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扎堆進社區,家門口藏著大生意! || 市場觀察 餐飲深觀察 ? 2022年10月2日 05:20 ? 餐飲資訊 ? 閱讀 0 導語 一批優秀的社區餐飲品牌逆勢而起,是社區餐飲迎來發展風口的明證。?有業內人士直言,社區餐飲將成為餐飲業未來十年的超級紅利。本文看點:為什么押注社區餐飲?社區餐飲有哪些模式?不同模式的有哪些特點?如何掘金社區餐飲?上周末,鄭州市民張凡出門尋覓吃食時,發覺小區附近的商鋪有了新變化。以前絕大部分餐飲商鋪都是夫妻老婆店,連鎖品牌很少,如今多了蜜雪冰城、袁記云餃、鍋圈食匯、百果園、福狀元(當地一家粥連鎖品牌)等,讓他有種身臨小商圈的感覺。連鎖餐飲入侵社區的現象在一線城市表現得更為明顯。在深圳經營社區店多年的中餐店李老板說,今年以來,他發現來社區搶食的連鎖大牌多了起來,疫情之下周邊被淘汰的個體商鋪幾乎都被連鎖餐飲品牌占領了。確實,隨著國內疫情散點頻發,餐飲業普遍承壓,尤其是商場餐飲承壓更重,相比之下,距離消費者更近的社區餐飲迎來了發展契機,一批優秀的社區餐飲品牌逆勢而起。扎根北京數十年的清真餐飲連鎖品牌紫光園,2019年底僅有20多家店,2020年、2021年疫情兩年間共新開了100多家直營店,并且還創造了10㎡檔口單日營業額6萬元的紀錄。另一個品牌——創立了24年的南城香,用“蓋飯+羊肉串+餛飩”的多元組合,創造出了3.5萬元的單店日營收,同時還在疫情期間逆勢擴張,在全國開出了120+家直營店。生鮮水餃品牌袁記云餃、熊大爺,則憑借現包現賣等特色迅速占領社區市場。目前,袁記云餃的門店已經超過2000+家,而熊大爺僅2021年就新增了110家門店,目前二者仍在高速擴張中。華南市場的紅荔村鮮蝦腸粉,也是憑借扎根社區,疫情期間逆勢發展,開出了100多家門店。還有聚焦牛肉的牛大吉牛肉工坊,一店多開的模式吸引了眾多資本關注,目前已完成3輪融資。此外,熱鹵品牌一心一味,社區老牌吳茂興等都迎來了發展契機,紛紛乘勢快速突圍。《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2》指出,社區餐飲的剛需屬性強,經營方式更為靈活,抵抗風險的能力也更強。同時,也有業內人士直言,社區餐飲將成為餐飲業未來十年的超級紅利。那么,社區餐飲代表品牌有哪些模式特點?品牌掘金社區的底層邏輯又有哪些?下面,觀察君將給你一一梳理。商場餐飲紅利褪盡,社區連鎖餐飲在崛起社區化的餐飲連鎖正在崛起。但眾所周知,社區餐飲生態早已有之,為什么此時迎來了“黃金發展期”?綜合大數據以及多位業內人士的說法,觀察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其一,商場餐飲紅利漸褪,步入增長瓶頸期。曾經商場的高流量催生了海底撈、西貝等眾多全國頭部品牌。但隨著國內的購物中心日益飽和,加上疫情影響,商場客流量大不如前。據匯客云數據,2022年,五一長假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1.68億人次,場均日客流16145人次,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43.5%,相對疫情前的2019年五一下降了49.5%。△圖片來源:攝圖網隨著商場客流量受到影響,此前仰仗于商場的餐飲品牌受影響較大,營收腰斬、成本高昂、盈利艱難,于是餐飲品牌不得不尋找新的增量渠道。此時,社區重回餐飲人的視野。其二,疫情背景下步入“剛需餐飲”時代,社區優勢盡顯。受疫情以及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消費者荷包收緊,餐飲消費很多均以剛需性消費為主,消費頻次和客單價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而社區餐飲業態恰恰能滿足這種特性,基本以剛需為主。