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性試錯、超快速迭代、“燃”力投入……麥香村以天為單位不斷變化,走過了從開業到基本定型之路,營業18天之后,賈國龍帶著“基本定型”的麥香村走上了前臺。
如果說此前麥香村在三里屯低調開業讓外界猜測不已,那此次發布會則是賈國龍和他的團隊對麥香村“試驗田”的首次深度揭秘,從品牌、環境、菜品、運營等方面直面外界質疑。
現在就來看一下這個充滿了“變數”的案例給餐飲界帶來了哪些啟示?
經歷了試錯、迭代、頻繁動作的 18 天,麥香村在品牌、產品、環境、logo、人員等各方面迭代基本上已經成型。
而賈國龍更是發出豪言,“麥香村今年要開出21家門店,到2020年要開1000家店,將來要開10萬家!”那么,他的底氣來自哪里?
快速迭代能力
要說麥香村在開業不到20天的時間,帶給人們最大的印象,那就是“變化太快”。
首先從一開始就“突然而來”,6月3日還是一家賣燜面的店,7月1日“變臉”成麥香村開業了,隨即而來的就是各種變,門店開開關關,菜單換來換去……
1、18天產品成型
從7月1號試運營,到7月18號菜單顛覆了四版,快的時候甚至以兩個小時為單位不斷地變。“做過8大菜系,用過的設備放了5大帳篷。廚房拆了5次, 建了5次……”
麥香村1.0版菜單上包羅了八大菜系,小碗菜、小鍋燜面、手抓飯,雜糧點心……一共有 38 個 SKU 以及 4 種套餐的組合,非常“豐富”,并且菜單之外,麥香村還準備了 30 – 40 款備用產品。
沒幾天2.0版上線,手抓飯和雜糧點心先后下架,燕麥面受到重視,繼而細化出油潑面、燜面和湯面 3 個系列。雜糧點心中,棗糕、黃饃饃等產品被砍掉,肉夾饃被留下。
又過幾天,麥香村閉店內測后,3.0版菜單誕生,這版里備受關注的小碗菜系列也全被下架。
直到現在的4.0版菜單:主打油潑面系列、臊子面系列、肉夾鏌系列,配一些小吃。至此產品結構基本成型。
2、場景歷經3個時代
在空間場景體驗方面,麥香村也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代是莜面工坊時代,當時還是“前身”燕麥面品牌。
從2015年11月動工,到2016年1月8日驗收,一個招牌改了5稿,9月20號燕麥面進行封測之后賈國龍感覺“太端”而關店。
第二代是麥香村三里屯店,6月3號賈國龍召集所有的部門宣布7月1 號麥香村開業,那時候原址店面還在正常營業賣燜面。不到一月的“神速”執行之后,麥香村準時開業。
然后營業了12天之后,突然關店了。停業的6天, 7月18日再開業,又換了一個形象。從VI色彩、員工服裝、餐桌二維碼、電子餐牌、 Logo 投影燈等各種環境細節上又有了各種變化。
(更加具有明確指引性)
(增加了電子餐牌、 Logo 投影燈)
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不斷迭代、快速試錯的能力,考驗企業運營系統的糾錯修正、不斷否定自我打破認知邊只的能力;也正是與消費者磨合,與員工磨合,與供應鏈磨合,在市場檢驗中不斷探索自身定位與方向最有效的方法。
組織保障的能力
麥香村三里屯店,面積不過60多平米,卻配備了21名員工。其實,這21名員工,都是西貝孵化的小老板。
他們都是從西貝13個分部當中選拔出來的種子選手,當中有部長、有經理、有廚師長,還有檔庫主管。
其中一位創業店長還是13個分部中的副總,營運負責人,分部利潤可分6%,基本工資30萬,年收入200萬以上。
收入很高、職位很高,為什么加入麥香村?首先是對個人賦能!其次與西貝合伙人制度和分利制度有很大關系。
1、個人賦能點燃夢想
創業店長這么說:“我對店長沒有興趣,我只對創業小老板有興趣,我想創業。原來在分部我職位是挺高,但是做營運的工作更多是執行和面上的事,我不能駕馭全面。我很想獨當一面,看看自己行不行,所以我想跳出來挑戰自己。
當問到這樣連擇成功的機會大嗎?她說:說實話我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是我現在快40歲了,必須得自己想明白、必須得趕緊折騰,否則我就會有安逸于現狀的狀態。
我不管成功與否,最起碼我能讓自己以后不后悔,能給我兒子樹立榜樣。
可以說,這就是強大企業文化感染下的自我賦能,發自個體內心的自驅力,強烈的使命感驅動自我價值。
相信21位員工也是自我賦能點燃心中的夢想,去做西貝“好漢”以實現10萬+愿景!
2、合伙人制度
眾所周知,西貝在團隊組織力打造方面實行“創業分部”制度,共設置13個創業分部,以每個分部的總經理為核心創建,甚至分部名稱也以總經理名字命名。
13個創業分部打破了傳統企業按地域劃分的方法,即使在同一區域,也可以有兩個創業分部同時開展業務。
但這種業務開展,一定是在總部協調選址下的良性競爭。這個“創業分部”,被賈國龍稱為可以放進哈佛商業案例。
而在麥香村項目啟動之時,西貝又提出了“好漢工程”, 讓更多的西貝員工能夠分享平臺的發展成果,如此來保證人員動力,沖刺10萬家的目標。
“在未來十年,西貝至少要成就100條好漢。”賈國龍如是說。
所謂“好漢”,就是能幫助1000名員工創造更好的喜悅人生,他們收到了好漢的幫助和愛,并感激你,那你就是一條西貝好漢。
圍繞“好漢”,將來會有三種人受益:
一種是“好漢”的成就人,說白了就是好漢的訓練師。這種人可以通過成就別人成為好漢,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目標。這種人,往往是西貝職能總部的人,是培養可以“帶兵千人”的好漢;
一種是追隨“好漢”的人,也就是好漢的“千人”之一的追隨者。通過跟隨好漢奮斗,而實現自己的職業人生目標;
還有一種,就是“好漢”。好漢需要在好漢成就人的帶領下,學習“帶兵千人”技能,更要通過滿足、成就“千人”的職業人生規劃,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說白了,“好漢工程”就是給原來企業中的導師制度設置了一個“軍令狀 ”, 讓簽署軍令狀的“好漢成就人”、“好漢追隨者”、“好漢”,將成就他人的人生職業規劃與自己的人生規劃相掛鉤,從而實現一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團隊連接。
3、分利制度
西貝的每一個創業團隊,都是西貝的合伙人,擁有分紅權。
在賈國龍看來,“組織力強的公司很多,但是員工的參與度就不一定,能不能調動基礎員工的動力,其實就是分利問題……把利分出去,分下去,讓干活人、擔責任的人獲得更多收入。”
在“最大程度的股權下放“理念下,麥香村的分利制度是:拿出30%的股份放到一線,讓創業店長一年的收入,薪酬加分紅能上20 萬。
要正視的是,快餐與正餐不同,小貴的西貝莜面村以品質和體驗俘獲大量中產階級,但40元客單價是快餐的生死線。
切換賽道的西貝能否實現中式快餐大規模連鎖的夢想,現在仍未可知,不過麥香村這塊“試驗田”所采取的不斷試錯、快速迭代、內部分利激發動能等一系列打法,在探索連鎖快餐品牌的路上確實極為亮眼,也具有參考意義。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