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這12條,保證毛利妥妥的


    現在餐飲處于微利時代,前幾年我們店毛利不高好在流水高,后來“國八條”出臺,餐飲形勢發生變化,老總給我們的指示是,菜價不能高,利潤要高,但是菜品不能缺斤少兩,做出來的菜品要讓客人覺得物有所值。老總命令一下來,可把我們難為住了。


    本著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想法,我將所有廚師聚集在一起,集思廣益,去各地與同行交流。一交流思路就打開了,我們又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最終總結出現在的“加減乘除”法,現在廚房毛利能到64%。


    ——丁珊


    ▲分享人  盤錦桃源新村 蔣恩崇


    其實我只是將大家平時用的一些方法做了總結,將其中幾個方面做到極致,方法每個人都知道,道理也明白,但是一落實到實際操作上很多人就抓瞎。


    加減乘除方法聽起來簡單,但需要去慢慢參透,破解后不僅可以用于調味、食材組合、烹調方法,對管人、物、料都有效果。


    01

    優化組合 1+1>2


    食材的組合對菜品毛利提高非常重要,之前大家常說的方法有“高低檔結合”法,于是一時間市場出現了諸如土豆燉鮑魚、海腸土豆條等利潤頗高的菜。


    先說“鮑魚燉土豆”這款菜吧,“國八條”之前其銷售很好,但現在幾乎沒人點了。當下鮑魚成本高,十頭的大連鮑成本一百三四十元一斤,加上運費一只鮑魚成本在15元左右,過去跟土豆結合售價88元顧客還能接受。


    現在再做,一份菜放3只鮑魚成本45元,加上土豆、濃湯,成本將近六十元,銷售88元就沒利潤,超過100元吃3只鮑魚客人也不會買單。


    “海腸土豆條”我們也推過,后來一算這道菜不行,因為不知道怎么投料。土豆條便宜,海腸成本很高,四十多元一斤,海腸投料多了成本就高,提高售價影響銷量,如果海腸只放幾根客人會覺得上當受騙,很快這道菜就被我們放棄了。


    我們在此基礎上研發了“土豆絲炒海蜇”,土豆絲、海蜇加醬油炒成東北家常口,都是口感脆的食材,搭配很舒服。


    從成本來講,單獨銷售一份海蜇菜可能要賣五十多元,而單獨炒一份土豆絲最多只能賣20元。


    這款菜海蜇成本13元左右一斤,一份投料不到100克成本不足2.6元,土豆絲凈料400克,結合后售價28元一份,毛利大大提升,客人覺得很實惠,吃飯也不會掉價。


    高低檔食材的結合不能生搬硬套,兩種食材成本差距最好不超過20元,在十五六元左右最佳,只有這樣兩種食材的結合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價格相差太近沒有吸引力了,太高了客人就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原料驗貨標準


    02

    去掉最貴的 增菜量


    減法同樣適用于菜品設計,如“炒雜蘑”。“雜蘑”顧名思義,就是多個品種蘑菇放在一起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品種都適合。


    我們之前做的“炒雜蘑”里面配了5種蘑菇,后來我把成本最高的去掉,其他蘑菇的配量增加,這樣不僅成本降低了,菜量增多后客人還覺得挺實惠。


    03

    不常見原料效果增倍


    前幾天我去北京中8樓云餐廳學習,中有款菜是將幾種菌菇混合炒制的,但是因為加入了云南香柳菜,讓菜品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


    看到后,我馬上采購香柳菜運用餐廳,盤錦食客從來沒見過這種新奇的食材,本來一款菜按照成本計算售價在25元,但因為它的加入我賣到36元客人依然能接受。這就是乘法的運用,將不常見的食材加入菜品設計中,效果增倍。


    04

    去繁化簡


    除法的運用與減法類似,但減法是從成本上砍,除法更多的是從口味、技法上變化。


    比如有些菜制作工藝太復雜,造成生產、調味成本增加,這時候就要用除法來簡化程序。比如盤飾,該用的用,不該用的不要畫蛇添足。


    05

    綜合運用  利潤最大化


    有次我看電視劇有個情節:飯店做叉燒肉,老板規定投料標準是400克,但是裝盤后量較大。


    總廚親自上刀切掉了50克,下面人不服說:規定是400克啊,廚師長拿過勺子往上澆汁,一過秤正好400克。看完后我就受到啟發。


    我們宴席餐單中有道椒鹽蝦,之前用的是長盤子,一份22只蝦,每只蝦0.8元,合計成本17.6元,售價58元客人也沒覺得便宜。


    在觀察了幾次宴會后,我發現一桌10人,一般一個人吃一只蝦,特別喜歡的再吃一只,但每次都會有剩余。


    于是我將菜品升級,原料從腹部開刀做成元寶蝦,數量改為18只,將土豆切細絲炸成土豆松墊底,裝盤美觀上桌后還顯得量多,不僅成本減低客人還滿意。


    06

    菜單減量不減類


    除了單個菜品,整本菜譜的設計也會用到加減乘除法。很多人覺得餐廳面積大,菜品數量就要多,但菜品多了技法、食材備料就多,造成大量浪費。


    菜單設計,做到不缺類即可。不缺類是說食材、技法、口味、菜系、價格5個方面都要有涉及。


    食材如牛肉,東北當地最愛吃的“牛肉燉土豆”,再來個“黑椒牛柳”,兩個菜足夠,至于別人賣的孜然牛肉、牛肉串都不要考慮了。


    一種食材做法不要超過2款。口味上也是,現在年輕人喜歡吃香辣口味,但不要翻開菜譜全是香辣口味,一種葷料一種素料,2款就可以了;技法上也是如此。


    總之菜單設計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類別,一種類別控制在1—2款就好。菜譜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個季度一小調,一年至一年半一大調。