另一方面,消費者的社交圈、生活半徑在縮小,宅家時間增多,社區餐飲因為距離消費者更近就有了更多銷售的機會。加上便捷性高,即買即得,容易讓消費者形成依賴。△圖片來源:攝圖網此外,社區的租金等經營成本也相對低廉,對眼下的餐企來說,投資更為穩妥,社區餐飲由此受到越來越多品牌的重視。甚至有業內人士總結道,社區不僅會成為很多品牌和商家未來活下來的重要渠道,更是在可以預見的5-10年內,成為下一個時代偉大品牌的孵化場。深挖門店模式,探索社區餐飲的財富密碼社區餐飲品牌眾多,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能獲得較好的發展。觀察君挑選了4個模式各異的品牌進行了深入剖析,一探社區餐飲的財富密碼。(1)全時段模式代表品牌:南城香社區餐飲最受熱議的模式非“全時段模式”莫屬了,但很多人只看到表象,卻不知背后的賺錢邏輯,并非開發了覆蓋早中晚時段的餐食就叫全時段經營了。那么,何為全時段運營呢?接下來,我們就從首創“全時段社區餐飲”的南城香說起。2015年,當大多數餐飲品牌都擠破頭往商場商圈、寫字樓進駐的時候,南城香卻逆向操作,定位在社區開店,這并不是創始人汪國玉有先見之明,預測到社區餐飲將迎來風口,而是其認為自身的基因和優勢在社區。1993年他從安徽老家北漂到北京,最初開的便是街邊小店,并且隨后十余年都是在街邊摸爬滾打,他自認為在社區餐飲生態中更有經驗,也占據了一些好位置。△圖片來源:攝圖網十多年間,南城香嘗試了多種餐飲業態,甚至還到深圳學習過“現炒模式”,但無論怎么改革,其門店都只能維持在二三十家。2015年,南城香選擇定位“全時段社區餐飲”,沒想到卻一炮而紅,發展勢不可擋,五六年間就開了100多家店,疫情至今門店更是實現了逆勢增長。南城香是如何憑借“全時段”實現增長的?根據多方觀察以及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本人的說法,觀察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有主打產品,且出品穩定。很多人都知道,全時段餐飲的第一要素就是覆蓋全時段的產品結構。比如南城香早餐有油條、豆漿等硬貨,午餐、晚餐有米飯、餛飩等主食,其他時間段,則有烤串、奶茶等不會那么飽腹的產品。“這樣,才能保證客人不管什么時間來,都能點到想吃的東西。”汪國玉說。但這只是基礎認知,實際上最重要的是要有主打產品,且口味穩定。這是汪國玉踩過SKU過多導致經營無序的坑之后才總結出來的經驗。△圖片來源:攝圖網汪國玉認為,有主打產品,才能做精、才能做出口碑。因此,南城香的主打產品有米飯、羊肉串、餛飩。并且為了做精做出口碑,南城香也費了較多心思,比如餛飩,中央工廠包好配送到門店后不允許被冷凍,否則就作廢,當天賣不完也都作廢處理。還比如,南城香早餐的大油條非常舍得下本,是用雞蛋和牛奶發酵出來的。產品好,才便于消費者形成品牌認知和建立品牌忠誠度,也才會有規模化發展的可能性。而且主打產品,“不要搞稀奇古怪的東西,就賣基本款”,汪國玉說。越是經歷過時間的考驗,產品就越穩定,它的生命周期就越長。這也正是南城香的產品策略,“只賣經典,不賣時髦”。第二 ,高性價比。翻看大眾點評上消費者對南城香的評價,會發現“性價比高”出現的頻率很高,甚至有人稱之為“餐飲界的優衣庫”。高性價比是南城香很重要的市場競爭策略。在南城香的門店里能看到“5大承諾”,佐餐咸菜、水果免費自助;米飯免費續添;超過十分鐘沒上的茶品免單;不合格產品免費退換……汪國玉說,顧客到飯館吃飯,餐巾、筷子都讓顧客花錢,這性價比就不高。“做性價比,不要玩套路”。△圖片來源:攝圖網南城香一年購買兩千萬的咸菜、水果,免費提供給顧客吃。即便是店內免費供應的米飯也是要精挑細選的,并且蒸米飯的設備也在持續做升級。人均只有二十來塊錢,顧客就能吃得很好很舒心,由此就能帶來高復購率。