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市零售行業協會調查,餐飲已成為深圳各購物中心最具吸引力的業態。
通過對顧客專項測評發現,顧客因就餐而選擇前往購物中心的比例達7成以上;其次才是因購買服裝而選擇購物中心;再次是影視娛樂和購買日用百貨。
很明顯,餐飲已經超越服裝店,成為了商超最大的客流量主。
曾經商超是餐飲擠破頭想進的,如今餐飲卻成了商超客流量的大主。餐飲終于擠掉服裝店成為了商超最重要的業態,這個是否意味著商場餐飲大有可以?但是商場餐飲真的那么好做嗎?
餐飲客流量占商超半壁江山
根據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對100萬城市食客的調查數據,在家里做飯的人越來越少了,平時外出就餐率已高達9成。
而來自各大商超的統計數據顯示,餐飲和食品引來的客流已占商超客流的一半。
目前,萬達全系統共有3400家以上餐飲店。這兩年萬達餐飲的銷售和客流都快速增長,萬達每年10億次以上的客流,餐飲年客流量占全系統50%;逾200億銷售額的餐飲,占整個系統銷售額的20%。
據深圳市零售行業協會調查,餐飲已成為深圳各購物中心最具吸引力的業態。
通過對顧客專項測評發現,顧客因就餐而選擇前往購物中心的比例達7成以上;其次才是因購買服裝而選擇購物中心;再次是影視娛樂和購買日用百貨。
很明顯,餐飲已經超越服裝店,成為了商超最大的客流量主。
誰是誰的救贖?
客流量大王并不那么好當
剛開始餐飲借助商超的大IP吸引人氣,無可否認商場餐飲給很多餐飲企業打造品牌提高人氣起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商場較穩定的人流,容易形成固定的客源;
其次,商場綜合性的服務設施可以減少餐廳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和麻煩
如配套的停車設施、標識指引、衛生設施等,甚至連很多餐廳頭痛的消防問題都一并解決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定期的推廣營銷活動頻率非常高,基本覆蓋了主要的節假日和換季時節,而這也正是人群外出消費的高峰期。
但是如今餐飲反而成為商場的救贖,在感慨風水輪流轉的時候,大家不得不清醒地意識到商場的無奈。
從下面這張圖則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各地商場快速擴張的勢頭。
當商場都將餐飲當成了“吸粉利器”,餐飲的占比將會越來越大。商場越開越多,意味著客流量將會被進一步稀釋分散。
但是這個吸粉利器又并不是那么好當的。商場首先會將好的品牌好的位置留給那些大餐企,如外婆家、九毛九、海底撈、西貝等,他們無論是名氣還是產品都過硬,這才是商場最有利的殺手锏。
那么,其他的位置才是其他品牌的,但是你沒有這樣的名氣,生意能搶得過這些品牌嗎?頂多,你就是一個陪襯的。
比如廣州的某商場,原本是2樓為餐飲店,慢慢地1樓原本的服裝或者首飾店都變成了餐飲店,二樓的生意就慢慢變差。
同一層樓,賣酸菜魚的某品牌天天排長隊,但是旁邊的牛腩煲餐廳、烤肉餐廳卻沒幾桌顧客。
到底誰拯救了誰,誰又害了誰?這個真的不好說。
想蹭商場流量,餐企得防這七個坑
坑1:新商場,不促銷沒人氣
上文提到,商場的營銷活動幾乎囊括了全年的節假日,并且時不時會舉辦一些促銷活動來聚集人流量。但是促銷活動能做一時卻難管一年。
特別是一些新開業的商場,地段離市中心稍遠,人流量不太集中,市場培育就更難了。
如浙江省知名餐飲品牌“金桔”在江蘇無錫海岸城開業。
開業初,商家結合團購網推出了低價促銷活動,餐廳人氣爆棚,過了飯點都仍有客人等在場外。然而促銷活動一結束,客流便急劇下降。
