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個餐飲消費“小趨勢”,你get到幾個?

    們的消費習慣總隨著潮流的變化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無時不刻在變化的消費習慣,總能讓有準備的老板獲得沖上浪頭的新機遇。
    之所以稱本文提到的幾個機遇為“小勢”,意在告訴大家,餐飲行業大勢從來都是以滿足顧客最基本價值為基底的,不會發生過大波動。
    ?
    今天我們討論的并非“本質”問題,而那些正在小幅影響市場的,但又顯而易見的新機會

    01.

    從“一日三餐”到“午餐+晚餐+夜宵”

    一日三餐的習慣正在被不斷打破,人們的飲食習慣由于食物生產更加高效以及人們獲得食物的難度不斷降低而被不斷打散。消費者的就餐消費習慣更零食化、小吃化。從如今中國千家、乃至萬家門店的選品方向便不難看出,若想“鋪天蓋地”,必然“小吃小喝”。

    其中隨著人們用餐時間的悄然改變,夜經濟越發成為消費的重點,其市場規模已遠超早餐。對于很多餐飲老板而言,寧可失去早餐也不能沒了夜宵。

    7個餐飲消費“小趨勢”,你get到幾個?

    △圖片來源:攝圖網

    脫離正餐時段的餐飲經營背后,也指向線下餐飲市場越來越遠離剛需餐飲消費市場,人們更在意的是線下門店帶來的小聚場景體驗,而不止是飽餐一頓帶來的生理滿足。

    ?
    正如“只是家串店”的很久以前,從晚17:00開始營業的“慣例”一度被業內懷疑,但專注滿足晚餐+夜宵的策略反而在疫情之后獲得了更大生存空間,人們對很久以前的定義更清晰,小聚、小喝、晚間不打烊,就是天堂。
    ?
    夜包子的例子同樣告訴我們屬于早餐的包子,也可以成為夜間小吃。人們的夜宵習慣并非只有燒烤,只要可以滿足夜間解饞的零食化需求,更多的老品類仍然可以在夜宵市場煥發新光。
    ?
    02.
    從“點外賣”到“買點回家吃”

    相比“預制菜”的口水戰,一個暗暗升起的新星便是“買點回家吃”的街頭市場。當購物中心紅利逐漸退去,人們真正開始回歸街頭,無論是老字號紫光園、京天紅、東來順還是新晉網紅袁記云餃,無不在街邊成為流量之王。

    ?

    紫光園社區店在北京的爆發式增長告訴我們,使在今天“點外賣”成為年輕人居家就餐的首選,但依然存在一類需求叫:線下外帶。相比線上看得見摸不著、容易踩雷,線下看得見、摸得著、聞見到的小店檔口更容易獲得人們的信賴,線下的體驗感依然是線上無法替代的超級壁壘。

    ?

    7個餐飲消費“小趨勢”,你get到幾個?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紫光園的模式再次讓我們看到社區最后一公里內的餐飲生意到底應該如何做,而后京天紅炸糕也開始復制類似模型,同樣獲得成功。
    2022年7月海底撈宣布依托海底撈門店資源和線上直播渠道進軍社區餐飲,同樣宣告了巨頭對社區餐飲的判斷。
    不言而喻,未來還將有更多“小店檔口社區生意”會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中也絕不會缺少巨頭的身影。

    03.

    從“包間小聚”到“郊野+露天”

    從60、70后“定個包間有面子”的價值體系中跳出,80、90后、00后,開啟了“我們做外面”、“走!我們去露營”的新生活方式。

    ?

    對街邊餐飲而言,如果不能有外擺則大都失去了靈魂,廣深地區的餐飲發達與北京的保守固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年輕人更愛自由的街邊氛圍。戶外、明火、冰啤,是每個人小聚的理想場景。

    ?

    在北京僵硬的街邊生態中,京A Taproom成了奇葩的存在,永遠戶外人多于室內、人們更樂在戶外高談闊論推杯換盞。而燒烤品牌大都把戶外當做一項戰略業務來做,小到北京牛街的肉鋪買戶外鮮肉串半成品,大到豐茂烤串推出戶外露營套餐,都宣告年輕人的最高聚會規格在戶外而非包間。

    ?

