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本期看點:

    1、海底撈2022年預賺14億

    2、火鍋行業最近的兩次熱搜

    3、消費降級降到哪兒了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從虧40億,到賺14億

    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2月24日,海底撈發布盈利預告,沸騰了餐飲圈。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撈年度收入預計346億,凈利潤13億元。
    一年多前的“斷臂求生”,正在讓海底撈駛回盈利車道。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海底撈公告稱,2021年海底撈總收入為411億,但凈虧損41億。
    從數據上看,2018~2020年,海底撈三年時間的凈利潤分別為16億、23億和3億。2022年的14億,說明海底撈的盈利能力,即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海底撈
    ?
    我們復盤一下,這一年,海底撈做對了什么?
    1、1年關閉216家店,關店求生見成效
    2021年11月,海底撈痛定思痛,決定“斷臂求生”:公司宣布執行“啄木鳥計劃”。
    從門店數上看,2021年9月末,海底撈達到歷史最高的1562家;2021年年末,這一數字降低至1396家,減少了166家;2022年7月末,海底撈達到近年來谷底的1334家;到2022年末,這一數字小幅回升至1346家。
    換言之,“啄木鳥計劃”執行1年左右時間,海底撈已經在全國關閉了216家門店。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圖源網絡
    ?
    事實證明,如果用盡各種方法,都找不到餐廳問題的根源,都無法讓自己的餐廳盈利,那么,就應該選擇關店,暫時性退出餐飲市場。
    等到春暖花開,自己有一些經驗積累和能力積累后,再殺回來!海底撈的“硬骨頭”計劃便是如此,估計今年會部分門店重啟。
    2、堂食、外賣、快餐等,布局多元消費場景
    2022年,海底撈的服務實際上包括三塊,堂食服務、火鍋外賣及社區快餐、和預制菜服務。
    其中, 火鍋外賣和社區快餐是30~60分鐘的到家服務,一方面是火鍋菜到家,一方面是便當到家。
    快餐業務聚焦午/晚餐場景,致力為顧客提供極致性價比的精品簡餐,電商預制菜則響應“宅家文化”
    這些都是海底撈在疫情中修煉出的全新經營策略,通過多渠道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海底撈2022年盈利狀況改善的核心原因之一,是門店人效的提高和門店整體運營效率的改善。
    3、在海外刷存在感,特海國際年收超5.5億
    2016年7月,海底撈旗下調味料供應商頤海國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18年9月,海底撈登陸港交所;加上近期通過聆訊的特海國際,海底撈旗下已擁有三家上市公司。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特海國際的年度收入預計超5.58億美元,較上年營收增長78.6%。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老外在吃海底撈
    業內紛紛調侃,張勇的第三個IPO,主要由老外們貢獻。
    如何建立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度、加速品牌突圍,是火鍋出海需要思考的問題。特海國際深諳此道,比如在泰國推出了冬陰功火鍋;在韓國推出了參雞湯鍋底,泡菜鍋底;在日本推出了壽喜鍋、豚骨鍋底等。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海底撈的特海國際之外,香天下、小龍坎、劉一手等火鍋品牌都在不斷擴展海外業務。
    ?
    ?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消費降級到小店
    40~70元客單價呈上揚之勢

    海底撈發布盈利報告以來,餐飲股開始來勁,截止今天,海底撈飆升18%,九毛九超5%,呷哺呷哺漲了近5%。

    ?

    在冒綠光的日子里,餐飲版塊的紅,或許能給股民平淡的流年里,增加一點看得見太陽的希望。

    ?

    老大掙錢了,輿論四起、滿城皆知,大伙兒貌似很激動,好像自己也跟著掙了錢一樣。

    ?

    海底撈這則通告,表面上看,釋放了一個信號:火鍋(餐飲)行業在復蘇。

    ?

    真的是這樣嗎?

    ?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海底撈某顧客寫差評

    要知道,所有事情結果的形成,都不是單一原因造就,至少海底撈盈利不是,這其中有天時(疫情放開)、地利(關閉虧損店、海外拓展)、人和(有戰略目的有組織執行的啄木鳥計劃)。

    ?

    換言之,海底撈盈利是綜合力的疊加。

    ?

    無論是媒體還是業內人士,對海底撈的盈利,都持肯定態度,但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海底撈禁止自帶食材”和巴奴“18元5片土豆”。

    ?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海底撈禁帶食材聲明

    ?

    海底撈之前允許自帶食材,顧客也玩得花,不是端出一盆餡讓服務員包餛飩,就是從包里拿出個蘋果讓服務員榨汁,還有人炫耀74塊錢在海底撈吃了個滿漢全席。

    ?

    如今海底撈不讓自帶食材,如同麥當勞沒了“窮鬼套餐”,讓不少人扼腕嘆息。

    ?

    當然,最“群情激憤”的還得是救了海底撈熱搜的巴奴,18塊錢5片土豆,雖然是上錯菜,但9塊錢5片土豆,顧客也并不諒解

    ?

    無論是從科學上,還是從邏輯上,亦或是大眾認知上,9塊錢5片“富硒土豆”,還是貴了。

    ?

    當年2020疫情之初,海底撈、西貝漲價,網民一通罵,兩位大佬趕緊出來道歉,后來又調價,一來一回,一分錢沒花,上了兩次熱搜;三年后,海底撈和巴奴的行為又惹熱議,網民不一定是當初那波網民,但矛頭指向卻與三年前那波一樣。

    ?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若干年前海底撈漲價又降價后的道歉信

    ?

    為什么會這樣?

    ?

    海底撈禁止自帶食材的背后,意味著顧客得多花錢;巴奴“土豆事件”背后,是品牌傳播“產品主義”的費用,要顧客掏錢,歸根結底一個字,錢。

    ?

    消費降級的提法,并不是一兩年的事了,就算這幾年客單價不漲,但疫情影響下,大眾窮了,依然消費不起,高端品牌可以清高地宣稱“窮人不是我們的客戶,我們服務的是中高端人群”,但價格的敏感點可以發酵出更大的力量,大到能傷害品牌形象,且不可逆轉。

    ?

    你看,特斯拉、香奈兒、LV都降價了,你就別硬撐了,那么,消費降級究竟降到哪里去了?

    ?

    從虧40億,到賺14億,海底撈經歷了什么

    ◎重慶某社區火鍋店

    ?

    根據2023中國火鍋經營發展報告客單價在40元~70元的火鍋品類,在疫情三年呈上揚之勢。

    ?

    雖說越窮越謹慎,越缺錢越理性,但小吃小喝并不傷大脾氣,所以你能看到很多社區火鍋店一到晚間就門庭若市,其原因不僅是離家近,更重要的是,便宜。

    ?

    消費降級降到小店里,讓很多小老板始料未及,不過他們基本都在忙著收錢,根本沒空管消費降不降級的事。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835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8日 02:12
    下一篇 2023年2月28日 02: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