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
小編為大家帶來了5款面條,有吊湯非常講究的奧灶面,有由素佛跳墻演變來的野生菌香面,有靈感來源于鐵板煎肥牛的煎肥牛黑椒手搟面……
制作方法多樣,面鹵選料亦大有文章。
想知道非常有名的昆山奧灶面是如何吊湯和制作的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制作 山西老店楊智文
奧灶面
旺銷理由 奧灶面最大的特點是吊湯,它繼承了傳統做法,做出來的湯味道更加鮮美;其次在于澆頭的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制作,鹵鴨則選用昆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肥而不膩;面條選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下鍋時快下快撈,口感筋道爽滑深受顧客的喜愛。
原料 紅湯料(鰱魚頭、豬皮各2千克,鱔骨、活螺螄各600克,紅棗250克,東古一品鮮1千克,黃酒750克,拍碎的姜塊、蔥段各250克,料包1個,清水15千克),白湯料(雞骨架、筒骨各1千克,老雞、老鴨各1只,黃酒125克,老姜150克,蔥段100克,料包1個,清水15千克),龍須面100克。
調料 鹽1.1千克,白糖2.2千克,蒜苗碎6克,味精、白胡椒粉各3克。
制作 1.將紅湯料、白湯料分別放入鍋中大火燒開,煮2小時—3小時。2.取煮好的紅湯7.5千克,加入水15千克,加入鹽500克、白糖1千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保溫即成紅湯底;取煮好的白湯7.5千克加入水17.5千克,加入鹽600克和白糖1.2千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保溫即成白湯底。3.將洗過的面碗放入90℃的保溫箱內加熱,走面時取出,放入蒜苗碎、味精、白胡椒粉。取干龍須面煮熟,撈出過沸水,瀝干水分放入碗內,澆入紅湯(或白湯)400克,搭配爆魚鹵上桌。
料包 取小茴香、肉桂、陳皮、小春花各17克,沙姜12.5克,細辛、肉豆蔻各12克,八角、草果、甘草、砂仁各8克,沉香5克)混合均勻。
爆魚鹵
1.青魚1千克宰殺制凈,切成1.5厘米厚的片,加入姜片5片、料酒10克、生抽20克、老抽10克,腌制2小時,將姜片挑出,在風干機上吹2小時。2.鍋中下入色拉油,將腌制風干的魚塊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再下入油鍋中復炸一次,撈出控油。
3.鍋內倒入菜子油100克,下入小茴香2克、桂皮3克爆香,下入炸好的魚塊,加湯至魚塊被淹沒,依次下入白糖30克、東古一品鮮20克、雞精5克調味,大火燒開至收汁即可。
關鍵點
1.一個料包可以用兩天,過時要及時更換新的料包。
2.江浙一帶口味偏甜,紅湯與白湯在調味時鹽與白糖的比例為1:2,其他地區在制作時,可以根據當地的口味做出適當調整。
3.奧灶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沖湯”。所謂“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沖湯”指不用大鍋拼湯,根據來客數量現用現調,保持原汁原味。另外還有“三燙”的特點:面燙,撈面時,不在溫水中過水,而是在沸水中過水;湯燙,熬好的湯底需要放在鍋里,用小火保溫;碗燙,碗洗凈后需放在熱水中備用,不僅保暖,還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4.除了爆魚鹵還可以搭配爆鱔鹵、燜肉鹵、鹵鴨鹵、蝦仁鹵等搭配上桌。
野生菌香面
旺銷理由 此面是由我們店里的一道養生野生菌素佛跳墻演變來的,其面湯清澈、鹵香濃郁、風味獨特,深受店里食客們的喜愛。