第三,運營效率高。高性價比背后是高運營效率。南城香早中晚全天營業16個小時,在這么長的營業時間內,南城香還能做到超高的運營效率,這實屬難得。在南城香的門店中,我們能看到10分鐘出餐、掃碼點餐的桌簽等,南城香的品牌服務商小馬宋說,這些設置都是為了倒逼門店提效。同時,南城香之所以不出北京,甚至連郊區都不去,也是為了降本增效。門店密集,中央廚房的配送成本就更低,工廠現包的餛飩8小時之內就能在所有門店上架。△圖片來源:攝圖網為了進一步提高門店面積的利用率,南城香門店均不設倉庫,所有物料當天現配。汪國玉說,現在北京的門店密度還不夠,開到500家左右,供應成本還能往下降。除了門店運營外,南城香的組織管理也十分講究效率。南城香現在有約130家店,但總部的管理團隊只有20多個人。據汪國玉說,所有職能部門都只有一個負責人,店長可以在總部兼職。另一方面,店長采取合伙人制度,能有效提升經營者的積極性和整體人效。即便是門店員工,每個人也都有指標,能者多勞多得。此外,為了提高外賣效率,門店專門設置了外賣取餐窗口。據了解,如今南城香的外賣收入占到了其總營收的一半,已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第二增長曲線。正是注重精細化運營,南城香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想學全時段經營的人很多,但就像小馬宋所說,南城香是利用一套戰略定位,一套獨特的經營活動構建了一個競爭壁壘,別人很難學會。(2)檔口模式代表品牌:紫光園紫光園被看作社區餐飲的樣本品牌,因其創下了一系列高光數據:曾在2020年疫情期間的6個月時間內開出了70家店;20平檔口日營收高達6萬元;兩年覆蓋了500個社區12萬人。而這一切都源自其較早創立并不斷升級的檔口模式,在疫情暴發后迎來了發展契機,品牌趁勢進一步深度挖掘檔口的價值,才有了紫光園現在的成績。△圖片來源:紫光園官方微博首先,探索檔口模式。紫光園多年前就開始探索檔口模式。當時是為了突破堂食營收的天花板,總裁劉政盯上了外帶業務,在門店里辟出大概5平米的“獨立外帶窗口”,銷售紫光園口碑較好的各式清真小吃,比如炸糕、火燒等,輔以鹵貨和炸貨。當時他的考慮是,這些產品屬于早餐、小吃、下酒菜,都是家庭餐桌剛需,而且都是店里原本就有賣的,也容易復制。△圖片來源:紫光園官方微博當時的檔口設置前后兩個窗口,既面向店內顧客,又面向店外流動客流。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緩解堂食高峰期就餐壓力,檔口排隊時也能為門店引流。隨著大店套小店模式日益成熟,排隊越來越多,紫光園開始進一步升級——開獨立檔口。2010年,紫光園開始“一帶三”模式:一家正餐門店周圍1-3公里范圍內,最多開3家獨立的十幾平檔口店。其次,產品現做。隨后,不僅檔口店面積變大了,經營形式也做了優化,核心是“產品現做”。當然不是全部產品現做,而是只展現產品最后20%的現場感。比如說炸貨板塊,炸雞是提前腌制好的,再當著顧客的面炸。市場上大多數檔口店都是把成品放在玻璃柜里賣,而紫光園的所有包子、點心、燒餅,保留20%的制作過程在門店完成,并且產品保持親民價格,由此就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一天營業19個小時,十幾平檔口最高營收1萬/天。再者,入駐超市和加快社區鋪店。獨立的檔口店穩定以后,紫光園又思考如何擴大外帶檔口的增量空間,由此想到了超市,因為自身定位家庭餐桌,對應的剛需客群最經常去的就是超市。2018年,紫光園先后在北京的永輝、京客隆、盒馬等超市開出十余家店。△圖片來源:紫光園官方微博雖都是超市,但由于不同的超市屬性不同,其配置的產品也具有明顯的差異。比如盒馬超市以炒疙瘩等主食為主,滿足白領的工作餐需求;由于京客隆的老年人居多,2元一個燒餅做引流必不可少。