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餐飲業的資本化進程持續加快!
    資本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品牌乘著資本的東風迅速做強做大。但是,做強做大的先決條件卻不是資本,而是企業有能力可以拿到資本。換言之,“燒錢”的前提是品牌能夠獲得資本認可;看似“燒錢”,事實上是在“推進”。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那么,餐企要拿什么拿到“燒錢”的入場券,搶占行業資本化的紅利?又是什么在支撐品牌的長足發展?臻值資本創始人何曉智,從資本視角聚焦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帶來不一樣的深度解讀與重磅分享。
    餐飲業投融資一派熱鬧
    ?
    茶飲和烘焙均是熱點
    有些人認為,一些品牌做得大,是因為拿到了投資,如果這樣想,順序就反了!正確的順序是品牌做得好,它才能拿到投資
    每一位餐飲人,無論要不要融資,都要試著去思考,有的品牌為什么拿到了投資?為何他拿到了而你沒有?從資本視角再去審視生意的時候,會有不同的發現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近兩年,食品飲料行業投資熱鬧非凡,資本競相涌入,品牌迅速擴張,新茶飲賽道跑馬圈地和紅海競爭的速度,遠比想象中更快。僅2021年上半年,新茶飲融資事件數及金額就超過了2020年全年水平。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餐飲行業全年投融資事件達384起,其中,飲品熱度第2,主要集中在酒精飲料、咖啡、新茶飲、植物蛋白飲料等細分品類;烘焙第4,墨茉點心局等中式烘焙品牌成為大贏家。
    通過梳理過去的投融資事件不難發現,餐飲業的投融資事件主要發生在餐飲+、飲料、功能性食品、零食、烘焙、乳品6大賽道。投融資以早期居多,其中天使輪、A輪占比45.3%,早期的特性,也意味在餐飲資本化的道路上,還潛藏著大量機會。通過融資,元氣森林、喜茶、墨茉、虎頭局、鮑師傅等品牌,均獲得高估值。
    新餐飲環境下的新商業邏輯
    當下,大部分餐飲老板,還是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生意的本質,這樣,很容易走進傳統商業邏輯的循環思維。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一般的商業邏輯中,包含產品、渠道、價格、管理四大維度,這四大維度在品牌運營中都極為重要。但是,作為一名創始人,一位老板,如果僅局限在這四大維度中進行思維循環的話,還遠遠不夠。
    對此,對餐飲老板們有幾點建議:
    一、拿到投資的品牌,雖然不代表最后一定能夠獲得較大的成功,但它在特定階段一定是相對優秀的。對于獲得融資的品牌,老板要保持謙虛學習的態度,對應自家的品牌,揚長避短。
    二、跳出“自己”的思維,轉而以投資視角看待生意。比如,很多人做事情習慣于順向思維,通常的順序是先開一家店,而后再慢慢擴張。但投資機構會首先跳到幾年后,餐廳還能不能活下來,還有沒有錢賺,然后再反推當下的門店運營。
    三、餐飲業擁有很好的現金流,不缺錢,但事實上,品牌發展,不止于“不缺錢”。從來沒有一家企業不缺錢,只要是一家擁有足夠大理想的企業,都是缺錢的,因為錢能拿來做更多的事。
    投資邏輯
    對于投資公司來說,到底什么樣的企業值得投,愿意投?投資公司的投資邏輯又是什么?
    每個投資機構的邏輯都不一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一定會思考一個問題,即品牌的賺錢能力。比如今天是否在賺錢,即便今天虧錢,明天又能不能賺錢?幾年之后,隨著環境不斷的變化,能否持續賺錢?
    投資公司在盡調一個項目時,需要考察幾十上百個維度,但總結下來,主要分為四大方面——趨勢、需求、底層邏輯、團隊。在“人”之前,這三大邏輯要搞清楚。
    1、趨勢
    趨勢即市場運動的方向,包括政策趨勢、技術趨勢、社會趨勢等。
    很多企業主并不注重政策層面的趨勢,認為這是寬而泛的東西,離自己很遠,事實上并不是。比如說碳中和,未來對餐飲業會是非常大的挑戰。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的碳排放壓力非常大,而餐飲行業廚余垃圾的碳排放量非常驚人。所以,現在很多頭部餐企已經在探索如何將自己變得更低碳,而如果沒有跟上這個趨勢,未來企業的成本就會變得很高。
    經濟趨勢是業內人士研究比較多的趨勢,比如此前喜茶和奈雪的茶兩大頭部茶飲品牌均將產品價格降到30元以下,就與經濟趨勢有關。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針對社會趨勢,我們拿Z世代舉例,Z世代有一個很大的消費特征叫顏值即正義,按照這個趨勢,品牌要想產品賣得好,先要設計得好看。再比如當下的“微醺風”,則是女性開始飲酒的社會趨勢。
    技術趨勢亦很好理解,當下的冷鏈配送、包裝技術、數字化工具等,新技術為行業帶來新改變,在新技術中,不乏企業提效增收的利器。
    2、需求
    消費者愿意購買產品的欲望,剛需還是弱需?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是高頻還是低頻?是夕陽還是嶄新?這些問題的答案,影響著投資或品牌的最終走向。
    大家熟知的士力架,它和可口可樂一樣,早期為軍需用品。它將產品打造得既飽腹又“不那么好吃”,把一個飽腹的弱需產品打造成符合軍隊需求的剛需產品。而后,在全面銷往市場的時候,它又重新定位,推出了“餓貨”等經典產品語言。
    當大家認為你的產品可買可不買的時候,其實就屬于弱需產品,就意味著產品還有優化的空間。
    在產品優化方面,從低頻變成高頻,亦是一個增收的關鍵方向。任何品牌的賺錢公式都是相通的,賺錢公式:用戶數量*客戶單價*交易頻次。不管是針對什么樣的產品,甚至包括投資、融資,都是以“用戶數量*客戶單價*交易頻次”來計算能否賺錢。
    對此,很多老板看重了用戶數量、客戶單價,往往對客戶的交易頻次不夠重視。但事實上,如今提升賺錢能力的關鍵在于“交易頻次”。存量市場中,吸引復購才是餐飲品牌賺錢的關鍵方向。
    3、底層邏輯
    我們在研究商業模式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叫核心價值模型,即無論什么產品或服務,都有著它的核心價值。
    熊貓不走蛋糕,在送蛋糕的時候為顧客表演節目,這一點,就是基于蛋糕的核心價值。蛋糕的核心價值不在于“吃蛋糕”,而在于“過生日”,蛋糕是生日時烘托氣氛的工具。所以看似熊貓不走蛋糕在做與蛋糕不相干的服務,事實上,它是在迎合生日蛋糕的核心價值。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圖源:零售渠道觀察微信公眾號

