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心商場生意在下降!郊區餐飲卻正變得越來越火爆

    社區店很多做不下去了,商場餐飲生意一年不如一年。餐飲店該往哪里開?在很多人都盯著市區商圈的時候,郊區餐飲正變得越來越火爆。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胡茵煐(微信號:yuelaoban)授權發布;

    餐飲發展勢頭正旺

    市中心門店生意比不上郊區

    最近和幾個在上海做了十幾年餐飲的老板聊天。

    他們告訴我,這一兩年,上海郊區餐廳的生意上漲勢頭很旺,市中心的生意反而下滑,尤其是市中心的商場店,業績下滑的很厲害。

    其中一位做本幫菜的老板情況最嚴重,原來他旗下市中心店的比郊區店生意好,現在完全反過來了。

    最近他正在看郊區新建商場的規劃,正準備調整門店渠道的分布。幾家市中心的門店進行止損,郊區店新增幾家。他向我咨詢,這樣做調整是否可行?

    我給他的建議是,從單店角度來說這樣調整沒問題。

    但是,從品牌、以及長久規劃來看,市中心核心商圈要保留幾家門店撐住,維持品牌的價值,再根據不同渠道的特征,完成不同的角色分配的任務。

    今天,作者就跟大家聊聊關于“郊區餐飲”的話題。

    1

    為什么上海郊區餐飲生意越來越好?

    上海郊區餐飲生意越來越好,這是一個大趨勢。當然,也會有一些個體案例,例如附近新開了商場,影響了你的生意。

    城市不同,情況也有所不同。上海北京是一種,杭州蘇州又是一種。下面會做些分析。

    1、國情導致各個城市平衡:郊區人多了

    這個最主要的還是跟國家情況有關。我們已經完成“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目標,接下來就是“大家都富裕起來”。

    同時,大家都希望自己家鄉附近就有一兩個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有發展機會但又不會離家太遠。

    因此,城市和城市之間要均衡,就像攤大餅一樣;落實到單個城市,就是城區和城區之間均衡,也跟攤大餅一樣。

    于是就出現上海、北京近些年拆除大型綜合市場、遷走低端加工產業的政策。

    △九星綜合市場拆除現場(圖片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例如:上海一口氣拆除了九星批發市場、銅川路水產等多個大型市場,內環一下子遷走了將近250萬人,而整個上海才2500萬人,相當于十分之一的人口從市中心遷到郊區去了。

    有意思的是:一個外地人如果在外地有過銀行購房貸款記錄,那么他將被視為在上海非首套房,不僅首付必須5成起,而且貸款、購房總額和面積都有限制,上海房子均價5、6萬一平,首付還得5成。各方面算下來,正常人只能往郊區買房子了。

    △2018年上海各區房價(圖片來源:鏈家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讓屏幕前的諸位餐飲老板明白:近些年上海周邊郊區人口多了起來是事實,也是未來的趨勢。

    對此,我們要未雨綢繆。尤其是經營思路,切不可把住郊區的人等同于低收入人。

    2、大家收入普遍提高,就餐頻次增多

    2000年,上海平均工資為1285元/月;

    2017年,上海平均工資為6378元/月;

    2000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7萬元;

    2017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9萬元;

    ——數據來源統計局

    盡管,樣本計算的是全上海市的收入和薪資,但是對于郊區的人均收入來說,依然有參考意義。起碼他們的收入是逐年在往上漲的。有錢了,外出就餐的頻次就會增大。

    △牌照限制郊區人民更傾向就近吃飯(圖片來源:搜狐網

    有意思的某房地產的觀察員提出:近些年來在郊區購房者,多以外地戶籍者居多,這些人群擁有私家車的比例較高,大多屬于新晉的中產階層。典型的:家住郊區、市里工作、月入過萬。

    人多、有錢,郊區餐飲的生意往上走的原因就找到了。

    3、新商場多往郊區開業:就餐方便

    2016、2017兩年來,新建商業綜合體大多選擇建在郊區。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奉賢寶龍廣場。

    2015年底的奉賢寶龍廣場開業后,附近幾個鎮的100萬居民沒事也就不往市區里擠了。普遍認為家門口就有商場,吃飯、唱歌、看電影、購物一站式就能解決,沒有必要往市區里擠。

    △這是工作日21點開往郊區的地鐵(圖片來源:百度

    小結

    人多、有錢、吃飯方便,上海郊區餐飲經營環境已經今非昔比。同時,郊區餐飲的經營思路,也要順應時代而改變。切不可把住在郊區的人和低收入人畫上等號。

    我雖然拿到沒有北京郊區餐飲的數據,但是從國家宏觀角度來看,北京和上海的情況應該比較接近。

    2

    餐飲人該如何切郊區這塊蛋糕?

