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賽道的競爭,仿佛萬千鐵騎在過獨木橋,只有抓住時機的選手才能在這市場當中有一席之地。
中國茶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市場
餐易君曾在網上看到過一些海外留學生的分享人日記,而這些日記中就有不少關于茶飲的分享。
有一個澳大利亞的留學生曾經分享到:沒想到遠在海外也能喝到純正中國味的奶茶,而且奶茶在國外的人氣還不低,在澳大利亞墨爾本CBD的一條街上,步行十分鐘的距離,就可能同時開了兩三家不同的茶飲店。?
不僅僅只是澳大利亞,美國、東南亞、非洲、歐洲,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幾乎都出現了中國茶飲品牌們的身影。中國茶飲為了應對內卷紛紛開啟“大航海時代”,前往新世界尋求寶藏。
而在這些出海的品牌當中,蜜雪冰城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此前就有報道,蜜雪冰城在海外的門店已經突破1000家,而且在海外的蜜雪冰城仍然走的是國內的“低價策略”模式,用性價比籠絡人心。
在東南亞一代,蜜雪冰城甚至是不少國外網友們最喜愛的中國茶飲品牌,人氣非常高。
據了解,目前目前喜茶已在新加坡開設了四家門店,澳門和香港也有幾家門店,據喜茶負責人透露,若不是疫情,海外拓店的步伐還可能進一步加快。

出海能否應對茶飲賽道的“內卷”?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21-2022年市場增速下降為19%左右,新茶飲市場正在經歷階段性放緩。預測未來2-3年,增速將調整為10-15%。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茶飲市場已經逐漸在飽和,雖然頭部品牌們在這樣的狀態下通過快速擴張短時間內仍然可以實現提高營收,但加速擴張所導致的問題也在逐漸增加。
例如品牌門店過分密集,會導致門店訂單分流從而導致門店坪效下降;快速擴張的選址問題、人才問題也難以得到保障,很難精心打造一個好的門店。
成本也會在短時間驟增,增加企業壓力。此前茶飲賽道外的火鍋賽道,海底撈快速下沉擴張就犯了同樣的錯誤,最終大部分門店虧損嚴重,以關店告終。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茶飲品牌們都急需尋找新的增長曲線,而新的增長曲線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求新的市場。
那就只有下沉和海外。
茶飲整個大市場的下沉確實已經是一個趨勢,但近年來的下沉市場競爭力也并不弱,甚至下沉市場也已經是紅海一片。
如果大家都開始下沉,那么從本質上去看其實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品牌們轉移了戰場而已,其實競爭力度還是一樣大。
這個時候海外擴張就成了必然趨勢。
在業內看來,相較于國內茶飲市場的“極度內卷”,海外茶飲市場尚還處于紅利期,賺錢并不難。
餐易君查詢發現,在新馬,加盟一家蜜雪冰城耗費大約在15萬林吉特(約合23萬人民幣)左右。而蜜雪冰城一家門店一天的銷售額則約在4486林吉特(約合6934元人民幣)左右。
而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已經開了近40家門店,單店的營收狀態基本是國內老店的兩倍,全線門店都是盈利的狀態。
不僅如此,對于在國內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的狀況不同,國外的茶飲價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還曾表示,除了在中國,其他國家都是茶比咖啡貴。
這與茶飲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境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當前階段,國內茶飲企業的生存狀況并不舒適,而在海外市場無論市場空間還是價格空間都很大的情況下,“出海”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甚至不少在海外的人表示,中式茶飲已經是一種文化了,每當在國外看到奶茶就知道這肯定來自中國,就像在國外的墨西哥、韓國料理店,都會用本土的文字命名店牌,飲食帶上文化烙印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霸王茶姬的創始人表示,如今這些頭部茶飲品牌們都想成為下一個“星巴克”,而要成為星巴克,打造“全球性”是必要的。
那在如今的茶飲品牌中能否誕生出一個茶飲界的“星巴克”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完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