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茶飲不適合“校門口”生意?5個月3家校園店后,他開始考慮進商場 | 開店日記


     


    當奶茶品牌都在搶占商場地盤的時候,他另辟蹊徑,打起了在高校附近開校園店的主意——


    于是,請專業團隊打造品牌,甚至曾不惜花費近50萬拿下僅38平的店鋪……


    可跨過了兩個月的暑假,開店近半年,顧客晚上能排隊到10點的時候,他卻對自己的“低價打造品質”路線產生了懷疑。


    今天,就來講這樣一個新茶飲入局者的開店故事


      1  


    布局校園市場的新茶飲品牌


    范先生用茶臺泡茶喝的時候,從沒想過要做茶的生意。


    他是電信業務的省級代理商,手下有十幾家電信門店,有一天他突然覺得這些資源特別“可惜”——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電信營業廳,占據著良好的位置和不小的空間,實則因業務趨于飽和,時常空空蕩蕩。范先生一來覺得浪費,二來想要尋找到一種可以融合的方式,吸引還存在業務空間的年輕消費群體進店。


    最終,他把目光放在了“奶茶”上——干凈、時尚、無異味,互不影響,還存在社交空間,便于開展電信業務。


    他認為要想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店,品牌奶茶店機會更大,但現實是,有品牌的奶茶店是拒絕這種“混搭”的。最后,范先生決定自己做個奶茶品牌。


    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他發現,奶茶低價消費市場在品質上還有可挖掘的空間,恰好這時認識到一位做產品研發的朋友,便打算自己做個茶飲“品牌”出來。


    ▲一開始就確立了做品牌的初心


    第一家店就開在范先生管理的、當地一所高校的電信營業廳里,位置靠近學生宿舍樓,電信的柜臺還在,只是內部的裝飾經過重新設計裝修,完全變成了一家茶飲店的模樣,站在門口就能看到茶飲品牌的招牌。


    這是個綜合類大學,有6萬多人,范先生想走低價區間的品質路線,產品主打水果茶,客單價在6~10元;目前來看,毛利率50%左右,這在飲品行業并不算高。


    店剛開業的時候,生意就還不錯,學生能排隊到晚上10點多,可過了倆月就使不上勁了——學校放暑假了。



      2  


    近50萬拿下38平米店面


    暑假當然也沒閑著,又開了兩家新店,這次,是開在了學校附近的街邊店。


    “接下來,還要在學校最熱鬧的商業區開一家,可以說,這四家店開下來,每一家都收獲很大啊!”范先生說。


    開第一家店的時候,范先生還完全是行外人,完全是摸索過來的——“就是在那家店,我們團隊一次一次調整,一開始連水怎么過來、冰塊怎么凍更好、下水排在哪里都不知道,完全是從0到1的一家店。就前一段時間,還把動線重新設計規劃了,一天運轉不停的話,可以從原來的7、800杯提升到1000多杯,原來總覺得吧臺忙得不得了,就是做不出來東西……”


    ▲沒有經驗,需要一點一點摸索


    在范先生看來,更重要的是,其在第一家店的調試中,籌建了整個品牌的規劃布局,甚至細分到人員的招聘、晉升途徑等等,“原來真的是一團亂,什么都不知道”。


    第2家店,可以說十分有魄力了——“那家店位置非常好,看得人很多,十分想要拿下來”,最后范先生以轉讓費+1年租金近50萬元的價格,拿下了那個才38平米的店。


    第3家店,選在宿舍樓前面的一條街,7萬塊的租金,可以掛出很大的招牌。


    “目前還在談那所大學商業區位置的店,就是想要開進去,4家店、4種情況,現在的我在選址上都嘗試了一遍,心里更有數了。”


    據范先生表示,在此期間,他還談過兩家店,為了等一等運營團隊的步伐,只得先放一放,“品牌需要不斷打磨,需要每個部分的相互配合”,他說。



      3  


    新茶飲走“校園店”路線受阻


    第一次聽到他“校園店”模式的時候,我挺感興趣的,在不少品牌搶占商場的時候,這也許是個不錯的定位。


    而幾個月過去了,現在的范先生有點懷疑這種布局的可行了——


    1.寒暑假是硬傷


    “4月23第1家店開業,到5月23、6月23忙了倆月,正想使勁的時候,學校放假了。現在9月份開學了,北方的天氣也逐漸變涼了,7、8月可是茶飲生意最好的時候啊,你說說……”


    即便高校有近6萬的學生,6月份眼看著營業好起來的時候,卻放了暑假,實在是個尷尬的處境,而“寒暑假”問題一直是困擾校園店的硬傷。


    2.新茶飲校園店的“品質感”困境


    另外,范先生說,想要在校園店做出好的品質非常難,比如,其在進行門店設計的時候,十分在意品質,可如今面臨的境況卻有點尷尬——“有學生站在門口就是不太敢進去店里。”


    當下的新茶飲,除了產品升級外,空間、營銷等整體形象都在提升,雖然都在說現在的90后消費水平提升了,但實際的接受能力如何,門店的品質感和消費心理之間如何平衡,是個很大的考驗。


    ▲從品質、體驗上,街邊店還面臨考驗


    3.消費者粘性能持續多久?


    在高校附近,看似消費群體集中,在范先生看來,品牌的傳播渠道十分有限,“商場的顧客群十分專一,能夠留下記憶點和重復消費,學生就不一樣了,他4年畢業之后很難再回到學校,這一批顧客就中斷了;而當他們逐漸成長,有能力消費更高水平的東西之后,也很容易被拋棄。”


    當都在搶占年輕人“心智”的時候,18~23歲的消費群體到底該如何抓取,去哪里抓取,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4.被打折的“體驗感”


    甚至,看著天氣逐漸轉冷,范先生還考慮到一個十分實際的問題:“在北方,商場都是有暖氣的,走進室內,只穿一件襯衣就可以忍受的溫度下,人們對茶飲等產品,還是有很大接受度;而開在高校附近的路邊店,走在冰天雪地、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誰還會買冷飲啊!固然可以換菜單做熱飲,但消費的體驗感會大打折扣!”


    顯然,逛街購物時輕松的心態、舒適的消費場景,都是奶茶店“體驗感”的增分項,街邊店如何突破“體驗”難題,似乎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案例出來。


    至于未來的打算,范先生表示,也許會考慮到商場開店,還在衡量中,但初心一直都在。


    他說,“做一個品牌就是一場馬拉松,需要時間來打磨。我沒想過迎著風口賺錢,只是剛好撞上了風口,即使風潮褪去,我也認定這個事兒了!”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商務合作微信:mengmeng478469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72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27日 05:47
    下一篇 2017年9月27日 07: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