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發現,原來一天往返也能做很多事,比如看場櫻花,再喝碗藕湯。2020年12月武漢首家店時,當時一起出差的同事對我說:來武漢,一定要喝藕湯。和長沙深紫色、還要加上花生米一起熬制的藕湯風格不同。武漢藕湯里的肉很香,藕也更粉些,湯底要更偏向乳白色。那天中午,我們在「武漢天地·西廂主題店」外的公共座位區,匆匆喝完了這碗藕湯但依然能感受到藕湯的美妙。
好喝的藕湯出差結束要回家的那天,我把車票延期了幾個小時。家在武漢的大學同學帶我去本地菜館「董廚」吃了個便飯。當兩個胃口不大的人,遇上這鍋藕湯,直接后果就是提著一大碗打包好的藕湯,往冬天的江邊走。藕湯是熱的,江風是涼的,但想等一場燈光秀的心,很迫切。不巧的是當天燈光秀沒亮燈,武漢的同學被他土生土長的城市“將了一軍”,有點沒面子。
船早早亮了,兩岸始終不亮來武漢三次,吃藕湯的地方,從店門外,到菜館,再到武漢人家里。從異客,到游客,再到去武漢開始有回家的感覺,我們用了兩年。即便是不喝這碗武漢人家的藕湯,在江岸區街頭走幾步就能看到「紅色仕女圖婁勾」的感覺,也會讓你覺得像極了在長沙。從2020年12月第一家武漢天地店開業,到如今開出了88家店。從當年帶去武漢的伙伴幾乎都是湖南人,到如今武漢的伙伴們有80%都是當地人;從60多間員工宿舍,到如今退租只剩下十幾間。
圖里的就是勁哥,還蠻帥哈茶館試營業時,順帶問了嘴也問了勁哥(現茶顏武漢負責人)關于藕湯的感受。“嗯…..在外面打工的人很難喝到湯的,因為它需要慢慢熬制,也是一種有時間慢慢吃飯的象征。”“有時候伙伴在宿舍會做,但那不是給我做的,我就只能苦苦乞求他們給我一口藕湯喝hhhhh。對,其實我喝藕湯都是在公司樓下點豬腳飯時,他們會送一碗藕湯,那個藕湯很扎實,肉、藕該有的都有。”
武漢的燒烤也是勁哥強烈安利的“你說到吃飯的事,我就想起在武漢的第一個春節,每天都有不同的伙伴來我家搞飯吃,武漢本地的伙伴會帶很多家里做的藕丸子、腌好的魚過來,你會覺得就還是很像在家里。”不過,曾聽聞勁哥在年度復盤會上掉了眼淚,說在武漢還蠻孤獨的。聽起來,我們欠了武漢這座城市和武漢團隊們不少。
比如長沙做了一年多的「潮汐公益組織」幫幫買活動,因為白玉蘭上新做了和新品強關聯的定制款,勁哥才關注到這個產品,于是拿著小紅書上的圖片去找游園會負責人,問:“這是啥?武漢為什么沒有?能有嗎?”。
?
以英子姐姐為代表的“瓷娃娃病”故事,我們從21年說到現在,但勁哥還是第一次聽說。信息斷層,讓自家人感覺成了局外人。
?
小紅書上漫天飛舞的「投訴武漢服務僵化」的筆記,通過算法很清楚地知道往你哪里戳會疼,但你總算知道問題在哪了。
?
就像為武漢專門準備的櫻花季風車,因為伙伴理解錯了“規則”,堅守“規則”,導致顧客滿足了贈送條件后,也拒絕提供給顧客。不變通的按規矩來,確實不如不來。
?
武漢的服務類客訴在茶顏所有區域排名第一。這個第一有點難堪,平心而論,服務行業做好服務是本職,我們視服務為根,但對標準用力過猛的案例也可見服務既要講標準,也應當講彈性。兩年了,這尺度還拿不準,總是被說沒有茶顏味,跳出舒適圈后,哦豁,雞頭原來居然是鳳尾。

不僅如此,一年內快速開店造成的“原漿稀釋”(指一個店內沒有初代老伙計)、為了無錫的新城的兵強力壯,兩個月內要送走幾十名核心隊友……土壤待育、忍痛割愛這些問題和挑戰都實實在在作用在武漢團隊身上。

內部挑戰、顧客批評,武漢的茶顏團隊,好像真的有點難。
可還好有冷靜的聲音,比如夢蕓,現武漢門店運營負責人。
“正向看待吧。如果顧客真的討厭你,會直接不理你。還愿意花時間批評你,寫筆記,說明還是對品牌有認可和期待的。”她說她08年就來武漢上學了,在武漢一待就是15年。“武漢的顧客找渠道反饋問題,是希望自己的問題能被合理解決。很多看起來火氣值爆棚的問題,其實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到最后甚至能和顧客加個微信,成為朋友。ta們沒事還會給我們發發自己在店里的感受。真挺好的。”
茶顏進武大時伙伴和伙伴之間,伙伴和顧客之間,城市和城市之間,有很多不理解,唯有靠時間。但努力可以是燃料加速劑。從去年9月開始,武漢區域所有大店長、區經理、負責人,都會在周六下店,幫助伙伴發現問題。
深夜團隊在街邊復盤那些被看麻了的自家小店,很習慣的東西,重新花時間看看,又能發現了有很多值得被重視的細節。那些因為太忙被忽視的伙伴情緒問題、工作難題,會開始被陸續收入眼中。那些被弄丟、走變形的「迎送客出杯舉牌試味」服務三板斧,身體力行帶著伙伴去做。讓伙伴眼見為實:原來茶顏是這么做的,原來可以這么做,原來大家都是這么做的。勁哥說他最喜歡小神閑的手沖茶,因為他這個年齡不得不開始對糖敬畏。而回到生活里,他對“老去”也有同感。不是害怕容顏和身體的老去,而是害怕失去「少年和求知」的心。大江大湖讓這座城市產生了立體的交通結構,也養出了武漢出租車師傅們胸中的丘壑,他們翻山越嶺,永遠好奇遠方。武漢人接的是南來北往的客,吃的是天南地北的菜,見過大風大浪,素來心直口快,愿意向生活“要意思”,也敢把日子調理出自己的滋味來。在勁哥的理解中,武漢之于茶顏,是驗證茶顏的外區模式能否跑通的答案。20年入駐,21年擴張開了50多家店,到年底發現大家疲于奔命,好多服務和出品都在悄無聲息地走形。而今年,在打好基本功的同時,要做的就是深耕了。他想給武漢屬于茶顏的精彩,除了做好一杯奶茶以外的驚喜。比如把小神閑茶館帶過來,比如在這第一個春暖花開的春天,能跟武漢的朋友一起去看櫻花,也能在武漢的店里給大家準備一些茶顏的櫻花。就像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所說:在路過而不進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種模樣;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來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種模樣;人們初次抵達的時候,城市是一種模樣,而永遠離別的時候,她又是另一種模樣。城市從不會自發地泄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那些被寫在街巷角落里、千湖水草間,從熱騰騰藕湯飄出的城市印記,都等著我們去找呢。原創文章,作者:茶顏悅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