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肴有三寶,牛肉丸、鹵水和沙鍋粥。說到潮州牛肉丸,很多食客都對其鐘愛有加,潮州牛肉丸的制作技術,歷來都是要用錢來“買”的。很多廚師為了找到制作正宗牛肉丸的方法,不惜花費上萬元,結果做出來的成品還是效果不佳。有著30多年牛肉丸制作經驗的吳獻明師傅,為大家還原真實的牛肉丸制作技術,必須收藏了!
分享人/吳獻明
其實,在全國會制作牛肉丸的人有很多,制作工藝和口味也有些差異,但是每當提到牛肉丸,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潮州牛肉丸,原因很簡單,它有著乒乓球一樣超強的彈性,所以又被食客成為“彈力”牛丸。
關于潮州牛肉丸的制作技術,很多人把它神化,其實如果你真的深入其中,就會發現制作潮州牛肉丸的制作并不復雜。做好牛肉丸無非要做到兩點:一、在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的基礎上,讓牛肉的彈性達到最強;二、要保持牛肉丸足夠的牛肉香味。
潮州牛肉丸
牛肉丸的基礎做法
1.牛肉5千克洗凈,去掉筋膜,切成小塊,用刀背或者鋼錘捶打成無顆粒的肉泥,將肉泥放入盤內,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2.在攪打上勁的牛肉中,加入鹽80克、白胡椒粉30克、味精50克調味,最后放入生粉50克、雞蛋清5個抓拌均勻,將裝有肉泥的盆置于另一個裝有冰塊和少許冰水的大盆內,邊冰鎮牛肉膠邊擠牛肉丸。
3.鍋內放入沸水5千克,下入鹽100克大火燒開,改用非常小的火,然后將牛肉丸依次下入,一直持續小火慢慢加熱至牛肉丸浮起,出鍋控水即可。
牛肉丸彈力秘密大揭底
相信各位師傅們,肯定已經接觸到了很多的牛肉丸制作方法,但是為什么都是做不成功呢?制作牛肉丸你還要注意這些:
不加添加劑 牛丸照樣彈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幾乎所有制作方法都會用到一些增加彈力的食品添加劑。對于我們潮州師傅來說,這是制作牛肉丸的大忌。
如何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下,使之達到彈性最大化呢?
刀背或者鋼錘捶打?
牛肉冰鎮→機械攪拌?
肯定有很多師傅會問有現成的、高效的食品粉碎機,干嘛還要用最“原始”的刀背或者鋼錘捶打呢?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部分廚師做不出彈力牛肉丸的原因所在。手工捶打和機械攪拌最后結果都是將牛肉制碎,但是兩種相同的表象結果背后卻是質感的完全不同。經過手工捶打后的牛肉質地非常得“粘”,有足夠的膠性,而且原料的組織機構完全被“捶碎”,所以更容易在后期攪拌中上勁。而機械攪拌后的牛肉粘性很差,會給后期上勁帶來一定的困擾。
手工敲打后,當你再次用手指揉搓肉質時,可以明顯感覺到肉中再無顆粒,這樣就算捶打合格了。
如果對比刀背和鋼錘的捶打效果,我個人認為覺得刀背捶打更均勻一些。鋼錘由于與肉接觸面積有些大,接觸部位的各個“角落”受力就會不均。
Q:有很多廚師也采用捶打的方法,但是他們用面棍捶打,效果可以嗎?
A:只要用力均勻,用面棍捶打是完全可以的,主要還是怕用力不均。
牛肉膠隔冰水降溫,增彈性?
牛丸煮熟再冰鎮
?
用冰水來給牛肉丸增加彈性是很多人通用的方法,但是大家冰鎮的時機不對。很多人都是當牛肉丸煮好后放入冰水中冰鎮,這樣做雖然有助于增加牛肉丸的彈性,但是這步操作也有很多隱患。第一,牛肉丸在冰水中浸泡時,牛肉本身會吸收一部分水分,丸子的口感就會變差。第二,牛肉丸浸泡過程中,本身的鹽分含量會流失,口味也就會減弱。
那么怎樣讓牛肉丸在不影響口味的情況下,照樣有彈性呢?方法很簡單:攪打上勁并調味的牛肉膠放入盆內,再將裝有牛肉膠的盆蹲在裝有冰塊和少許冰水的大盆內,讓冰塊給牛肉膠降溫。這時候,你不用擔心溫度對牛肉膠的影響,而且在冰水的刺激下,牛肉膠也會組織收緊。
不清洗,或略微清洗
?
