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是開店創業逃不開的話題。其實不光是開店,任何人都應該考慮,職場里每一次升遷或漲工資都是殘酷的競爭過程,如果你不知道競爭的規律,就培養不出真正的實力。
如何讓自己勝出呢?看看串串店喻老板怎么說的。后面也會補充我的看法。
我們社區附近有一家串串店,葷素五毛一串,之前生意一直還不錯。但是最近在他附近一百來米處新開了一家串串店,模式一樣,口味差不多,但是他的定價是葷素三毛五。結果原來那一家店生意就一落千丈,如果你是這位老板,你會怎么做?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競爭,看著別人生意好,在旁邊再開一家同品類的,因為產品同質化嚴重,就只有打價格戰,俗稱內卷。
如果你做餐飲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或者說壁壘是什么,如果有后來者在你附近開了一家同品類的店,你如何保持競爭優勢?我就結合我的一些經驗和周圍觀察到的案例說一說我的看法。
第一,從思維認知層面上來說,一定要目光長遠,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這一點是很多普通的餐飲老板所欠缺的,他們在開店之初就缺乏頂層設計和長遠思考,根本沒想過,如果有對手來了怎么辦。
有時候我們店里生意好,一天營業額能做到五六千,我老婆就很高興。但是我就比較平靜,我老婆就問我,你咋不高興。我說我沒有不高興,只是在思考幾個問題,這種高營業額怎樣才能持續?如果有同品類的競爭對手來了怎么辦?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在前期做好規劃和預防,并在日常中不斷地采取一些措施,構建自己的壁壘,那么即使是有競爭對手來也不怕。
第二,區域或者說戰場的選擇。
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假設你是一個一流高手,那么就不要去那些一流高手的地方,這樣的話你的優勢就顯然不出來,也沒有突出的競爭力,你應該去二流或者三流高手的地方,這樣你就有了優勢。
開店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不會去那些商業街,美食街這些競爭激烈的地方。區縣,郊區,鄉鎮,在這些地方我們相對來說才會有一點競爭優勢,揚長避短,降維打擊。
第三,成為該區域該品類的最強者。
而要成為最強者需要一些列的因素去構建,首先是定位,走性價比路線還是中高端,然后基于定位去做裝修設計,產品組合,宣傳推廣,客情服務,會員體系等等。這里面每一個因素又有很多細節組成,需要我們一步步完善。
當你成為最強者的時候,從各方面來說都無可挑剔的時候其實別人是不敢來和你競爭的。
第四,成為區域的王者。
我的一個朋友做的也是串串香,現在它就是他們那個區域的王者,他們的策略是在一個單店做火爆以后,圍繞這個區域密集開店,就跟茶顏悅色的策略一樣。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單店的盈利模型清不清晰,能不能復制,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仔細思考和打磨的。
當你成為區域王者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壁壘就更強了,你就具有了品牌優勢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我們店生意做起來以后,有人就在我們附近十幾米的地方開了同樣一家冷鍋串串,但是因為我們提前做好了規劃和預防,這家店只經營了兩個月便經營不下去了。
然后后來,又有一家做串串的,開在我們的對面,我們賣六毛,他們賣三毛一串,基本上對我們也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定位和客群,并把相關價值給到了顧客。
沒有壁壘的生意不是好生意。
以上是喻老板的分享.
?
我再補充我的幾個觀點:
1,最低層次的競爭是拼價格。兩敗俱傷,最難受,最不長久,不到逼不得已,堅決不做。
?
2,其次是拼綜合競爭力,從點對點的競爭,到面和面的競爭。過于糾結于一個緯度,比如價格競爭,眼里就是只要一個點,路就會越走越窄,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同樣的,只比拼產品,只比拼價格,只比拼宣傳。。。都是點和點的競爭。長久的競爭力,還是要拼整體的綜合實力。
?
3,差異化,做不一樣。進入一個競爭少的領域,甚至一個無人競爭的領域,擇更加高明。但是這需要膽識,因為沒人做,就可能意味著沒市場,或者難度大,很多人就怕了。這時候要善于發現機會,同時要做創新,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
?
4,做好自己,有自己的志向和遠方,不受外界干擾,心無旁騖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培養和壯大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時間都花在看競爭對手,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就少了。聰明的對手,還可能故意誘導你,讓你心猿意馬,讓你方寸大亂,讓你內耗甚至內亂。
?
所以,最好的競爭,我覺得就是強大自己,讓自己變得不可戰勝。當每個人都這么想的時候,整個社會內耗就少了,就更強大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