紫光園把街邊、社區、超市等渠道都占據了,形成了羊群效應,品牌力進一步增強。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紫光園并沒有停止思考,而是洞察到更大的市場,比如社區餐飲的巨大潛力。最近一年,南城香圍繞社區新開了幾十家門店。比如去年推出的社區面館,采用“面+小吃檔口”的模式,僅售5款面+烤串、小酥肉等多種小吃,定位人均30多元的精致小店,如今大眾點評顯示其北京已有7家社區面館店。與此同時,紫光園還在不斷優化檔口店模式,進一步挖掘零售產品的價值。比如去年紫光園聚焦打造手撕雞爆品。劉政的思考是,檔口店有約30個sku,但始終沒有一個能突破銷量的爆品,而手撕雞的銷量和口碑一直都不錯,消費場景也更多,不僅能在家吃,郊游旅游也能帶,比較有潛力。△圖片來源:紫光園官方微博紫光園不斷實踐探索社區、外賣和新零售的機會,如今其已經形成了純檔口店、檔口+面館、檔口+快餐、檔口+早餐+正餐、電商五種業務模式。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紫光園的逆勢增長主要歸因于“檔口+”的核心模式,其早餐和便于外賣外帶的零售化產品(清真小吃),不僅高頻剛需,距離消費更近,性價比也較高,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紫光園總裁劉政也說過,近幾年他們嘗試了好多模式,效果都不錯,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外帶窗口這個秘密武器。所以開快餐店、開烤鴨單品店都用了檔口保駕護航。而觀察君認為,支撐檔口產品力的是強大的中央廚房以及供應鏈工廠。紫光園檔口店的手撕雞、燒餅以及更多的老北京食品,其實都是經過初步加工過的預包裝食品,再通過自有物流運輸到各店,并在門店現場加工之后才進行售賣。既要保證現場制作,還原率達到95%以上,還要保證食材品質,大小一致、口感穩定,中央廚房功不可沒。同時,據了解,紫光園在新疆還建有牛羊分割工廠,在北京平谷投產了集供應鏈與中央廚房為一體的工廠。總體來看,紫光園這種全品類、全業態的經營模式,對社區餐飲創業者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比如選品上聚焦小吃剛需、檔口現做,切中當下煙火氣及性價比的消費趨勢。同時,也需要認識到這種模式有門檻,比如需要深耕區域多年,熟知區域消費特點,產品力較強,有一定品牌口碑優勢等,因此也不宜盲目照搬。(3)主攻線上運營的模式(門店不在社區,通過線上觸達服務)代表品牌:海底撈社區餐飲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在社區開店,通過合適的產品和完善的線上運營手段,同樣可以搶奪社區餐飲的紅利。在這方面,海底撈做出了示范。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外賣收入從去年同期的3.46億上升至4.76億,增加了37.6%。海底撈歸因于今年上半年設立了社區營運事業部。海底撈鼓勵餐廳以不同方式創收,例如以門店為配送站,為居家的消費者提供火鍋套餐、盒飯、冒菜、小龍蝦等多樣化產品。同時積極運營線上平臺,包括海底撈APP、撈點好貨小程序和第三方外送平臺,售賣撈派系列生鮮產品和海底撈方便食品。△圖片來源:海底撈官方微博如今,在傳統的堂食之外,消費者還有更加靈活、隨意、細分的餐飲需求等待被滿足。比如年輕白領下班后不想做飯,“一人食”“兩人食”“媽媽帶寶寶”等場景下,他們都需要快速準備好一餐熱飯。針對這些場景,海底撈研發了合適的套餐和產品,并提出以海底撈一貫的高品質服務來呈現。發力社區餐飲,無疑是海底撈持續虧損下的破局之舉。不過在觀察君看來,掘金社區,其有兩大優勢,也有一定的不足。