坑2:不翻臺不賺錢
很多局外人看商場餐飲天天排隊,心想這家老板得賺多少錢那!實際上真和在商超開店的老板談談,都是一肚子苦水。
他們一致的感覺是:房租動輒一天一平米四五塊、七八塊、甚至10多塊,賺的錢都給商場了。
商場的租金和物業不用說了,肯定是比社區店或者街邊店貴一些。因此,高客流量高翻臺率才是餐廳的保命本錢。
有餐飲老板透露:他的商場餐廳一天翻臺率3、4輪才是保本,要4輪以上才有利潤,這意味著中午必須坐滿和晚上翻兩輪才有得賺。
可是能讓餐廳翻臺排隊,得需要做多少營銷、花多少工夫?如果你的菜品并非那種做酸菜魚、煲類、面或者小吃的單品店,怎么可能翻臺率快呢?而且,即使做大量促銷,顧客也未必買帳來排隊。
坑3:不重金裝修被淹沒
做商超餐飲還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旁邊的鄰居——競爭對手們一個比一個強大,很多有來頭、有背景、有錢任性,所以可以把餐廳裝修的美輪美奐,可以請國內最貴的設計師操刀。
因此,這也害苦了那些“陪著進商場的”,砸不進那么多錢,就出不來那么效果,致使投資成本越來越高。
曾有同行感慨:不舍得花錢請好的設計師,生怕自己在整個一層幾十家餐飲中被淹沒,沒有一副“好臉面”也不行;
請了貴的,花的錢更是心驚肉跳,自己都不知道哪年能收回投資。所以,真是左右為難!
坑4:節假日忙死,工作日冷清
商場店的最大麻煩——周一至周五冷清,尤其是中午,節假日和周末又太好。極其不穩定的生意帶來的是員工管理、營銷、出品等一系列平衡性的問題,導致許多商場店平日大量依賴團購和打折活動,維持基本人氣。
這就是現在商場餐飲的實際現狀。
坑5:商場店是大型餐飲集團玩的地盤
商場餐飲存在那么多問題,為什么外婆家、西貝、九毛九、海底撈等大餐企都選擇進商場呢?這個只能說,人家玩得起。
首先,他們擁有強大的品牌效應,商場也看中他們的名氣,在租金、位置、裝修補貼方面估計不會吝嗇。即使沒有,他們也有足夠的資金支撐。
其次,他們有強大的營銷能力,他們特別能把握商場顧客群的消費心理和特點,然后做大的營銷,這也不是我們靠炒菜開飯館的餐飲品牌能做到的。
因此,如果是小餐飲品牌,進駐商場前最好還是先評估一下。
坑6:二三線城市商場店模式還不成熟
北上廣深的成熟商場,人流量那是絕對有保證的,并且消費習慣也已經培養起來,但是一般的餐企進不去。那么二三線城市呢?
拿毗鄰廣州的佛山祖廟商圈為例,聚焦了百花廣場、鉑頓城、東方廣場等購物中心,百花廣場作為地標之前人流量是最大的。
但是去年新的大型綜合體購物中心嶺南站NOVA正式營業,吸引了很多知名的快時尚服飾品牌H&M、GAP以及撒椒、大龍鳳、蓉李記等餐企入駐,人流量幾乎都被新的購物中心帶走。
其中鉑頓城受影響最大,從負一層到三四樓的所有企業生意都變得十分冷清。
在節假日和周末這些地方,嶺南站吃飯基本都要排隊并且不分飯點,而鉑頓城的餐企生意卻顯得十分冷清。除了九毛九飯點需要等位外,其他的餐廳生意并不是十分的好。
二三線城市,地小人少,消費集中,基本上就一個中心點(基本是市中心位置)。正如佛山祖廟的商圈,一兩個購物中心生意還不錯,但是開了新的大的綜合體嶺南站后明顯人流量就下降了。
坑7:做餐飲的玩不過做地產的
為何以前商場很少有餐飲,因為對商場營運來講,餐飲太不賺錢了,商場與其它店鋪是靠銷售提點,而餐飲是繳房租。
這幾年商場無奈之下大力發展人流之王餐飲業,只有放開大規模招商,動不動就是好幾十家品牌,整體對于餐飲的規劃管理和系統營銷推廣都十分欠缺,反正只要有一部分旺,總有許多不怕死的餐飲豪哥來玩。
這就是做餐飲的玩不過做地產的。
– END –
來源 | 網絡收集整理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