    當某款菜一個季度銷售不會超過5款,這個菜必須要砍掉,有些菜按照類別實行末尾淘汰制。


    07

    不倒菜譜倒結構


    菜譜是死的,但運用得當,菜品就變活了,如夏天到了,麻辣、干辣口味的菜品銷售不好,但菜譜不能更換,可以讓服務員不主動銷售。


    菜品再好吃也不要推銷,主推清淡的菜品,重點是讓客人吃得舒服。節奏掌握好的話,客人會覺得我們一年四季都有新菜推出。這就是“不倒菜譜,倒菜品結構”。


    08

    每天給廚師長塞紙條


    說到毛利一定要讓廚師長真正“負”上責任才行。一般廚房管理常存在的什么問題呢?出了事情問廚師長,廚師長說自己已經通知大家了,是底下的人沒做。這種管理下,廚師長負的是口頭、概念上的責任。


    就以冰箱內食材的庫存周轉為例,“木須肉”一餐銷售量在5份左右,切配好的木須肉片放在冰箱內2℃恒溫能保存3天質量不受影響。


    因此我們規定在保質期內如果沒有賣掉就要罰款,工作程序上失誤罰款20元,還有食材的成本錢。


    罰誰呢?罰砧板,砧板說自己告訴廚師長了。罰廚師長?廚師長也不認賬。相信大多數廚師長都是這樣的,他也不是故意不賣木須肉,只是太忙忘了。時間久了這種情況不利于團結。


    我們怎么做呢?一次開會時,我告訴砧板,菜品不能及時銷售不是你的責任,這是廚師長的工作,廚師長忙有時候忘了怎么辦,你就白紙黑字寫出來,列出1234,告訴廚師長有什么菜品要急推。


    比如6月4日上午你寫個紙條告訴廚師長,有4份木須肉是在2號準備的需要急推,紙條一式兩份,如果過了日子還沒賣完,罰款主要責任在廚師長,只罰你衛生保管不當的責任。這個制度實行后,“逼”得廚師長不得不狠抓毛利和質量。


    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小賬,但這個機制沒用好的話,造成的浪費是非常大的。還是木須肉的例子,下次再出現廚師長不認賬的情況下,砧板會怎么辦,他就直接把木須肉倒了,否則看到又要被罰款。處罰和運營杠桿沒有調節好就會出現逆反心理。


    09

    降低積壓  減少自然損耗


    還有一種情況,大家在計算毛利時,每道菜的毛利都達標,但是計算整體毛利時卻很低,這是被自然損耗給“吃”了。


    打個比方:當天采購的就韭菜出成率有90%,當天銷售不完,第二天韭菜出成率就成了80%,第三天就成了20%。


    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給廚師長塞紙條,由他告訴前廳哪些菜需要急推。


    前廳也有獎勵機制,銷售一份菜增加一分(一分有相應的物質獎勵),銷售不出去也會有處罰措施。這樣就很少有原料積壓,也不會有損耗,毛利自然穩定。

     

    ▲嚴格控制出成率


    10

    切配表+集約分用


    不少廚房對出成率都不夠重視,覺得出成率太簡單了,在切配旁邊配一張表就搞定,我們也是這么做的,但事實證明實際操作時候有很多誤差。


    首先應該從驗貨開始,如黃花魚我們規定每條的標準重量是600克,過稱時十條里有一條不達標或者分量夠了但是含水太多,都會影響出成率。


    因此我們要求除了專門的驗貨人員外,涼菜、熱菜、主食幾個部門負責人在領貨的時候要再次驗貨。幾層把關將問題降到最低。


    ▲每個砧板旁邊都有一張主輔料配比表


    其次,砧板切菜時也會有浪費,雖然大家每天都喊“節約節約”,但喊破喉嚨還是避免不了。比如一道菜配料是4個青椒條,一個辣椒就取中間那塊,很多切配順手拿過來去掉兩頭就扔了。


    我采取的辦法是“集約分用”,所有的與辣椒有關的切配交由一個人,辣椒丁、絲、條、粒全都一個人負責。


    平時辣椒的保存也歸他管,這樣不僅降低了成本還穩定質量,形成一種雙贏局面,到了月底盤點賬目也門清。就蔥姜蒜辣椒等小料這一項,我們一天節約30元沒問題。


    11

    原料漲價可限購


    廚房毛利與各個部門負責人的績效掛鉤,部門的毛利率定在60%—65%,不能低于和高于這個標準,在60%上每上升一個點獎勵100元。


    負責人平時就會計算毛利,最近黃瓜漲價,但是用量很大對毛利產生影響,他可以跟公司報告,公司酌情允許限量供應或估清處理。


    12

    米飯發酵用處多


    巧用“邊角料”每家都在用,分享一個我們的用法。平時蒸好的米飯用不了,可以發酵后和面做饅頭、花卷,客人、員工吃都可以。


    如果做成刀切饅頭,切片油炸可以銷售;和面后加入地瓜,還可以做成地瓜餅。



    2020年《烹飪藝術家》火熱征訂

    ↓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訂閱↓



    《烹飪藝術家》

    時下新旺爆款、廚政案例解析、疫后復工攻略…

    ↓掃碼訂閱↓



    往期推薦

    1

    低成本、高毛利,跟東北大廚學做家常味

    2

    做火夜宵市場,幫你解鎖最熱產品:燒烤+小龍蝦

    3

    疫后菜單不好設計?高毛利菜助你一臂之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32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6日 21:18
    下一篇 2020年5月6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