優勢之一是其組織力,就是應對市場變化時的快速反應和適應能力。比如今年疫情最嚴重的三四月,我們看到海底撈各地門店展開花式自救,有的賣盒飯,有的上門美甲,有的竟賣起了護手霜……看似混亂,實則是組織的靈活和敏捷,相當于一種“自動駕駛”的狀態,整個組織才能在不斷的嘗試中慢慢找出一條適用于所有門店的合適改革方向。△圖片來源:攝圖網當然官方對這個優勢有不同的闡述,海底撈COO李瑜曾表示,目前海底撈有一千多家店,平時就有解決內部團餐的需求,還有承接外部團餐需求的經驗,門店端配備有專業的廚師團隊,整個流程體系相當成熟,經過內部升級后,能夠快速根據市場需求作出反應。總而言之就是,社區營運事業部能將海底撈在餐飲一線的市場洞察和服務落地能力進行進一步整合,使其社區服務更具競爭力。優勢之二,是其深耕多年的產業鏈實力。比如,海底撈產業生態鏈中的蜀海,早已在B端服務領域形成了成熟的預制菜供應模式,即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的團餐AB包(食材半成品、復合調味料包)。蜀海的標準化產品基本上已經涵蓋中餐、西餐、類火鍋、團餐等多領域。以此為支撐,海底撈能高效滿足消費者的各類(產品)需求。雖然門店響應快速、供應鏈成熟完善,這也并不代表海底撈布局社區餐飲就能十拿九穩。事實上 ,疫情之下大部分實力連鎖餐企都在發力社區,不少餐企也推出了各式預制菜品,再加上盒馬、叮咚買菜等生鮮大佬都在搶食社區這塊蛋糕,社區餐飲的硝煙早已彌漫到了線上。這就非常考驗餐企的私域運營能力(會員和社群數字化運營能力),看誰更有本事留住顧客。在社區餐飲業務模式中,海底撈一味強化服務好的優勢或沒那么奏效,如何做到性價比或許才是很多社區餐飲消費者關注的點。所以,想在社區餐飲領域開發較大的增量空間,要圍繞用戶需求,不斷打破固有的產品線思維,還得強化自身的私域運營能力,這一點對所有餐企來說是較高的門檻。(4)社區連鎖新零售模式(一店多開,整合多種銷售業態)代表品牌:牛大吉牛肉工坊既是生鮮店,賣鮮牛肉;又是熟食店,賣牛肉鹵制品;還是快餐店,賣牛肉飯、牛肉粉、牛肉菠蘿包等以外帶為主的餐食;同時又是零食店,賣牛肉干等。很多人看了牛大吉的模式,不免會發出“社區餐飲還能這么干”的感嘆,整個就是把牛肉“吃干榨凈”。官方顯示,牛大吉成立于2019年9月,總部位于深圳,是一家致力于為城市社區居民提供每日鮮牛肉、鮮牛肉預制菜品等產品的社區連鎖新零售品牌。官方宣稱主打從牧場到社區直連的模式,保證當天凌晨牛肉新鮮現宰2小時到店。品牌創立至今獲得3輪融資,最后一次是今年三月,牛大吉完成了由深熊資本領投,老股東險峰長青跟投的1億人民幣A+輪融資。△圖片來源:牛大吉公眾號從門店業態來看,牛大吉最初的1.0版本門店,以售賣生鮮牛肉為主,按照牛肉部位進行了分割,包括牛腩、牛柳、吊龍等。2021年開始,其推出2.0版本的牛肉工坊店,在鮮牛肉檔口基礎上,又增設了烘焙、烤爐、鹵煮等設備,提供牛肉相關的熟食飯菜。比如現鹵牛肉、現烤牛肉干、現煮牛雜、粉等產品。?“牛大吉門店就像社區的中央廚房一樣,不過我們是以零售方式經營,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前置食品工廠”,創始人吳海金說。牛大吉的創新模式吸引人眾多業內關注,但也受到了一些質疑。首先是擴張速度受到質疑。吳海金今年3月曾對媒體表示,牛大吉以每月30家至50家的速度在華南地區開設2.0版本店面,未來將實現“八年開設一萬家線下門店”的目標。對此也有一些媒體發文稱牛大吉擴張速度或并沒有那么快。觀察君特意去查詢了一下,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其總門店數不足50家,且90%位于深圳市,增長速度似乎不算太快。其次是盈利能力。牛大吉官方數據顯示,牛大吉門店坪效7000-8000元/月,人均客單價50元左右,產品平均毛利率50%,2.0門店一年穩定收入在400~700萬。