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旺季!被“唱衰”的小龍蝦今年還是門好生意嗎?

    文 | 職業餐飲網 劉妍

    “上海疫情影響了今年小龍蝦的價格!”

    多地小龍蝦價格腰斬,有人笑稱“一只烤鴨=四斤小龍蝦”!
    近兩年,“唱衰”小龍蝦的聲音似乎不絕于耳,蝦價腰斬、蝦農棄養、龍蝦館倒閉的消息也時常見諸報端,但這并不代表著小龍蝦失去了其在消費端的熱度。
    如今又到了小龍蝦旺季,今年的小龍蝦行情怎么樣?小龍蝦品牌們又該如何突圍?
    為此,職餐網記者采訪了幾位知名小龍蝦品牌創始人,來看一看他們都是怎么說的。

    受上海疫情影響,
    小龍蝦供應鏈出現波動!

    往年2、3月份,也就是4月15號之前,小龍蝦價格都比較偏高。
    但是今年,由于上海疫情,小龍蝦供應鏈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波動。從三月底開始,全國多地小龍蝦價格都出現了大降,到四月底價格甚至出現腰斬。
    這是因為,上海一直是小龍蝦消費的主力市場,上海人去年五一期間更是一天干掉15噸蝦。現上海深陷疫情漩渦,整座城市的消費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每年從三月底新蝦上市到五月底,這個時期段,小龍蝦的質量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這個趨勢是每年的常態,最近幾天降價幅度同比去年稍大了一點,主要是因為上海等地疫情影響,不過并沒有大降。“知名小龍蝦品牌松哥油燜大蝦創始人松哥如是說道。

    李小孬鹵煮小龍蝦創始人李小孬也表示,“過去10年,除非出現特別奇特的天氣,不然基本每年4月10號到15號開始都有降價,因為這個時候市場上供大于求,不像2、3月份那樣產量低。”
    總而言之,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當下小龍蝦進入成熟階段,市場供應量充足,甚至供大于求。二是受疫情影響,很多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受到限制,部分地區小龍蝦滯銷。

    小龍蝦“跌落神壇”?品類熱度依然存在!
    資料顯示,2020年至今,小龍蝦領域只發生過三起融資事件。相比2015-2019年五年發生十余起融資,涉及到9個小龍蝦品牌,小龍蝦確實發展勢頭不如之前迅猛。
    但,這就意味著小龍蝦“跌落神壇”了嗎?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1、小龍蝦依然是夏季夜宵“C位”
    雖然小龍蝦的整體發展勢頭與前幾年相比已趨向平緩,但不代表“顧客不愛吃了”,經過幾年的培養,顧客吃小龍蝦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
    在大家的認知里,在炎熱的夏日,呼朋引伴去吃上一頓小龍蝦已經成為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是夜宵的首選。
    陳曉卿就曾在《圓桌派》中提到過“小龍蝦是最好的社交食物”這種說法。小龍蝦不僅能讓食客雙手沾滿湯汁,再也無暇顧及手機;普遍刺激的口感更加速了人們推杯換盞,迅速打開話匣子,拉近彼此距離。


    而正因為小龍蝦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所以許多龍蝦館一到天熱的時候銷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天氣稍微轉暖顧客自然會來吃,我們的銷量都是根據天氣來的,例如成都3月底熱了7、8天,進店吃蝦的客人明顯多了起來,3月底就達到了去年4月底的銷售額。”李小孬向記者說道。
    此外,雖受疫情影響,但民眾對小龍蝦的消費需求依舊旺盛。
    餓了么數據顯示,今年武漢外賣小龍蝦旺季提前到來,4月10日-20日外賣訂單數環比增長3倍,同比增長2倍。重慶市近期小龍蝦外賣的日均訂單量更是破萬,小龍蝦商家數比去年增漲了六成,重慶現有小龍蝦門店2000多家。
    2、小龍蝦電商對門店沖擊巨大?只是不同用餐場景
    除了行業整體發展勢頭趨緩,近幾年,電商對線下龍蝦館的沖擊也經常被業內人士提及。
    不過,此次接受采訪的幾位創始人均表示,電商對小龍蝦堂食、外賣的影響,沒有外界宣揚得那么大。
    正如長沙知名龍蝦品牌有間蝦鋪創始人高千鈞所說,“電商對小龍蝦品類產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小只蝦(10克至30克)的供應收購價上。今年線上賣的盒裝小龍蝦其實都是去年5月至7月的生產存貨,這是小龍蝦生長周期和電商收貨、生產時間特性所決定的。”


    李小孬表示,“電商、外賣、堂食,這是三個不同的場景,電商場景更多的是在家里吃,而堂食社交場景這塊是不能被忽略的,我們有我們自己獨特的價值。
    在松哥看來,電商和堂食,不僅是分屬不同的用餐場景,互為補充。而且,二者覆蓋的市場也不一樣。
    電商的小龍蝦主流都是走低端,主要市場在四五六七八線,對小龍蝦堂食和外賣基本沒有影響,不過由于上海疫情,今年電商這塊預計會有大幅增長,大家已經意識到囤貨的重要性了。”

    新一年旺季,小龍蝦品牌如何突圍?

