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鮮坊,靠粵菜海鮮打開昆明餐飲市場
廣東海鮮坊成立于2006年,是位于云南昆明的粵菜餐廳,發展至今已12年,擁有6家門店,3個品牌(廣東海鮮坊、小粵明廚、良豐漁村)。廣東海鮮坊是如何憑借粵菜口味打開昆明的餐飲市場,又是如何在異地扎下根來呢?一起來看一看。
廣東海鮮坊創始人 葉武探
從大廚到創始人,不單單是身份的蛻變
2006年4月23日,葉武探將自己的第一家粵菜海鮮餐廳開在了春城昆明,自此拉開了廣東海鮮坊在春城昆明的發展序幕。在此之前,葉武探一直奔波于全國各地,先后在多家五星級酒店做廚師。1993年,初入餐飲行業的葉武探在深圳開始了學廚之路,五六年時間,葉武探廚藝大進。1998年,葉武探前往北京,在自己的餐飲事業上混得風生水起。如果單純地用金錢來衡量葉武探此時的廚藝水平,那個年代,他可以拿到五千多元工資。
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多之后,葉武探又前往昆明發展,從1999年到2002年,在昆明的三年多時間里,葉武探又學到了當地的烹飪手藝,為以后的廣東海鮮坊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也是在這段時間,葉武探結識了妻子,并結婚成家。很快就到了2003年,非典的爆發給餐飲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葉武探的工作也變得更加不穩定起來。成家之后的葉武探希望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能夠穩定下來,也是因為懷揣著餐飲夢,葉武探與幾個親兄弟合伙開起了自己的餐廳。
這些年的漂泊讓葉武探輾轉于深圳、北京和昆明三座城市,他對這三座城市也最為熟知,相對于北京和深圳,昆明是一個小一點的城市,對于創業初期的葉武探來說,壓力小,成本低,無疑是最佳的起步地點。葉武探將廣東海鮮坊開在昆明,既有對自己創業實力的考慮,也有對城市規模的判斷,小一點的城市更有利于初創餐廳的存活,有利于餐廳扎下根來。
從一名大廚變成一位創始人,葉武探所經歷的,不單單是身份的轉變,更是其餐飲事業另一重起點,是新篇章的序幕。
選址與口味,打開市場靠它們
從名字便不難得知,廣東海鮮坊定位于“粵菜”和“海鮮”。外來餐飲進入昆明當地,是如何打開市場,并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飲品牌呢?葉武探說道,創業初期的餐廳,選址是非常重要的,餐廳地址的選擇會影響到一系列成本,選擇合適的地址,會給餐廳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對于創業初期的餐廳來說,選擇合適的地址,更有利于將餐廳的口碑迅速傳播出去。廣東海鮮坊在創立初期,將店面選擇在了廣東人聚集的地區,熟悉的味道漸漸在老鄉群體中傳播開,繼而又被越來越多的當地人所熟知,廣東海鮮坊聲名漸起。
除此之外,廣東海鮮坊之所以能夠以粵菜口味在當地市場中如魚得水,還因為其菜品高性價比。海鮮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貴”,葉武探希望能夠改變這樣的印象,打造出平民化的海鮮品牌,菜品價格走大眾化路線。那個時候,同樣品質的海鮮,廣東海鮮坊就要比當地其他大餐廳價格實惠,好吃不貴,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培養了忠實的客戶群體。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廣東海鮮坊甚至將餐桌擺到了街上,座無虛席,還需要排隊等位。
在口味上,廣東海鮮坊將海鮮與滇菜的烹飪手法相結合,打造出更適合當地消費者的口味,贏得了當地人的認可。
“五鮮”營銷方案,打開“鮮”字秘訣
海鮮,重在一個“鮮”字。廣東海鮮坊承諾絕不使用凍品類,所使用的都是活蹦亂跳的鮮活海鮮,品種齊全,種類繁多,能夠滿足各式各樣的用餐需求。為了保證食材“鮮”,廣東海鮮坊專門采用“五鮮”營銷方案:
一、產品方案:產品“鮮”
1、一手的貨源:在昆明最大的海鮮集散中心,建立自己的海鮮批發部,保證海鮮的活力,個頭大、分量足、活力好,最好的貨源優先供應自己的餐廳;
2、海鮮聯絡站:全國各地,我們都建立有自己的海鮮聯絡站;第一時間掌握各種海鮮上市的時間信息、產地信息,第一時間拿到最好的貨源。
二、互動方案:互動“鮮”
1、在店內建立海鮮參觀區:來自全國各地的海鮮聚集在店內,造型獨特的海鮮池,配合五彩繽紛的燈光,利用客戶的好奇心,讓客戶能第一時間看見活蹦亂跳的、品種繁多的、來自天南地北的海鮮;從視覺到味覺,再加上我們的服務人員的講解,到最后菜品的上桌,完成一整套的海鮮大餐體驗;
2、定期舉辦海鮮知識答題比賽,例如答對海鮮產地,海鮮烹飪及功效,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品嘗的機會;尤其針對一些時令海鮮,這種營銷方案,增強了客戶的參與感,很親切;
3、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家人的微信空間,發送各種時令海鮮的信息。
三、銷售方案:活動“鮮”
1、一手價格:保證海鮮平價銷售,打造優質海鮮,性價比高的經營方向;
2、會員特惠:會員享受時令海鮮的會員價;
3、積分兌換:公司提前推出下個月的時令海鮮的廣告,以及會員客戶免費兌換的品種和兌換所需的積分,會員客戶利用自己的消費積分,提前向前臺預訂海鮮品種,公司根據預訂,訂貨,做到訂單生產,絕對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鮮”。
四、烹飪方案:烹飪味道“鮮”
1、廚師團隊:廚師團隊多為廣東、海南等沿海地區的頂級廚師,熟練掌握各種海鮮的各種烹飪方法,體現海鮮菜品的最佳味道;
2、海鮮功效:所有廚師、銷售人員,都掌握各類海鮮對人體的有益功效。
五、團隊配合:配送“鮮”
1、門店聯動:多家門店之間,貨源相互調動,保證客戶吃到的每一道海鮮菜品,都是活力滿滿的;
2、采購配送:公司組建了強大的采購、配送團隊,每天都有10人團隊穿梭在各分店之間,隨時隨地,第一時間配送到店。
大店轉小店,學習力給餐廳帶來變化
從2006年至今,廣東海鮮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目前擁有6家門店,3個品牌(廣東海鮮坊、小粵明廚、良豐漁村)。廣東海鮮坊第一家店400多平方米,后來規模不斷擴大,最大的店面積達3800平方米。2015年,廣東海鮮坊的另一品牌“小粵明廚”新店成立,面積300多平方米。從廣東海鮮坊店面面積的變化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變化過程。葉武探稱,在2012年和東方美食結緣,從那時起,他就帶領團隊一直參加東方美食的KTP、CTP等各項活動、課程,考察學習的過程讓葉武探和團隊眼界變得開闊了許多,了解到行業內的最新動態,也結識了眾多同行。“在固定的圈子待久了人很容易疲掉,邁出去,一下子就激活了激情。”葉武探感嘆道。也是在考察中,葉武探學習到大店轉小店的經營新思路,便有了“小粵明廚”的出現。
廣東海鮮坊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這對于其成長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跟隨東方美食參加考察學習,在其內部也有著有效的學習方式。每個月,餐廳內都會給特殊崗位進行培訓,強化他們的技能水平,更新他們的餐飲理念;廣東海鮮坊還會時常和同行進行交流溝通,學習適合自己的經驗;餐廳內會有專項經費,用于派遣高管、廚師等人去優秀同行的餐廳“試菜”。
東方美食近期好課
總有一個
適合愛學習的你
咨詢:13331083197
沒看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干貨放送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