對于此,也有不少媒體質疑。觀察君認為牛大吉的銷售拓店情況不及預期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客單價沒有預期高觀察君發現,不少消費者反饋牛大吉鮮牛肉的價格較高,多家店的人均消費都不足30元。△圖片來源:牛大吉公眾號這或由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如東方證券在研報中所說,牛肉產品的售賣渠道仍以商超、菜市場等傳統渠道為主;二是在社區,鮮牛肉的購買人群主要是家庭主婦、大爺大媽等,他們對價格敏感度較高,貨比幾家后不一定會在牛大吉長期消費。2.客群定位與門店場景匹配度不高牛大吉這個模型的目的是覆蓋全年齡段的人群。比如生鮮牛肉產品吸引的是在家做飯的消費者,而牛肉飯/粉等快餐吸引的則是快節奏的年輕人。但實際因為這兩種人群對場景的需求并不一致,就像上述所說,大爺大媽習慣去菜市場比價;而吃快餐的人想買了就吃,但牛大吉店里幾乎沒有座位,只能外賣無法堂食或是較大限制。3.門店坪效不高牛大吉的店型承載了中央廚房的功能,布置了現烤、現炸、現鹵、現制的各個“車間”,各種烹飪設備齊全的劣勢是很占空間,無形中會拉低門店的坪效。另一方面是多種功能下動線設計不合理。就像下面這位網友所評,全開放式廚房易于展現現做過程,但設備設施擺放不合理易造成擁擠凌亂和食品安全隱患。△圖片來源:牛大吉大眾點評截圖觀察君認為,牛大吉主打的生鮮產品,要面對其他社區生鮮店、菜市場的競爭,由于復合業態,面積更大,成本更高,導致其價格并沒有太大的競爭力。而其他快餐小吃和零食的性價比也并不高,對社區店來說,復購或不高。此外,供應鏈也是其未來一大挑戰。目前牛大吉的門店基本集中于深圳,如果要向外地擴張,意味著對供應鏈的要求更高,要確保“從牧場到社區直連、現宰2小時到店”這一核心賣點,成本會加大。但好的一面是,牛大吉并非只有生鮮牛肉這一單一贏利點,鹵味和快餐等可以輔助營收,如果不斷順應消費需求做出優化升級,做出性價比,或能成較大利潤來源。總的來說,牛大吉這種一店多開的連鎖新零售模式雖然很新,但還處于市場驗證的階段,有待進一步觀察。尋求增量市場,餐企掘金社區的底層邏輯通過對以上幾個典型社區餐飲品牌的剖析,觀察君發現,他們雖然模式各異,但也有一些共同特質,比如在全時段、全渠道、供應鏈等方面有一些相通之處,而掘金社區餐飲的底層邏輯也逐漸浮出水面。(1)社區餐飲的本質是經營復購率不像商場或者街邊餐飲店,目標是流動人群,大多是隨機性的沖動消費,社區餐飲店面對的是相對固定的客群,所以要想每天都有生意,活得長久,重點業務指標是復購率。如何才能保證高的復購率?觀察君認為需要滿足兩點,一是經營品類足夠剛需;二是產品好吃不貴,也就是性價比高。像南城香的主打產品蓋飯、餛飩、羊肉串,基本是主食里面的基礎款,受眾群體廣泛;紫光園檔口賣的炸糕、燒餅、包子等清真小吃,也具有全時段消費需求。△圖片來源:攝圖網其次是性價比高,對于單店來說,重點是有匠心,有溫度,有現場感,價格也不貴,才能把街坊鄰居們伺候好。而對于連鎖店來說,同樣要做到好吃不貴,更考驗背后的運營效率,因為連鎖店面的運營成本更高,所以在同樣好吃的基礎上,比的是誰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這也決定了品牌能否持續擴張。(2)“復合”模式是流量密碼從本文中的幾個品牌來看,無一是做單品或者做單一業態的,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在做全時段、全渠道、全品類、全業態。比如南城香以“全時段”見長,早中晚夜宵的產品俱全;紫光園在原來正餐、小吃的基礎上逐漸衍生出烤鴨/快餐/面館+小吃檔口的模式,幾乎涉及了全業態經營。海底撈也不局限于火鍋,而是開發了一人食、兩人食、預制菜、飲品等多種匹配家庭餐桌的產品。牛大吉是復合了生鮮、鹵味、快餐、零食等多種業態。