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手騰訊后,瑞幸能否用“無限場景”奇襲星巴克?


    咖啡圈又有喜事了。


    繼“兩個爸爸的婚事”后,“鵝廠”和“鹿廠”也成功牽手。


    不管是逛盒馬喝星巴克,還是打“農藥”點瑞幸咖啡。總之,多喝咖啡,就對了。


    這兩場大規模的結盟,能在中國咖啡市場攪起什么樣的水花?


    這是從“solo”到“雙排”了?


    9月6日,繼星巴克聯姻阿里一個月后,瑞幸咖啡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簽約儀式上,瑞幸咖啡與騰訊表示:將發揮各自優勢,聯手探索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線下場景的應用轉化與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化營銷,助力建設瑞幸咖啡 “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瑞幸咖啡探索“智慧零售”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CMO楊飛公開了瑞幸咖啡目前為止的運營數字:瑞幸咖啡已經在全國13個城市內開設了1003家直營門店;賣出了2600萬杯咖啡,要在2018年把門店數量擴展至2000家。


    瑞幸咖啡門店數量持續增長


    實際上,騰訊和瑞幸咖啡已經不是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5個月前,“小藍杯 X 騰訊”,在深圳“鵝廠”打造程序員專屬咖啡,當時鵝廠小伙伴刷臉免費領咖啡這事兒也傳遍了朋友圈。


    “小藍杯 X 騰訊”快閃店人臉簽到


    而據悉從去年開始,騰訊就著手與比較有規模、有數字化能力及資源的企業合作,推動數字化方案的落地,并與零售商共建數字化產品推動行業發展。


    瑞幸咖啡作為零售咖啡的代表品牌,一早進入了騰訊的視野。


    另外,有自媒體披露,在2018年的前3個月,瑞幸咖啡在微信朋友圈投放了超過800萬元的廣告。可見,此次的合作是早就“確認過眼神”的結果。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倡導“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的小藍杯,擁有天然移動互聯網基因,設置旗艦店、悠享店、自取店,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消費的無限場景,改變了“人找貨模式”下,咖啡門店對于選址的依賴,減輕了門店成本,重構用戶體驗,所以才能迅速攻城略地。


    有人說瑞幸就是“錢燒出來的品牌”。


    在互聯網圈,“燒錢”是個太過熟悉的故事,善終者少之,瑞幸咖啡不到一年超千家店的極速擴張,最后還是要落地于運維服務的能力。


    至少,相較于20年前要培育和普及咖啡認知的星巴克,瑞幸咖啡面對的,是一個飛速發展中的、富裕得多的市場。



    騰訊為瑞幸帶來了哪些“超級進化”


    2億的潛在消費者


    作為消費者來說,這次戰略合作的一個直觀體現是:微信上聊著天兒,就能點一杯瑞幸咖啡產品了。


    瑞幸咖啡微信小程序9月6日已上線。在前期約20天測試期間,瑞幸咖啡小程序用戶數量與訂單量上升很快。


    “瑞幸咖啡推出微信小程序,是希望與用戶實現無縫對接與互動,提升使用體驗。”

    楊飛在簽約儀式上表示。


    瑞幸咖啡的小程序上線


    不管是咖啡還是其他,線上戰場的命門始終是:流量,流量,還是流量。在這個流量貴得令人咋舌的年代,得流量者得天下。


    騰訊最新財報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數已達到10.58億。微信小程序發布數量已經超過100萬,日活用戶數已達2億,顯示了強大的用戶基礎,且具有輕量化和強社交的屬性。


    瑞幸咖啡此次借力微信,通過不同流量渠道進行精準營銷與社交傳播,提升用戶觸達能力。


    騰訊方面也表示:“此次與瑞幸咖啡合作,是智慧零售領域我們對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探索。我們將作為“水電煤”和“工具箱”,助力瑞幸咖啡進行數字化升級。”


    一個是有產品和模式急需流量的加持,一個是有強大的流量卻困于電商的泥潭尋找變現渠道,“強強聯合”。


    刷臉買東西的時代到了


    在6日的戰略合作儀式現場,人臉識別科技已經露面了,嘉賓們第一次只需要綁定微信,以后刷臉就可以直接付款,無需密碼。


    智能刷臉支付,支付更便捷


    除了支付方式之外,騰訊將微信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相結合,幫助瑞幸咖啡打破傳統空間和業態邊界,在未來的門店里,圖像識別、人臉支付、機器人配送、AR互動、及其它前沿技術的應用,將會為瑞幸咖啡的用戶提供更新鮮的消費體驗。


    大數據助力精準營銷


    《超級IP》的作者吳聲說:“新零售的本質在于人貨場都是在加速流動,不是人找貨,貨找人的簡單變化,也不是貨找人到場找人這樣一個粗淺、粗暴的總結。”


    總結起來,場因為小程序流動,貨因為刷新機制和更加敏捷的供應鏈流動,人因為一系列數據的運維體系流動,我們看到的人、貨、場都是信息流。


    營銷已經從大眾化的千人一面發展到了精準定制的千人千面。未來瑞幸咖啡有希望利用騰訊的大數據,為用戶進行產品推薦、個性化菜單設計等,實現一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務。



    咖啡之戰上升到了新維度


    馬云曾說:我專門去了星巴克的很多門店,感覺星巴克的笑不是培訓出來,是發自內心的。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理論、對體驗的重視是經過市場和時間驗證的。

     

    而瑞幸咖啡破壞式創新的無限場景理論,讓行業重新思考一個新命題,消費者想買一杯咖啡的背后,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有一個說法是,所謂的社交空間與場景,并不僅僅存在于物理空間,“人與人的社交更多發生在移動互聯網上”。

     

    DT時代的帶來,把大數據的運用能力推上了新高潮在今天高維的競爭中,知道消費者是誰,知道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不同時間的不同需求,對品牌來說是一個重大考驗。

     

    市場上,大數據的探索也從未止步,8月底有消息表示,IBM獲得了一項咖啡無人機的專利。這種無人機不僅可以在公共場所送咖啡,基于JAVA語言編寫的程序,還能連接手機里的健康監測程序來獲取你的身體數據,從而判斷你是否適合飲用咖啡,繼而決定是否接單。 

     

    IBM推出無人咖啡機


    電影《傾城之戀》中,在香港淪陷的前夜,范柳原把白流蘇壁咚在墻邊,說了一句充滿槽點的話:“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

     

    聰明而挑剔的消費者,也期待著懂得自己的品牌,并用錢包來投票。



    結語


    根據國際咖啡組織的最新數據,全球范圍內現磨咖啡占比超過87%。但在中國,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僅約16%,速溶咖啡占據著84%的市場份額。


    毫無疑問,中國的咖啡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和極強的包容度。


    中國咖啡市場還存在很大的空間


    阿里、騰訊、可口可樂、雀巢等巨頭們的組團入局;Doutor、Tim Hortons等國際品牌開始跑馬圈地;咖啡零點吧、咖啡碼頭、萊杯咖啡、友飲等自助咖啡機的屢獲融資;麥肯系咖啡、便利店咖啡的跨界加碼,都把競爭的激烈程度推向的新高度,中國咖啡市場百家爭鳴,多足鼎立的時代正在來臨。


    對瑞幸而言,它賭的不只是中國消費者是否需要一杯咖啡,更是要以一種什么方式喝到這杯咖啡。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88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7日 23:45
    下一篇 2018年9月8日 07: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