牛肉長時間漂水
?
幾乎90%以上的廚師處理牛肉丸的第一步都是將牛肉切成小塊,用流動水沖漂去血水,然后撈出冰鎮。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種操作是100%錯誤的。為什么做好的牛肉丸牛肉味不夠充足,為什么在牛肉膠調味過程中要加入很多的調料?原因很簡單,牛肉本身的香味都在漂水的過程中流失掉了。
正宗潮州牛肉丸在制作時,只需要將牛肉切成小塊,略微清洗就足夠了。我在調味時,只加入了鹽、味精和胡椒粉,其他增加鮮味的調料也一概不用。
Q:如果牛肉不漂水,本身的異味如何祛除?
A:新鮮的牛肉本身并沒有多少異味,頂多算是本味,如果把本味都遮蓋了,那么牛肉丸也就跟豬肉丸沒什么差別了。
Q:對于肉的選擇,是否有特定的標準呢?
A:一般來說,只要是新鮮的牛肉就可以。有些廚師強調必須用牛后腿肉,我看倒不見得,如果條件允許,當然是里脊烹調的效果最佳。
Q:為何有些廚師要用冷藏并稍微解凍的牛肉做肉丸呢?
A: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師傅采用的都是機器粉碎的方法制作牛肉膠。大家都知道,牛肉在攪打過程中會磨擦升溫,如果溫度升高,肉的粘性和彈性都會有所“損耗”,為此廚師必須采用冰鎮過的牛肉來阻止溫度的變化。
牛肉丸制作的6大誤區
我發現很多廚師在制作牛肉丸時存在很多誤區,這些誤區直接影響到了烹調后的效果。而且,有些廚師甚至概念不清,將牛肉丸的制作流程跟牛肉滑、魚丸搞混了,這里要特別提醒大家一點,牛肉丸跟牛肉滑、魚丸的制作流程是完全不同的。
誤區一:蛋清打發后再放入
有一些廚師喜歡將雞蛋清打成雪麗糊后再加入到牛肉膠中,他們認為這樣會更有利于牛肉丸和雞蛋清的混合。其實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而且非常浪費時間。
誤區二:牛肉膠攪打加水
這就是為什么我前面提到很多廚師將牛肉丸的制作流程跟牛肉滑、魚丸搞混了的原因。我看過很多廚師制作牛肉丸的方法,當牛肉制成膠后,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先加入一定的水分攪打。這里我要告訴大家,這種做魚丸的方法并不適合做牛肉丸,攪打時加水絕對是錯誤的,因為這樣不僅會沖淡牛肉本身的風味,還會降低牛肉本身的粘性,造成肉質發散。
Q:加入少量蔥姜水來給牛肉遮蓋異味也是不對的嗎?
A:是的。我已經說過了,牛肉膠在攪打時根本無需加水。
誤區三:加入足量的生粉和蛋清
這個誤區跟上面那條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我們給牛肉丸加入一定水分后,牛肉本身的粘性被降低了,所以就必須加入大量的生粉和雞蛋清來調和粘稠度。而生粉和蛋清的存在都會影響到牛肉丸最終的彈性和口感。所以,我認為每500克牛肉加入生粉5克、雞蛋清半個已經足夠了。
誤區四:淋入色拉油冷藏
牛肉膠攪打上勁并調味后,很多廚師往往擔心牛肉的穩定性不夠,總是會淋入少許色拉油,將牛肉膠用保鮮膜密封后放入冰箱內冷藏。這樣做看似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按照前文我給大家介紹的方法烹調,這個步驟完全沒有必要。大家為什么要將牛肉膠放入冰箱內冷藏?原因很簡單,擔心牛肉和加入的水融合得不好。如果牛肉膠在制作過程中沒有加水,那這一步就不再需要了。
另外,要告訴大家牛肉膠中加入色拉油是非常不正確的一種處理方法,因為色拉油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當在冷藏的過程中,色拉油就會被牛肉膠所吸收,反而起到了“疏松”牛肉膠的作用,擠出的牛肉丸自然彈性不足。
誤區五:加入牛肉粉、牛肉香精等調味料
正宗潮州牛肉丸最注重的除了彈性外,就是成品的口味。有些人總是擔心牛肉的風味不足,往往會加入一些增鮮調味料,比如牛肉粉、牛肉香精、濃縮雞汁。其實這些都沒有必要,只要牛肉不漂水,牛肉丸就有足夠的風味和香味。
