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幾天有個很大的餐飲食材展覽會,離我不遠,去湊了個熱鬧。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真是多啊。
大家感受下現場:
不過,包裝袋里沒那么多東西啊。芹菜,辣椒,蒜啊,油啊,這些都是包裝袋里沒有的。里面的原材料是:135g的牛肉,5g的腌醬和10g的調味汁
當然,過程不算繁瑣,只要有點點廚房經驗,就可以把這道菜做出來。
?
也就是說,預制菜的價格并沒有優勢。而且還需要自己加工,還需要去買配菜啥的。估計大部分人會直接點個外賣算了,
?
換我,肯定也是點外賣。
?
這里也順便做個調研 :
?
?
?
不出意外,大部分人會選擇點外賣。
不過,我要悲傷的告訴你,你點的外賣,也許就是預制菜做出來的,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廟。哈哈。
是的,預制菜現在一般家里餐桌上少,不代表沒有市場。據我所知,很多商家,尤其是外賣店,預制菜就用得比較多。
剛剛給大家看的價格,是京東淘寶上的,是面向普通消費者,廠家面對商家,肯定是不同的價格體系,要低一點點,但低不了很多。不過,預制菜給商家帶來很多其他好處:
1,相對標準化,減少了廚師的工作量,口味也會相對穩定,這就減少了對于廚師的依賴。以前,同一道菜,換了廚師,味道就完全不同了,顧客就可能要換一批,現在用預制菜,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都相差不大,因為里面的醬料是一樣的。這個對于做餐飲的人來說是最有價值的。這也是標準化帶來的好處。
2,減少了采購量。以前可能要趕早摸黑去菜市場買菜買肉,現在網上下單就解決了一部分工作。
3,降低了損耗,預制菜包裝好了,放冰箱儲藏的時間要長很多,而一般的菜和肉如果生意不好,浪費就比較多。
你可能會說,預制菜的味道肯定不會很好吧,冷凍再解凍,味道肯定不新鮮的。確實如此,所以,對于預制菜的選擇很重要,你要選擇那些并不需要追求新鮮的菜品。而外賣呢,大部分顧客對于品質的追求相對來說要低很多,很多人可能就求個飽。
為了外賣這種消費場景,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預制菜呢?
我首先就想到了一些非中餐的餐飲店,比如粉館,面館,餃子餛燉店。。。,很多時候,他們要搭配米飯,就需要配菜,但是如果加工環節不處理好,就會增加很多成本和麻煩,這個時候,預制菜也許就派上了用場。味道不賴,各種成本不會增加多少。
當然,這種情況下,要選擇那些不需要有自己太多加工的環節的菜品,預制菜的預制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可能5成,有些可能8成。
?
還有啥地方可以用得著呢?一些做酒席的公司或者做團餐的公司,尤其是針對農村酒席的公司,他們流動性強,今天在這里,明天在哪里,如果啥都買新鮮的,現場處理,現場加工,需要的人工很多,出品也會慢,那某些菜品就可以用預制菜來代替。
最終,我覺得,預制菜的成本是最關鍵的地方。高端需求是不會考慮預制菜的,低端需求有場景,但低端需求又是價格敏感區,所以,成本的降低就是核心要素了。
?
展會上,很多廠家宣傳自己的味道是大師級味道,我認為搞錯了方向。聚焦單品,大規模采購,標準化,工業化生產,極其有競爭力的價格。。。才有出路。只有真正意義上降低了商家的成本,商業價值才會被認可。
?
說說你對預制菜的理解吧。如果你開店,而且用上了預制菜,說說食用體會吧。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