工作時均未配戴口罩。
了解情況后,相關部門對餐飲店進行了停業整改。
3、顧客未按1.5米“間距線”取餐,店內員工未晨檢被要求整改
2月25日,甘肅張掖市甘州區執法人員在對一家牛肉面店進行檢查時,發現店門口取餐顧客聚集、且未按1.5米“間距線”要求進行順序取餐、店內未嚴格落實人員管控和體溫檢測制度、未嚴格落實從業人員晨檢制度、店內消毒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有潛在的傳播風險。門店被要求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徹底進行問題整改,待整改到位后才能開門營業。
4、消毒登記不到位,索證索票不健全被叫停
3月10日,臨渭區市監局對城區一家餐飲店進行查封,這家餐廳店內消毒、登記不到位,員工操作不規范、防護措施不到位、索取進貨采購票據不健全,被執法人員要求立即停業整改。
非常時期,當地所有餐飲單位必須嚴格落實店內定時消毒、員工信息排查、落實晨檢制度、只能通過外賣或外帶形式提供餐飲服務,在門口設置“疫情期間,謝絕進入”的提示牌,最大限度減少餐飲環節交叉感染,保障顧客安全。這家店必須將防疫措施落實到位后再申報,而且必須要執法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營業。
5、拒不執行防疫政策,把提醒當“耳邊風”,夜宵店被封店、斷電
面對疫情,大多數餐飲店都能積極配合防疫政策。然而,2月10日,廣東揭陽棉湖道江路幾家夜宵店,不及時根據相關規定調整經營方式,將有關部門的多次勸說提醒當做“耳邊風”,不拿政府政策當回事兒。
這些餐飲店面對相關部門的三令五申仍然我行我素。根據有關規定,相關部門對這些違反了疫情防控期間規定的餐飲店采取封店、斷電等處理,并對相關人員進行疫情期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
那么,對于餐飲店安全復工,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才能保證順利營業呢?
1、復工和恢復堂食前一定要獲得相關部門的許可、取得有效證照。
小結:
“每一個冬天的句號,都是春暖花開。”
小編在此呼吁餐飲人,請自覺響應政府的防控號召,堅持“不聚集用餐”的原則。防疫措施雖然繁瑣,但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不要怕麻煩,請一定要做到位。
勝利在望,開業在即。我們守好防疫的安全線,就是守護了我們餐飲人的希望,就是守護了自家餐企的“生命線”。
每個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樣,餐飲老板一定要緊盯當地政策。這個關鍵時候,一定要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
切記!“疫情”還未結束,各位餐飲老板千萬不能放松警惕!只有疫情真正結束,餐飲的復蘇才能真正到來。
-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絕望的小餐飲:停業等死,復工找死
復工后注意這4點,讓餐廳順利營業!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