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新零售”這個概念是在2016年10月13日杭州云棲大會的開幕式上,馬云首次提出,并宣稱“電子商務這個詞可能很快就被淘汰,從明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子商務,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現在已進入到了全民線上化的時代,受疫情的影響,餐飲業更進入了新餐飲、新零售的加速期。浪潮來臨之時,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上線,就得要下線!雖說疫情這只黑天鵝給餐飲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但餐飲零售其實近幾年一直都有,2017年,海底撈、上海小南國、西貝等國內餐飲巨頭都在試點“新零售”的運營模式。除了海底撈的“方便火鍋”、小南國的蔥油面半成品,老字號品牌五芳齋也利用口碑的無人餐廳解決方案,開出了全國第一家無人智慧餐廳。一個月時間,餐廳的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40%,餐廳人效增長三倍,用餐效率顯著提升。
一場疫情,零售的重要性被餐飲人看在眼中。當人們都無法外出就餐的時候,餐飲零售站了出來,很多半成品的菜品,比如自熱米飯、自熱火鍋等等,銷量都翻了好幾倍。疫情的出現,讓餐飲與零售的距離更近了。
如今疫情的危機已經漸漸解除,人們可以正常外出就餐,但零售的火熱依然不減。直播帶貨的出現讓零售行業收益大增,大傷元氣的餐飲行業自然也不能站在一旁不聞不問,借助直播帶貨,餐飲行業能夠填補疫情所帶來的損失。
比如德克士的直播之路。6.18電商節,德克士與“淘寶超人氣主播”薇婭簽約合作,薇婭將作為德克士首席王牌咔滋官,在直播間為德克士愛好者們帶來一場“吃雞狂歡”。德克士還導入了品牌狂歡互動城、競猜小游戲、天貓U先等互動形式。數據顯示,早在3月29日的時候,薇婭的直播間中,德克士約9萬份手槍腿套餐在五分鐘內售空,4月14日的直播間銷售量達到當月天貓業績峰值。
狗不理包子在全國享有盛譽。不過,隨著狗不理的店面越來越大,名聲越來越響之后,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品牌老化、口碑下降等等,但是狗不理依然能夠活的很好,這是為什么呢?
狗不理的副業與全聚德很相似,就是主打線上銷售,推出了速凍食品,并因此彌補了門店的頹勢,占據了盈利的很大一部分。依靠強勢的線上銷售,在2015年狗不理成功登陸新三板。不過這并不是狗不理集團,而是狗不理旗下的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速凍食品和包裝食品。這就是線上銷售的產品了。
線上銷售的前景是廣闊的。隨著互聯網電商越來越普及,很多餐飲品牌都開始在線上售賣產品。而這對于狗不理這樣的,有很大名聲的品牌就有很大的利好。還有再熟悉不過的海底撈了,海底撈提前3年做中餐,只為了給中餐的零售業務鋪路。
“新鮮現做的半成品,24小時內送到家,簡單翻炒三五分鐘就能吃!”這是海底撈最新推出的開飯了系列產品。近日,海底撈官方宣布,海底撈開飯了系列方便菜肴,在海底撈各大外賣點餐平臺上線了,可惜目前僅限北京地區。海底撈方面表示,后續隨著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其他城市也將陸續上線。
實際上,這并非海底撈第一次做半成品市場。在2018年初,海底撈蜀海供應鏈旗下品牌“菜嘟美”重新上線,在產品以及受眾群體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改變,由經營食材轉型為售賣半成品菜。
海底撈開飯了的出現為“手殘黨”帶來了希望。半成品制作簡單,上手容易,對于各個年齡階層的人都非常友好。海底撈卡在這個時間點上推行開飯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嘗試。
零售與餐飲的結合還出現在便利店這樣的消費場景中。7-11在中國市場上,或許已不僅僅會對本土中小型超市形成威脅,中式餐飲業也應該有危機感了。
7-11原是美國一個眾所周知的便利店品牌,后被日本的主要零售商伊藤洋華堂引入國內。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場地面積平均僅10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這樣的門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達3000多種。
作為京城第一家銷售中式快餐的海外小型便利商店,7-11不但自身經營取得了突破,更是引發了便利商店賣快餐的風潮。繼7-11之后,物美集團等國內本土便利商店紛紛推出快餐業務,沃爾瑪等洋連鎖巨頭也在店內設置了專賣包子、油條、煎餅、饅頭等中式快餐的柜臺。
一時間,便利店快餐與消費者開始了親密接觸,尤其是白領群體的喜愛。7-11除了給白領們提供速食餐以外,在中國市場上所形成的“鯰魚效應”是不容小覷的。從趨勢來看,將來的額餐飲店會很快向便利店轉變。711成為快餐銷售的主要創生手段,即食即飲商品是每天都頗受歡迎的,所以很是暢銷。
以上這些例子,都說明了餐飲零售是新賽道。那么如何做好零售+餐飲相結合呢?零售與餐飲相結合,最基礎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餐飲產品當成零售商品進行售賣,從而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關系。老生常談的是,在打通的過程中,標準化、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合適的平臺都是需要我們去重視的。這三點保證了零售餐飲的的品質以及銷路。至于如何去做,相信每個餐飲老板都會根據自身的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零售方式。
在有了具體的指標之后,我們也要有戰略性的方向,對于場景、貨物、顧客的認知,也需要作出改變,不能僅僅局限于餐飲行業內。
首先是場景,這里的場景其實指的就是餐飲店本身。我們常說的餐廳指的是一個受到物理空間、時間范圍限制的平面,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實體店。在過去,你只能經營到你店內的顧客,即便是店鋪開在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上座率也是有極限的。想要提高翻臺率,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經營成本,比如增加餐廳面子、增加服務員、增加后廚等等。而零售的方式,所打造出的“翻臺率”是幾乎沒有上限的。因此,新的餐飲店要探索商家從門店—線上線下完整一體化的開店模式,即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關系。
然后是對于貨物的認知改變,即產品認知改變。在沒有外賣之前,人們吃飯要么出去吃,要么在家吃,很少有人會把餐廳的飯菜叫到家里來吃。而有了外賣之后,在家吃飯也成了餐廳消費的一種場景,這是外賣賦予的。同理,為什么我們不能坐在肯德基里吃炒菜、喝豆汁呢?
如今的產品首先要打破的就是固有觀念的限制,零售餐飲所售賣的方式,不僅僅是通過在某一餐廳傳播,而是能夠把所有的產品賣到千家萬戶去,而不是簡單的依托廚師與堂食的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餐飲零售可以無上限的提升“翻臺率”,不僅是場景的因素,更是產品屬性決定的。
最后,對于顧客的認知也需要改變,換句話說就是要充分的了解你的顧客。改變認知需要轉換視角,而了解顧客也需要從線下轉換為線上。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的,顧客喜歡怎樣的口味,能接受的價格區間是多少,什么樣的爆品菜系能夠受到歡迎,這些都是我們要做的功課。而非“北方人吃咸、南方人吃甜”這種基礎且不全面認知。
了解顧客就是從被動變為主動,了解顧客就是洞察市場,才能做出爆炸性的零售餐飲產品。
總的來說,餐飲做好零售就是要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關系,線下通過商超賣貨,線上通過電商與直播帶貨等方式,讓零售為餐飲增加消費場景,達到盈利的多面化,實現品牌的盈利增長。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