△圖片來源:攝圖網還有袁記云餃、熊大爺這類鮮餃品牌,也是既可以堂食,又能做外帶、外賣。熱鹵小吃品牌一心一味,不僅開發了早餐和午晚餐各種飯食,也打出了24小時營業的概念。復合模式的目的都是為了盡可能多地為門店引流,打破原來只有堂食的營收天花板。從中也能看出,社區餐飲的經營模式較為靈活,業務和渠道相對多元,因此抗風險能力也較強。(3)供應鏈仍是最大護城河無論是做性價比,還是做復合業態,要想發展連鎖離不開夯實的供應鏈基礎。所以這塊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上述幾個品牌在這方面都非常重視。以牛大吉為例,品牌創立之前,其創始人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從養牛場、貿易市場、零售環節的探索和嘗試。目前南城香、紫光園、牛大吉等都局限在區域市場,這樣的發展模式供應鏈效率最高,未來要想跨區域發展,勢必得供應鏈先行。(4)別忘了經營人情前面提到,社區店經營的客群多為老顧客,所以客情關系的維護很重要。就拿某二線城市的一個社區為例,周邊的餐飲店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有一家經營小炒的大眾餐館一直屹立不倒。產品上也沒有說多特別,就是新鮮現炒的平價炒菜,但老板娘每天都在門口跟顧客打招呼,她記得每一個老顧客的喜好,比如有人要多放辣椒,有人不讓放蔥等等。平時不忙的時候,看到路過遛娃的人也主動過去拉家常。有些熟客甚至拿了肉讓她代為加工。△圖片來源:攝圖網還有一家夫妻檔生鮮店,老板把熟客都拉到會員群里,每天在群里吆喝,“xx,你昨天定的雞到了”,“xx要的玉米新鮮到貨”等。而鄰居們每天也@老板,給留2斤土雞蛋,留個西瓜之類的,好不熱鬧。其實這就是連鎖品牌做私域運營的效果,相信這樣懂得鏈接人情的社區商業永遠也不會被市場淘汰。?小 結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渠道紅利從購物中心回歸到了更加直達老百姓生活的社區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社區商業還處于優化階段,品質連鎖品牌還沒有大規模進入,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因此,社區餐飲或將成為餐飲新的藍海,餐飲品牌們下一個必爭之地。但社區餐飲也并非很多人原本以為的門檻較低,對于曾經的商場品牌來說,下沉社區也并非是簡單的降維打擊,社區餐飲也有其市場特點和壁壘。從本文的探討可知,全時段、全渠道等的復合模式,有望成為未來社區餐飲的主流模式。在此基礎上,只要品牌夠親民,能夠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長期經營顧客價值,就有可能把握住這一波時代紅利。原創文章,作者:餐飲深觀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7244.html 贊 (0) 餐飲深觀察 0 0 生成海報 長沙高端餐飲新標桿「徐記海鮮.藍麒麟」,30款奢華菜式鑒賞 上一篇 2022年10月2日 05:15 做大學生生意,11年米粉店,年凈利潤30萬+ 下一篇 2022年10月2日 07:14相關推薦 餐飲資訊 「FBIF」致食品飲料同事們的一份信 “親愛的同事們:2015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于5月13——15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麥當勞,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達能,帝亞吉歐,白波集團,蒙牛,伊利,光明乳業,嘉吉,維他奶等450多位嘉賓… 網絡轉載 2016年1月15日 餐飲資訊 10天賣掉30000份外賣,川渝火鍋人做對了什么? 