    郊區餐飲發展條件雖然好。但并不代表,每個餐飲人都能從中盈利。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現實條件,找對方向去切入這塊蛋糕,才是上上策。

    最主要的是理好戰略和渠道關系:

    市區連鎖餐飲品牌進駐郊區,如果沒有品牌價值做背書,其實跟郊區本地品牌差不多。

    所以,應該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必須要在關鍵的市中心核心商圈的門店,保留1家以上品牌旗艦店,抬高自己的價值。再通過品牌性公關活動,把價值傳遞到你想要進駐的郊區。

    △核心商圈需要常駐門店保持品牌力

    所以有可能的情況是:旗艦店虧損,郊區的門店賺。就像國內服裝品牌一樣,上海南京路、淮海路上的專賣店生意再差,新品上市也不會打折更不會關門,因為他們盈利來源在各三四線城市的街頭巷尾。

    假如關掉這些旗艦店,那些三四線城市的小店銷量可能就推不動了。

    1、郊區品牌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很多郊區餐飲品牌靠選位置,做成經濟實惠型的品牌;或者因為附近只有他一家品類,過得也很滋潤。

    這種粗放式的做法,接下來的日子并不好過了。尤其是當市區餐飲品牌隨商場進駐郊區之后:

    1)兩者品牌力、企業實力對比是懸殊的。

    2)商場餐飲種類齊全,過去這兒只有你一家火鍋,現在商場里可能會有1~2家,搶走你的客流。

    我們想下:原先在這里的“啃得勞漢堡”生意不錯,如果周邊開進來肯德基或麥當勞,怎么辦?“外公家時尚餐廳”碰見“外婆家”結局又會怎么辦?

    △山寨的遇見本尊就尷尬了(圖片來源:百度

    2、當心郊區商場的虹吸效應

    大樹底下不長草。特別是在郊區,其人口密度沒有市中心高。容納不了多少綜合體,一旦開了一家,在其輻射范圍內的街邊門店日子將會很難過。餐飲人一定要做好準備。

    3、拓展郊區市場:商場店>街邊店

    郊區街邊店生意好,是因為那時候商場少。現在隨著市中心商業體開始飽和,轉而往郊區發展,郊區的餐飲現狀也會經歷市中心的那一套:街邊往商場里走。

    但是在選址的時候也要注意商場與商場之間的競爭。

    △兩家商場隔街“互撩”(圖片來源:贏商網

    4、學麥當勞抄底租下其他城市的郊區商場

    除了北京、上海這兩個超大城市,廣州、深圳也即將面臨同樣的問題,還有杭州、蘇州等新一線城市。

    如果手頭資金充裕,不妨學習麥當勞的經營思維。以你的餐飲品牌資產做背書,去抄底這些城市郊區商圈的房租,以超低房租簽多年的契約。

    這個合作,賭的是你對廣州、深圳、杭州、蘇州這些城市的未來發展信心。(瞬間感覺好累,餐飲老板還要會看政治、懂經濟學)

    5、適合大型餐飲發展:適合所有城市

    大型酒樓或餐飲店開在郊區:房租低、輻射范圍大、停車方便、價格更實惠……過去那種動輒上千平米的大型酒樓,在市中心是吃不消的。但是現在,可以開到郊區來。

    △郊區更適宜大型餐飲發展(圖片來源:百度

    支撐理由

    1)住郊區的消費者有”去體面一點酒店吃飯以及請客“的需求。

    2)”商場是很難支撐大型酒樓“的痛點。

    兩者結合,會是一個好市場。目前,在上海已經有很多這種超大型酒樓餐廳過得很滋潤。

    —結語—

    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對待同一個現象的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切入郊區餐飲市場的方法因人而異,文中提到的方法并不適合所有餐飲老板,也不代表全部。大家需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

    編輯 | 紅餐網_李曉

    作者往期內容回顧

    用工荒背后的漲薪隱憂,你準備好了么

    餐飲新風向:2018這些單品將成為爆款

    2018整一年的餐飲營銷寶典,拿去不謝

    餐廳如何與消費者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酸菜魚現象越演越烈,未來中餐趨勢怎么走

    小吃穩居品類風口,你盼了25年的機會來了

    餐廳明明漲價了,為啥卻能讓更多消費者買單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175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23日 21:29
    下一篇 2018年4月23日 21:3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