    雖然在在采訪的過程中,幾位品牌創始人在被問及今年小龍蝦的行情時,都表示小龍蝦市場仍然在穩步增長中,但是,大家也都提及了當下小龍蝦品類所面臨的嚴酷的競爭環境。
    就像李小孬所說:“在消費者已經擁有多種用餐場景下,他為什么要來你店里?你怎么吸引他來?對我們專業小龍蝦品牌來講,這是一個問題。”
    那么,當下小龍蝦到底應該如何突圍呢?
    1、雙品類發展,解決小龍蝦季節周期性問題
    季節周期性一直是小龍蝦品類無法跨越的一道坎,通常,小龍蝦館旺季只有4、5、6、7四個月。而且7月過后,龍蝦賽道還會迎來新的攪局者——很多別的餐廳會把小龍蝦當做引流產品,不圖賺錢,只是引流,這對龍蝦館十分不友好。
    基于此,如何解決全年經營的問題,就成了龍蝦館們共同的難題。對此,李小孬鹵煮龍蝦的做法是:開辟第二品類。
    據李小孬介紹,從三四年前就開始,品牌就在店內開始推烤魚,直到去年直接把招牌換成了“李小孬鹵煮小龍蝦·肥腸烤魚”。
    而之所以選擇烤魚這個品類,李小孬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烤魚也是夜宵場景,過渡更自然,只需要在原本客群的基礎上滿足,而不是徹底換一個客群。你比如要是加個羊肉湯之類的,那就徹底換個客群了,供應鏈也得重新弄。”
    “當小龍蝦是網紅爆款時,可以支撐全年,但當店內熱度下來,多場景沖擊之后,我們還是要很理性看待,它就是一道菜,沒辦法支撐一個品牌,胡大、文和友這些大品牌都不僅僅只是賣小龍蝦。”


    據李小孬透露,現在來李小孬鹵煮小龍蝦·肥腸烤魚消費的顧客70%都會選擇烤魚。未來,他不排除門店會變成烤魚館,小龍蝦成夏天的一道招牌菜。
    “沒有幾個品牌是只靠小龍蝦做大的,要理性看待品類特性。”
    李小孬說道。
    2、開設小龍蝦“外帶+外賣”專門店,覆蓋多場景消費
    前文我們提到過,電商和堂食分屬不同的小龍蝦用餐場景,尤其是當前受疫情影響,很多餐飲店不做堂食,只開通外賣,消費者也改變了消費習慣,喜歡把小龍蝦點外賣回家吃。
    再者,如果說堂食滿足的是顧客的社交需求,那一個人想吃小龍蝦的時候,就很少去店里,即使去了可能也更愿意打包帶回去吃。此時,電商所覆蓋的在家場景有著明顯的優勢,那么線下龍蝦館是否也可以攻占這一場景呢?
    據松哥透露,松哥油燜大蝦在2021年底,就開始專攻20-30平米的“外帶+外賣”GO店,將小龍蝦+熱鹵+炸串+茶飲集合成街鋪小店,主打給社區消費者加菜以及夜宵在家下酒菜的場景。

    通過小龍蝦的高單價+小吃的低單價,組合式產品結構來平衡門店的總體營收,用餐+飲(檸檬茶,未來還會增加精釀啤酒)的方式解決社區小吃小喝的問題。
    “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疫情的不確定性,反復的疫情對線下餐飲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所以今年我們已經暫停線下堂食的擴張,專攻主打外帶+外賣的小型GO店,這種小店以加盟方式開展,不怎么受疫情影響,預計未來三年會開到一千家。”松哥表示。
    職業餐飲網總結:
    “紅色江湖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人不變,有人求變。”

    在2018年的大熱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中,陳曉卿以這么一句為小龍蝦的故事做了總結。如今看來,這句話也預言了近兩年來小龍蝦經濟的變遷。
    你認為小龍蝦未來發展還有哪些機會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END-
    主編丨陳青 統籌 | 楊陽

    推薦閱
    點贊,本土國民品牌“正新雞排”拿出億元扶持門店,共克時艱!

    巨頭陰影下、高度內卷時,新火鍋品牌還有“出頭之日”嗎?

    “新店不到一年就停業”!曾經的餐飲首富“重出江湖”失敗?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60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17:04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18: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