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開個便利店,應該怎么搞?
當然要參照那些便利店巨頭的運營模式,看看他們怎么做的。他們是引領消費潮流的人,你不研究,可能就會落后。我們開店,光是低頭趕路不行,還要抬頭看路。研究大品牌怎么做,借鑒其運營思路,就是抬頭看路。
先看看我經常光顧的便利店:
這是羅森。這個店是在一個小型商圈,在寫字樓的一樓,旁邊還有個小型商場,所以,這里的人群主要是上班族和來這里逛街散步的人。
為什么羅森值得研究?他和全家便利店是差不多規模的,但他在2020年已經實現盈利了,比他規模稍大一些的全家還是虧損的;發展也非常快,他的方向可能更對。
看看他主要賣什么。
加工食品銷售額超過一半的份額,達到了53.5%,主要包含,飲料、酒類、香煙等加工食品;
其次快餐銷售額占比為22.1%,主要是面條、米飯、三明治、熟食,快餐盒飯;
此外,日配食品和非食品也分別占據15.1%和9.4%的份額。
日配食品主要是指烘焙甜點,冰淇淋,還有一些新鮮的食品,比如水果。
非食品類的主要是日用品,書籍,雜志之類的商品。
?
也就是說,他主要是賣食品,加工食品+快餐熟食+日配食品的占比超過了90%,非食品不足10%。
?
在看看他各類別商品的利潤水平:
他的非食品的毛利率最高,基本都維持在50%左右,其次是快餐熟食,毛利率達到39.2%,加工食品毛利率相對較低,但也維持在20%以上。
他非食品商品主要包括日用品和一些增值便民服務,比如各種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支付,繳納水電煤氣之類的便民服務,體育彩票之類的增值服務,和自動貨柜的創新業務。不過,這些業務雖然毛利高,但銷售占比小,實際上,對于整體利潤的貢獻不是很大。
另外,羅森的自有品牌率超過了40%,無論哪個類別的商品,都是自己牌子。達到了這樣規模的企業,自有品牌既是供應安全和穩定的需要,也是提高毛利的需要。
所以,小個體,如果想復制他開個這樣的便利店,其實不容易。很多東西你做不了,你必須從別處進貨,那毛利肯定要差很遠;即使自己做得了,也要衡量成本上是否劃算,
最后,來毛估一下他的整體毛利水平:
總體毛利
?=23.3%*53.5%+34.6%*15.1%+39.2%*22.1%+49.7%*9.4%=31.02%
這樣的算法可能不是很精確,但是基本上相差不會很大,也就是說,羅森便利店大約有30%的毛利。
這30%的毛利,分別來自于誰呢?
其中加工食品貢獻最大,為12.47%,他的毛利是最低的,但是因為銷量大,貢獻也就大,其次是快餐熟食 為 8.66%,第三是日配食品,為5.22%,最后是非食品 為4.67%,這個品類雖然毛利最高,但是因為銷售占比少,貢獻也最小。(注意,這不是貢獻百分比啊,而是貢獻絕對值)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