有些廚師喜歡復合味的牛肉丸,烹調時會加入一些大地魚碎、馬蹄等料,也是可以的。
誤區六:溫水或冷水下鍋浸煮
浸煮牛肉丸時,一定要沸水下鍋,只不過這時候火要開到非常小為好。如果朋友們感覺掌握不好時機,也可以將鍋暫時端離火口。下入牛肉丸后,再用小火慢慢加熱,直至牛肉丸浮起。為了保證牛肉丸有足夠的香味,沸水中要加入少許底味。
有些廚師喜歡將牛肉丸溫水或冷水下鍋,這種做法看似是合理的,其實最不合理。因為當牛肉丸下入后,水溫就會降低,如果溫度低到50℃,那么牛肉丸反而容易被“沖散”。
同行支招
吳師傅介紹的牛肉丸加工技術可以說比較準確。這里我有7點補充:
1.牛肉需要有選擇性,因為不同的部位,肉質纖維的粗細和筋膜的多少都是有差別的。我個人認為,制作牛肉丸最好選用牛的里脊肉,其次是前腿肉。
2.牛肉買來后不沖水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而且在清洗后,一定要用干布吸干牛肉表面的水分,或者用電風扇將水分吹干。
3.牛肉敲打時,溫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室溫不能超過20℃。
4.建議不加雞蛋。牛肉完全敲好后,就如同稀糊一般,再加入水分肯定是不正確的。吳師傅加入了少許雞蛋清,我個人認為既然雞蛋清的用量也很少,不加反而做出的牛肉丸彈性更足。
5.很多人在制作潮州牛肉丸時,會加入炸蒜油或者大地魚干等原料,我認為炸蒜油最好不加,因為蒜油的味道太濃郁,反而會影響到牛肉丸本身的味道。大地魚干如果要加,一定要油炸或者烤香后研磨成非常細的粉。
6.吳師傅浸煮牛肉丸采用的方法是沸水、離火下鍋,我則是在水溫75℃時下入牛肉丸,邊下入邊小火加熱。
7.煮好的牛肉丸是絕對不能冰鎮的,吳師傅已經把理由說得非常清楚了。但是在炎熱的夏季,牛肉丸不能很快降溫的話,也會影響到它的口味,所以建議用空調給肉丸降溫。
試做反饋
試制人/彭加瑞
試做結果 肉丸發酸,口感發綿。
吳師傅反饋
牛肉敲打溫度不得超過22℃
夏天天氣很熱,由于敲打牛肉的時間比較長,溫度又高,所以肉質很容易在敲打時生熱,造成變質,結果成品就會發酸。所以,敲打牛肉時,一定要控制好溫度。一般來說,敲打牛肉時,最好是在空調房內,溫度控制在18℃-22℃。另外,牛肉一定要選擇現殺的,如果肉存放的時間比較長,也會產生一些酸味。
牛肉敲打至無顆粒
做好的牛肉丸口感發綿很明顯是彈性不足造成的。分析原因,問題可能出在敲打環節。牛肉一定要敲打至摸起來沒有顆粒感,好像完全成為稠糊狀方可停止。
試制人/張平建
張師傅試做成品
試做結果 牛肉丸彈力很強,好似乒乓球一樣,但是肉丸的口感不夠潤滑。
吳師傅反饋
肉膠中可以加點肥膘粒
當牛肉膠有了足夠的彈性后,肉丸的中間肯定是有些“硬”的,所以建議張師傅在牛肉膠攪打上勁后,再加入少量豬肥肉膘,經過加熱后,豬肉膘就會完全融化,吃起來就會感覺有汁水,自然不會太“硬口”。
試制人/丁海華、楊建勛
試做結果 與張平建試做結果完全相同,但是牛肉丸本身的風味并不充足。
吳師傅反饋
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調料
我給大家介紹的牛肉丸的制作方法是最基礎的,由于牛肉丸都需要進行二次烹調,所以我添加的底味都很“簡單”。根據大家的需要,可以添加馬蹄粒、香菇粒和足量的肥肉膘,都可以增加牛肉丸的風味。
想學更多精彩內容
快訂閱《烹飪藝術家》雜志!
↓↓↓↓
2020年《烹飪藝術家》火熱征訂
↓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訂閱↓
《烹飪藝術家》
時下新旺爆款、廚政案例解析、疫后復工攻略…
↓掃碼訂閱↓
往期推薦
1 | |
2 | |
3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