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近日,上海一位市民在點都德餐廳用餐時,遭遇了尷尬:菜還沒上齊,就到了餐廳規定的2小時用餐時間,該市民不得不將隨后上來的菜打包。
設定用餐時長,并非只有點都德一家,電臺巷火鍋、陶陶居,都有過類似規定。
盡管限定就餐時長并沒有直接違反法律,但這容易被消費者打差評。對于有此類規定的餐飲品牌,法務君有三條建議。
在點都德用餐,菜沒上齊被勸離
事后,郝先生將自己的遭遇寫在了微博上,并質疑:還沒吃完,服務員來告訴我們,你們可以結束了,兩個小時快到了。合理么?
點都德是廣州的著名茶樓,在廣州、深圳、上海等地有多家門店。廣州市點都德飲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小姐說,點都德本意并非逐客,兩小時就餐限時,只是一個溫馨提示,而非強制性措施。
楊小姐告訴記者,之所以設置2小時就餐時限,主要是希望在高峰期,為其他排隊的客人錯開一些時間,讓排隊的客人能夠對用餐時間有所把握。
人氣火爆,多家餐廳限時用餐
事實上,規定就餐時限的熱門餐廳,絕非點都德一家。由于排隊過于火爆,不少網紅餐廳都設置了用餐時限。但這些餐廳大多表示,用餐時限非強制性規定。
人氣火爆的電臺巷火鍋就曾推出過人齊才能進、限時兩小時的用餐要求。
此外,有消費者爆料,剛剛開業不久澳門星記豬骨也推出了用餐時長建議。建議小桌用餐時間限定1小時30分,中大桌用餐時間限定2小時。
和其他有用餐限時的熱門餐飲店一樣,在公示用餐時限的規則時,該店面的措辭選擇使用了“建議”等不具備強制性意味的詞匯。
網紅店澳門星記豬骨(網絡圖)
限定用餐時間,有三條建議提醒您
不過也有許多消費者表示:他們非常支持熱門餐廳實行限時制度,這讓排隊者有了更多就餐機會。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
第一、餐飲經營者可以設置有關用餐時間的限制,但是應該向顧客明確告知,并且起算時間要列明;
第二、時間要求應該合理,要綜合考慮上菜時間、顧客正常進餐時間,避免出現菜沒有上齊,用餐時間已滿的情況;
第三、建議餐飲經營者盡量用建議、提示的方式,避免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甚至引發糾紛。
-E-N-D-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文章資料來源:新聞晨報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