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在國際交流間的影響力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連接著每一個人,更能連接國家與國家,它不僅連接著物質,同時連接著文化。“一帶一路”,美食帶路。
第二屆一帶一路美食交流大會之食學論壇于5月21日在國家會議中心順利舉行,參加本次會議的嘉賓涉及國內外農學、醫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個領域的知名學者。現場嘉賓就“食物的生產與利用,我產我食、我食我節”的主題發表了不同角度、層面的重要觀點。
在“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的引領下,論壇從生態農業、餐飲業管理、飲食文化、國民健康等多個方面分析和闡釋了食學在人類和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本次論壇上也充分討論了如何借助“一帶一路”這一國際間的交流平臺,更好地進行中外美食和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
論壇中,東方美食研究院院長劉廣偉先生以《萬物靈長的尷尬》為主題發表了開篇致辭。劉院長強調,食學是一門重要學科,包含著農學、食品學、營養學等多門學科。“莫道食事小,莫道食事凡。食事乃人類的生存之本、文明之本、未來之本。”
之后,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白庚勝先生以《絲綢之路飲食文化再出發》為題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講到,飲食文化是絲綢之路文化的有機部分,不僅在古代發生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從物質、精神、文化、藝術等多個層面推動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和人類進步事業,在未來的時代發展中也將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隨后,國家標準委員會巡視員徐彥軍先生、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呼吸疾病臨床研究公益基金孫迎節女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高明先生、中國科學研究院編審邢東田先生、北京大董烤鴨店董振祥先生、秘魯美食專家吉爾摩·岡薩雷斯·阿里卡、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范子燁先生等七位重量級嘉賓發表了關于“食學”的重要講話。
在東方美食劉廣偉院長的推動下,在多位嘉賓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大會為“食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對于國際間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