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疫情之后,火鍋作為餐飲最大的賽道,又依賴堂食的賽道,受到的打擊自然是無可比擬的。而隨著疫情的過去和常態化,火鍋在疫情中轉型發展,近幾年來看似隨著消費者的消費熱情而“回暖”,可我們縱觀一些頭部品牌的發展就可以發現,火鍋賽道似乎也并沒有回到當初火熱的時刻。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01
    眾多后火鍋品牌布局燒烤
    疫情之后,火鍋品牌們普遍陷于困局,火鍋頭部品牌海底撈、呷哺呷哺等財報都出現虧損狀態;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屢陷食安問題;網紅火鍋品牌賢合莊、電臺巷等也都大面積關店和出現股權變動等問題……

    頭部品牌陷入困局的同時,火鍋賽道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升級和變化,火鍋復合模式開始出現并火熱。

    什么是復合模式,此前比較火熱的集“涮煮烤”一體的網紅火鍋品牌謝謝鍋的走紅就讓人眼前一亮,復合模式的火鍋當中,我們不僅可以燙火鍋,還能吃烤肉,一鍋多吃。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與火鍋賽道的“頹靡”不一樣,燒烤在疫情之后似乎迎來了不一樣的業態。燒烤賽道在疫情之后可以說是恢復最快的賽道之一,而在后疫情時代,燒烤的數據也在日益增長。

    數據顯示,燒烤消費頻次已從2017年的3.1次/年提升到2021年的4.5次/年,且年人均燒烤消費支出也從2017年的284元增至2021年的472元。
    除此之外,燒烤的場景也在不斷增加,燒烤不再局限于店內堂食,而是延伸至在家燒烤、露營燒烤、一人食燒烤等多元化場景。

    除了追求品質和場景,中國飯店協會燒烤專業委員會聯合美團發布的《2022中國燒烤行業消費發展報告》也指出,近年來燒烤行業開啟了連鎖化、品牌化、細分化進程。

    燒烤已經肉眼可見的成為了熱門發展趨勢,但縱觀整個燒烤賽道,似乎還都群龍混雜,仍然沒有跑出一個領頭品牌出來,于是,不少餐飲品牌都盯上了燒烤這一塊香餑餑。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例如小酒館第一股海倫司就開了一家復合模式的“小酒館+大排檔”模式的門店,希望能就此轉型改變現如今尷尬的局面。

    而火鍋品牌們為了能增收增利,尋求新的增長曲線,也開始布局燒烤賽道。

    例如火鍋頭部品牌呷哺呷哺在上個月就推出了自己的燒烤品牌“趁燒”,據了解,這是呷哺集團首次跨界布局燒烤賽道,也正是新品牌的帶動,近期呷哺呷哺的股價持續走高,截至目前累計漲幅已超過 60%。

    另一火鍋頭部品牌海底撈在3月份時也推出了外賣燒烤業務,據了解,海底撈的外賣燒烤目前已經在北京、成都等部分海底撈外送門店開賣了!

    除此之外,海底撈還首次開始涉足戶外燒烤行列,近年來受疫情影響遠途履行越發艱難,戶外近郊游玩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熱門選項,而戶外燒烤也跟隨者消費者們的習慣水漲船高,引來不少餐企布局。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湊湊前ceo張振緯也創立新式火鍋模型謝謝鍋,謝謝鍋就是集涮煮烤一體的火鍋模式,一經推出就引來消費者追捧……火鍋品牌布局燒烤,那很多人估計會有疑問,火鍋品牌們能做的好燒烤嗎?

    02
    火鍋品牌們能做好燒烤嗎
    燒烤之所以能成為疫情后恢復最快的賽道之一,在業內看來,最大的原因在于燒烤的“性價比”這個標簽,因為燒烤的性價比高,適用場景廣泛,又方便快捷,是以恢復比火鍋快速,也在后疫情時代下成為熱門風口。
    現在火鍋品牌們為了尋求新的增長曲線,紛紛入局燒烤分一杯羹,那它們能做好燒烤嗎?

    我們可以來看看呷哺呷哺的燒烤品牌“趁燒”,趁燒也比較直接了當地定位為了中高端品牌,客單價定義為200-300元之間,對于這個定位,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啟表示: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是因為經過調查發現,燒烤在這個階段的定位還沒有出現較為突出的品牌,更不用說龍頭品牌出現了,而這個時候入局,做品牌正合適。

    不難看出,以高端定位入局燒烤,確實在市場上形成了差異化特色,可問題在于燒烤的高端化需求是否具有爆發的潛力?我們都知道,燒烤能快速回暖并發展是因為其超高的性價比和煙火氣,高端化的燒烤有市場空間,但能否被認可,未得驗證還不可知。
    但也不可否認,火鍋品牌們做燒烤確實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存在。
    供應鏈方面,燒烤所需要的食材與火鍋所需要的食材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這就表示本就具有優質供應鏈的頭部火鍋品牌們可以滿足培養燒烤新品牌的需求。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除了供應鏈端,燒烤與火鍋在消費者群體上也高度重合,大部分消費火鍋的人都會消費燒烤。而火鍋品牌們在線下有著大量的門店,也有不少自己忠實的粉絲,比起新晉玩家來說,他們很容易實現客流轉化。

    但燒烤這么多年未跑出領頭品牌,其實也有很大的發展難題存在,例如燒烤在供應鏈端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如果說火鍋的標準化成都是100%的話,那么燒烤的標準化程度只能達到50%~60%。

    這是因為地域性特色鮮明的燒烤比火鍋更講究食材來源及新鮮度,而且僅穿串這一步就難以用機器代替,降低了標準化運作的可能性。這就是為什么圍繞火鍋很容易聚集起大量優質的供應商,燒烤卻一直缺乏肉串類供應商的原因。

    火鍋品牌們布局“燒烤”?能做的好嗎?

    除此之外,燒烤與火鍋在口味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火鍋適用場景簡單,除了堂食就是家庭場景,而在口味上也大多以川渝口味為主,其余口味市面上也大多是一些菌湯、番茄等之類的清湯鍋。

    口味容易統一,口味的統一就容易標準化,但燒烤不一樣,燒烤適用場景廣泛,大排檔、烤肉店、戶外燒烤、外賣、燒烤店等等,而且口味南北東西都不一樣,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獨自的吃法,沖口難調,很難標準化。

    這也是燒烤目前無法跨越的一個難題所在,而火鍋品牌要跨界做燒烤,在這些難題的解決上還任重道遠,未來能否做好燒烤,我們拭目以待吧。

    ? ? ? ?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170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03:50
    下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03:5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