    7個餐飲消費“小趨勢”,你get到幾個?

    △圖片來源:攝圖網

    ?

    04.

    從“大菜重做”到“主食細作、大菜小做”

    雖然小吃小喝正在制霸餐飲行業的未來,但是正餐依然有其必須的存在必要,但相比10年前“喝大酒、吃大肉、辦大事”的正餐業態,更多正餐開啟了“主食細作、大菜小做”的自我革命。

    ?

    型的正如西貝將粗獷的西貝菜精做成主食小點、解饞小菜,諸如黃米涼糕、奶酪餅都是這一邏輯下的典型作品,這極大地拓寬了人們接受西北菜的可能。
    ?
    而更多“地方菜”的改進方向其實皆是如此,大店、大餐、大吃、大喝的生存空間正在越來越小,“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
    05.
    從“稀有肉類”到“應季小菜”

    曾幾何時,人們熱愛山珍野味成為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似乎吃到“野味肉食”才是權力、地位、面子的象征。但無論從法律法規還是到人們的飲食習慣,今天都已經大變樣。

    季節菜單幾乎是一切主廚餐廳以及正餐品牌的標配,而其中真正占據主角的絕非稀有肉類,反而是季節小菜:香椿芽、油雞樅、佛手瓜苗,更被老饕們寵愛。

    西貝力推香椿莜面、大董更有節氣菜單……不時不食的理念,正在更加深入人心。

    ?

    7個餐飲消費“小趨勢”,你get到幾個?

    △圖片來源:攝圖網

    06.

    從“女人做主”到“老人崛起”

    女人、孩子、狗、男人…這一社會地位的排序,如今必須要加上“老人”的存在。曾幾何時,人們認為老齡市場是低價、非剛需,但隨著曾經的“年輕人”不斷老去,和老人本身不斷接受新市場變化。老年市場反而更呈現“復購高、健康化、社區化、外帶走”的新特征。

    ?

    而與老人僅僅相連的便是孩子與整個家庭,雖然女人依然是家庭中最主要的消費決策力量,但老人的話語權卻在家庭中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崇高地位,這也使得從中長期看來,在老齡化不斷蔓延的趨勢下,我們再也無法忽略老年人的市場對餐飲消費的影響。

    07.

    從“單品爆款”到“豐富有理由”

    在此前勺子課堂的多篇文章中,我們都提到單品爆款的時代已經逐漸過去。人們定義品牌的方式正從品類轉向場景。而面對菜單人們更愿意有更多獲得感,這便使得小碗菜、豐儉由人的就餐特征逐漸在餐飲行業蔓延開來,但僅僅是產品多,并不能真正成就餐飲品牌。

    其一,餐+n的模式正在行業中蔓延。例如西安“蠔太郎”商業模式聚焦:鮮蠔配上酒,豪氣世上走。餐+飲的搭配是無法忽略的行業趨勢,雖然我們確實不必追風定義自己的品牌是小酒館,但無酒不歡、無飲不歡的市場趨勢顯然已經到來。

    7個餐飲消費“小趨勢”,你get到幾個?

    △圖片來源:攝圖網

    ?

    其二,無理由不消費。消費更需要一個理由的夾持,由此產品更易成為社交貨幣、一般產品更具附加價值。

    ?

    例如方磚廠69號炸醬面以產品結構重塑為切入點,提煉出了「一斤五花 六兩醬」、「四方肉丁 一厘米」、「小碗干炸 90分鐘」、「四季菜碼 熱鍋挑」四大核心標準,率先定義了米其林炸醬面的產品標準。理由的提出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占據品牌的話語權,形成圍繞品牌的話語體系,由此也構筑了產品周圍的標準護城河。

    小? 結

    我們不難看出,行業消費趨勢的不斷變化,都離不開產品本身的不斷變革、進化。而跟隨這種進化的方式絕非單純修改某一、兩款產品,而是形成更優質的產品矩陣,以抵抗不同周期下、不同消費市場、不同消費習慣變化帶來的沖擊。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818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4日 12:41
    下一篇 2022年8月14日 12: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