文|田果編輯|田果圖片來源網絡(侵刪)疫情下的餐飲界,每天都充斥著復工受阻、外賣虧本、賬上吃緊的資訊,不少餐企甚至進入“ICU”模式,而此時,川渝火鍋那邊卻頻頻傳來捷報。火鍋原本屬于不太好做外賣的品類,… 火鍋餐見 2020年3月3日 餐飲資訊 持續精進菜單規劃后,凈利潤提升50%以上 “要不忙著活,要不忙著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這一句經典的臺詞,來自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這部電影中出獄的人往往有兩種命運,一種是被社會救濟,被視為最低廉的勞動者,不被尊重,… 王小白 2018年7月1日 餐飲資訊 【食?報】華彬擬斥3000萬元進軍新零售;娃哈哈糖果即將上市…… 近日,食品圈發生了哪些事? 1.?錯報超3000萬元虧損,“小仙燉”遭北京朝陽區統計局處罰 2.?伊利將進入后千億時代 3.?華彬擬斥3000萬元進軍新零售,中國紅牛或成最大受益者 4.?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發公開信,回應為何讓出控制權 5.?祖名豆制品IPO獲核準 6.?娃 食評方 2020年12月16日 餐飲資訊 餐廳的海報這樣設計,源源不斷的幫你帶客進店! 每逢年底,各種節慶活動又多了起來,餐飲商家也開始為促銷活動展開頭腦風暴,最后,文案視覺出爐,全體員工做好了集體加班的準備。結果海報一上線,銷售數字沒變化!消費者看得心動,最終卻沒有行動……為啥呢?好… 職業餐飲網 2019年12月4日 餐飲資訊 別怕!風口上的社區大食堂,干不倒樓下的小餐飲店! 近段時間“社區食堂”被炒得火熱!行業內一片嘩然,甚至有不少人擔心興建社區食堂會對餐飲業造成威脅。最近職餐網發現,目前全國已有多座城市開始試點社區食堂,模式大同小異。而與此同時,一批社區食堂“先行者”普… 職業餐飲網 2022年11月26日 餐廳營銷 【488】張大寬 | 餐飲店用“對賭”的方式做活動,顧客更愿意參與,活動效果更好 2019年9月25日第【488】篇原創對賭,大家都喜歡–張大寬什么活動效果好?我們看到很多效果好的餐飲活動,大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顧客參與意愿”強烈。如果顧客沒有參與的意愿,或者意愿不強,促銷活動就會淪為“… 餐謀張大寬 2019年9月25日 餐飲資訊 新餐飲時代,你還不懂創新嗎? 《餐謀長聊餐飲》一輩子只聊一件事餐謀長?導讀:從去年下半年,餐飲“寒冬”說就在不斷發酵,不少人感嘆:大環境不好,餐飲也不好做了!事實上,餐飲每年都不容易,每一年都需要兢兢業業地去運營。小編認為,當下餐… 餐謀長聊餐飲 2019年10月5日 茶飲管理 一上就售罄!看起來小眾的“+酒飲品”,為什么越來越流行? 一推出就售罄、被更多品牌選擇,意料之外地,“+酒”飲品越來越流行,已經變成了很多飲品店的常駐明星。 茶飲/咖啡+酒,正在呈現什么新趨勢?如何做產品更受歡迎?我做了個系統的采訪調查。作者 | 政雨推出就… 咖門 2020年8月13日 餐飲資訊 冬至那天發生了什么,為何餐廳老板齊聚深圳? 點擊標題下「聚食匯」可快速關注聚食匯·智慧云餐飲沙龍第一期成功舉辦啦!沙龍聚食匯·智慧云關注餐企競爭力 借力互聯謀發展于2015.12.22 深圳東海朗廷酒店經過1個多月的策劃籌備,成功舉辦。活動當天,原定50人的… 排隊網資訊 2015年12月25日發表回復 請登錄后評論...登錄后才能評論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