原料 A料(面粉250克,水100克,雞蛋清半個,鹽0.5克),B料(美味牛肝菌50克,干香菇、干茶樹菇各500克),C料(白玉菇、蟹味菇各250克,口蘑200克),香菇丁、杏鮑菇丁各200克。
調料 D料(蘑菇粉30克,鹽、雞汁各10克,東古一品鮮25克,白糖5克),色拉油2千克(約耗60克),蔥片、姜片、蒜片各10克。
制作
1.將C料焯水撈出;鍋內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香菇丁、杏鮑菇丁,炸1.5分鐘撈出。
2.將B料入水中浸泡3小時,撈出擠干水分。取不銹鋼桶,倒入清水40千克,下入焯好水的B料,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小時,再調至保溫檔,保溫浸泡6小時,關火即成菌湯。
3.鍋內留底油,下入蔥片、姜片、蒜片爆香,下入步驟一處理后的菌菇,炒出香味,下入D料拌勻,倒入熬好的菌湯5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至湯汁濃稠,離火即成野生菌香面鹵。
4.將A料放入盆中和成面團,封保鮮膜餳發25分鐘,取面團搟成薄片,切成長20厘米、寬2厘米-3毫米的面條,撒面粉抖散。走菜時,取生面條250克(一人份)放入鍋中煮熟,澆面鹵230克上桌。
阿媽豆角燜面
旺銷理由 燜面是利用水蒸汽將面條和肉菜燜熟,讓菜的湯汁完全被面吸收,使肉菜軟爛,面條干香筋道,口味咸鮮。
原料 豆角250克,五花肉80克,面條350克。
調料 料酒、老抽各3克,鹽4克,十三香、東古一品鮮醬油各5克,八角1個,蔥末、姜末、蒜末各20克,花生油20克。
制作
1.將五花肉切成長條,豆角切4厘米長的段。
2.鍋內入花生油10克,下入八角煸香,下入五花肉煸出油,放入料酒、十三香,繼續炒至肉呈金黃色,盛出。
3.鍋內入花生油10克,下入蔥末、姜末、蒜末爆香,下入豆角炒至斷生,放入老抽、東古一品鮮醬油、鹽調味,加水170克燒開,將炒好的肉絲放在豆角中間,將一半的湯汁倒出,再倒入30克水燒開,改小火,將面條輕輕抖散放在豆角上,蓋蓋,燜1分鐘。用筷子輕輕抖散面條,倒入另一半湯汁,大火燒開,改小火再燜6分鐘—8分鐘,用筷子將面條與菜翻勻,再燜30秒,關火裝盤即可。
關鍵點
1.面條不宜切的太粗,太粗會影響口感。
2.豆角最好選用“白不老”,沒有的話也可用四季豆代替。
3.燜面時火不宜太大,中間二次加湯時,一定要上下輕抖,將面條抖散,但不要翻動,以防糊底。
4.豆角燜也可換成土豆燜、排骨燜、紅燒肉燜、白蘿卜燜、黃豆芽燜、藕丁燜、香菇燜等。
煎肥牛黑椒手搟面
旺銷理由 此面的靈感來源于鐵板黑椒香煎雪花肥牛,當時這道菜在店里銷售異常火爆,就構思出了煎肥牛加手搟面的組合。蒜香濃郁,肥牛彈香、咸鮮微酸,面條爽口、筋道入味。如今已成為我們店的原創招牌面食,銷售火爆。
原料 手搟面250克,肥牛片120克,蒜苗段150克。
調料 煎肥牛汁(老抽10克,雞粉15克,李錦記舊莊蠔油、味精各20克,料酒、花雕酒、海鮮醬、柱侯醬、美極鮮味汁各25克,生抽、東古一品鮮醬油各50克,味達美醬油75克,甜面醬500克),自制拌面汁(生抽120克,李錦記舊莊蠔油12克,蔥片、姜片、蒜片各20克、芝麻油15克,東古一品鮮醬油25克,山西小米醋60克),蔥油8克,蒜末20克。
制作
1.將煎肥牛汁倒入炒鍋燒開,小火熬制2分鐘,倒入容器內晾涼,放入冰箱冷藏;取拌面汁混合。
2.取煎肥牛汁10克和生肥牛片一起抓勻,腌5分鐘。3.取手搟面(參考野生菌香面中手搟面的做法)入鍋中煮至九成熟,撈出過涼水,加入蔥油3克拌勻,防止黏連。
3.鐵板內淋入蔥油5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肥牛煎至斷生,加入蒜苗段,下入面條,淋入自制拌面汁20克,繼續煎制拌勻,撒入蒜末,擺盤上桌即可。
? end ?
2019年《烹飪藝術家》雜志火熱預定
一個月一本,全年12本
1200道菜品學起來
識別二維碼直接購買
往期推薦
問題咨詢/合作交流/轉載 13331083197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