     

    桃李面包,將袋裝面包的保質期從30天縮短到了7天,亦因為迎合袋裝面包“新鮮”的核心價值。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東西。投資機構看項目,首先就要看它是不是一個完整的模式。
    那么,什么是模式?首先,模式是周而復始的,就如同一個人每天兩點一線的上班、回家一樣,這就是他的模式。
    通常,我們看到的模式有橫向和縱向之分。橫向模式中,行為上不發生變化,結果上就不會發生變化。比如身邊可能會有這樣的老板,每一次碰到的問題都是同樣的問題,因為,他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難突破自我。
    好的模式是縱向的,它會像滾雪球一樣,從小變大,從0到1,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不斷裹挾周圍的資源,向前快速滾動
    什么是商業模式?一個商業模式描述的是一個組織創造、傳遞以及獲得價值的基本原理。商業模式畫布涵蓋了客戶細分、價值主張、渠道通路、客戶關系、收入來源、核心資源、關鍵業務、重要合作以及成本結構這九大方面。
    飲品烘焙行業投資邏輯和商業模式創新
    商業模式設計中,會用到很多工具,不是隨隨便便“拍拍腦門”就可以設計的。做任何一個項目,它會首先有一個觀點,再去理解這個觀點,而后再去構思、建模,測試模型,再驗證,歷經長時間的推算,打磨,才會形成一個成熟的模式。最終,才會將模式推向規模化。
    商業模式是可以設計出來的,但商業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需要持續創新。熊彼得理論,不創新,只能領管理者工資,利潤必薄。所謂的競爭壁壘,只是暫時的,唯有創新,才能夠持續保持競爭力。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組織創新等,均屬于商業模式創新。
    在商業模式創新中,有很多方向。當下的生椰拿鐵冰淇淋、玉油柑美式,屬于一種“品類裂變”的創新方向;線上線下交融,則是一種“品類交融”的創新方向。
    如果你正在創業做項目,首先要考慮的是思維模式,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去做更大的事情;第二件事情是研究機遇,研究在當下及未來的幾年內,這個項目是不是一個好生意;第三件事是做頂層的企業設計,包括價值來源定位和博弈競爭定位;而后是路徑選擇,即企業發展的路徑,比如從低線城市到高線城市抑或是從高線城市到低線城市發展等。
    好的商業模式,是吸引投資的關鍵。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3759.html

    (1)
    上一篇 2022年7月16日 09:16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09:2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