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恰恰是餐飲行業的消費高峰,餐飲企業不得不通過漲工資、發紅包等手段來留下員工,但往往收效甚微。 因為對于鄉土觀念深重的國人來說,“賺錢”與“回家過年”,他們更愿意選擇后者。所以,人手不足的問題已成為餐飲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招聘之路究竟如何走已成為決定其發展壯大的重要環,企業迫切需要找到一條出路。 最近,一個關于餐飲企業用工狀態的段子在很多EMBA課堂,以及餐飲老板之間流傳。大意是這樣:一個服務員端菜時不小心把盤子摔了,然后對老板雙手一攤。老板,你是讓我賠呢,還是炒了我?而老板趕緊一臉賠笑地安慰服務員:沒事沒事,你該干嘛干嘛!
這實際上是餐飲行業當下用工現狀的真實寫照。
曾幾何時,餐飲業被稱為外來務工人員就業的“第一站”,很多想在飯店打工的求職者只能被動的被老板挑選,仰人鼻息地生存,毫無討價還價的權利。
但現在,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進程加快,勞動力不足問題的日益凸顯,可謂是此一時彼一時,從而導致本文開頭段子的一幕。
當權利反轉,供需關系反轉之后,餐飲業的用工模式必將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實現用工方、就業方的共贏?如何破解用工供需間的矛盾?如何降低用工的成?如何解決管理上的難題,成為餐飲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斗米作為國內靈活用工服務領域的創新領軍平臺,旗下斗米研究院結合其平臺合作的百余家餐飲企業的招聘用工實例、依托于大數據,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把脈整個餐飲行業用工趨勢。
01
問診:餐飲業用工亮起紅燈
供不應求日益嚴峻
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究竟如何,首先來看看我們與鄰國日本對比,會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參考和借鑒。
斗米研究院根據監測勞動力市場供求情況的有效指標-有效求人倍率,最新數據明顯發現,2017年12月,日本全國總體有效求人倍率為1.59,且全國各省份總體有效求人倍率均高于1,東京地區更是高達2.15。
當有效求人倍率大于1時就說明,日本已出現企業招聘的崗位職位多,求職者少,需求遠超供給。
而我國有效求人倍率整體趨勢和日本非常相似,自2010年數值超過1后持續呈上升趨勢,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已達到1.16。
同樣表明,我國市場上空缺的職位數與正在找工作的求職者數之間的比例明顯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態,勞動力市場已經步入供不應求階段,且根據中國的整體發展態勢,人口紅利的消失,老年化進程加快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一趨勢將不可逆轉,只會愈演愈烈。
而餐飲行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用工需求都是最大的行業之一,長期處于缺人的狀態,所以這一趨勢,現階段就顯現的更為明顯。
如今以80后、90后為主的新生代已成為勞動力市場中的主角,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的他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和工作的彈性。
而餐飲行業因為其高強度的工作時長及束縛感,已成為飽受員工詬病的第一大問題,這一點,從斗米研究院的調研報告中就可以看出。在問及從業者不喜歡餐飲行業的原因時,47%的被訪者回答“工作辛苦”、高居第一位,可見高離職率的原因主要在于全職工作強度過高。
同時,由于餐飲行業的屬性,盡管是非營業時間里,也需要員工仍無所事事地待在餐廳里待機,而有些餐廳晚上閉店時間較晚,又需要員工延長工作時間。
據統計,一半以上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餐飲業人員有1/4每個月幾乎沒有休息;八成以上員工休息時間在4天以下水平,工作非常辛苦。
02
支招:餐飲行業人才供求破解之道
靈活用工/就業
除了高勞動強度導致的“用工荒”外,一年一度的“春節返鄉潮”更是讓餐飲業的用工問題雪上加霜。眼看年關將至,在外面忙了一年的人們陸續踏上了返鄉的旅程,這就導致了嚴重依賴外來人口的餐飲行業出現了巨大的用工缺口。
而與此相對的,春節期間恰恰是餐飲行業的消費高峰,餐飲企業不得不通過漲工資、發紅包等手段來留下員工,但往往收效甚微。
因為對于鄉土觀念深重的國人來說,“賺錢”與“回家過年”,他們更愿意選擇后者。所以,人手不足的問題已成為餐飲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招聘之路究竟如何走已成為決定其發展壯大的重要環,企業迫切需要找到一條出路。
事實上,無論是行業招人難還是周期性的用工荒,求職者和用工方都可以通過靈活用就業/用工的模式,來解決供需間的矛盾,尋求到“化整為零”的解決方案。
靈活用工作為傳統全職模式的有效補充,目前已成為就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靈活的用工模式,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尤其可滿足餐飲企業臨時性、周期性、季節性在崗位上的需求。
我們放眼全球來看,靈活用工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發展的非常成熟,平均達到總就業量的25%,尤其是波蘭、西班牙、荷蘭、意大利這一比例甚至超過30%以上,像哈根達斯這樣國際性的品牌連鎖企業,通過與互聯網外包平臺的合作,其靈活用工人員的比例達到三成以上。
日本則亦是如此,這一點從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中可以窺見一斑。報告顯示,在靈活就業群體行業分布中,住宿餐飲業的列位第二占比18%;住宿餐飲業的員工中,接近60%的員工是靈活就業者,且兼職員工數量是正式員工數量的2倍。
可見,靈活用工已成為人力補給最好的方式,不僅可以應對生意峰谷、長時間營業的需要;更可以節省企業開支、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緩解企業員工離職困境,成為破解餐飲人才之道的有效利器。
加之,再輔以靈活用工管理與排班系統,有序而高效地安排靈工,高效的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的話,相信餐飲企業一定能夠獲得長足的發展。
03
助力:推進餐企靈活用工探索
打破傳統招聘格局
我們再來看看年輕人求職觀點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根據德勤《2017千禧一代調研報告》顯示,有近1/3的職場千禧一代對靈活用工持開放接受的態度,也更愿意以靈活就業的方式工作,這種偏好在像日本、中國等新興市場比例達到37%;斗米研究院的調研也顯示,52%的餐飲業員工都偏好兼職工作。
這就倒逼著餐飲企業必須快速轉變用人觀念,在雇傭形式上做出相應調整,增加靈活用工的比例,最終實現雇主與雇員雙贏的良好局面。
事實上,作為國內靈活用工第一品牌,斗米兩年來通過精細化的運營,打造了靈活用工一站式的O2O服務閉環解決方案,并致力于構建創新的生態產業鏈。
從靈活用工業內最大的用工庫到人才庫,到大數據的精準匹配,專業管理工具、線上線下落地服務,以及風險管控和權益保障體系,斗米順應和引領著中國靈活用工行業的發展和壯大,已成為DQ、哈根達斯、滿記甜品、星巴克、避風塘、外婆家、西貝、永輝超市、真功夫等超過200家餐飲平臺、連鎖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在招聘服務的戰略合作伙伴,為其解決從招聘、面試、執行方方面面的難題。
相信,新人力環境下,斗米將會改變餐飲行業的招聘格局,成為行業創新的典范。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預售
▼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