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青團、野菜,食春嘗鮮,春天就是一個嘗鮮的季節。
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辣是刺激味蕾和舌頭的痛覺,不是味覺。鮮,卻是一種味覺。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因妻子做的一碗海帶黃瓜湯味道極美,意識到湯中某各物質的存在,后從海帶中成功提取谷氨酸。后來干鰹魚片中的肌苷酸、香菇里的鳥苷酸……一種又一種鮮味物質被不斷發現,并從食材中提取出來。鮮味作為一種味覺開始被廣泛接受。春日食鮮,是經歷了寒冬的味蕾,在想念萬物復蘇,想念“氨基酸的味道”。色彩是視覺接收的第一信息,直觀和強烈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象,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情感體驗。食品的外觀不僅僅要傳達食品原本口味,還要塑造出一種美好的味覺感受和體驗。鮮綠的抹茶,能讓人第一時間聯想起春天的景色。一想到抹茶,便會聯想到鮮綠的茶園、抹茶粉、抹茶甜品等等。肉眼來看,好的抹茶顏色要綠,因此優質的抹茶更能代表鮮。一想起抹茶,立刻能想到的是抹茶甜品,但現在的飲品研發中,有更多手法去激發抹茶的鮮味。
抹茶由于種植工藝、制造工藝的獨特性,天然具備一種類似于海苔的咸香風味。所以在享受抹茶的鮮醇風味以外,多了一份海洋的咸香氣息。因此抹茶中的“鮮味”,最佳呈現是在一定的咸味基礎上。在去年創飲Talk深圳站,貴茶集團研發總監就從產品研發角度,分享了抹茶產品如何提取鮮味的創新思路:用到一款啤酒糖漿,以啤酒花和麥芽的香氣,提升抹茶產品中“鮮味”。另外,他還希望在這款產品里加入一個更加刺激的味道,讓產品整體的層次更豐富,所以加入新鮮的姜,用姜的辛辣和抹茶的“鮮”沖突出獨特的飲用體驗。
3、抹茶的鮮,從種植環節已經決定了
施肥、遮蔭、土地改良等基地種植環節是抹茶品質決定的源頭,而抹茶的品質極大程度決定了它的鮮。國內的抹茶種植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上文中提到的貴茶集團,有10家企業過了雨林認證標準,并從修剪、施肥、除草、生產等環節管控,建立完善的追溯體系,更有利于品質的管控和追溯。其抹茶產品,能最大限度保存以茶氨酸為代表的、有甘甜、鮮美滋味的氨基酸成分(海帶里的谷氨酸、干鰹魚片中的肌苷酸、香菇里的鳥苷酸都為氨基酸),同時又減少有很強苦澀成分的兒茶素生成。食春嘗鮮,在抓住春天的時令,來用抹茶做出一款足夠“鮮”的產品,喚醒味蕾吧!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抹茶專欄詳情:
本文為咖門特別策劃。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7744612803(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