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報|商務部:十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

    [餐有料]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第421期

    2020年10月9日 | 農歷八月廿三| 星期五

    01
    商務部:十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閑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團圓宴、婚慶宴、親朋宴等推動餐飲市場快速復蘇,大眾餐飲、“光盤行動”、“剩菜打包”等節儉用餐引領主流。河南鄭州的黃河大鯉魚備受食客青睞,四川部分餐飲老字號、網紅餐飲人流量同比增長10%-20%。河北部分餐飲企業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讓顧客吃得飽吃得好,云南部分餐飲企業開展“餐飲美食薈萃促消費”活動,引導消費者按需點菜、剩菜打包。四川、浙江、內蒙古、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0%、23.4%、21.7%和18.3%,廣州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

    (來源:新京報

    02

    辟新菜 促外賣 北京餐飲國慶營業額恢復至同期九成
    國慶假期,北京消費市場有序回暖。昨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數據顯示,假日8天,重點監測的百家企業實現銷售額65.7億元,同比增長18.6%。第三方數據顯示,餐飲消費人氣明顯回升,監測的重點餐飲企業營業額恢復至同期九成。期間,餐飲企業推出新品優惠、加大招牌菜品供應、推行小份菜和半份菜,帶動餐飲銷售回暖。
    餐飲企業創新活動迎接國慶消費熱潮。其中“玩轉京城美食 國慶雙節有禮”活動,推出了新店開業鉅惠有禮、大廚手作鎮店名菜個性化服務、國慶中秋家宴到家優惠等,多項促消費活動惠及消費者。眉州東坡、同和居等多家餐廳引領“國泰民安、國慶吃面”新風尚,為祖國慶生。
    北京老字號餐廳守“老”辟“新”、精心改良,讓消費者節日嘗新菜、享優質就餐體驗。節日期間,便宜坊、烤肉季兩家老字號銷售額實現正增長。
    外賣消費券新實惠讓利消費者。由市政府和美團、餓了么外賣平臺共同出資,聯手近7萬家餐飲商戶讓利,推出北京消費季餐飲外賣消費券,滿足消費者足不出戶品享美食。美團數據顯示,節日期間本市外賣交易量、交易額同比分別增長17%和27.4%。綠色節約新理念蔚然成風。餐飲企業積極落實《“制止餐飲浪費 踐行光盤行動”指引》,加大宣傳引導、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推動廚余垃圾減量,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良好氛圍。

    (來源:北京商報

    03

    北京餐飲元氣恢復,多家營業額超去年同期,部分老字號外賣增4倍
    國慶中秋假期,北京的餐飲呈現出火爆景象。新京報記者從多家知名餐廳、老字號了解到,很多餐飲門店的營業額不但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而且均有所增長。同時,外賣方面也增長明顯,很多都是“家宴”大單,鴻賓樓、烤肉宛、烤肉季等老字號名店外賣銷量均達到平時的4倍左右。
    位于景區附近的鼓樓馬凱餐廳、同和居什剎海店、日壇店,慶豐包子鋪北海店等出現了明顯的客流激增現象。新京報記者從華天集團了解到,華天旗下老字號整體銷售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同和居月壇店、什剎海店、日壇店三家店營業額實現同比增長均超17%,同春園飯店收入也實現同比增長超15%。

    堂食火爆,國慶黃金周期間外賣也出現了爆棚。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鴻賓樓、烤肉宛、烤肉季、柳泉居、峨嵋酒家、又一順、曲園酒樓、砂鍋居、玉華臺、西來順等老字號名店外賣銷量均達到平時的4倍左右。聚德華天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玉華臺的外賣銷量幾乎占到全店銷售的一半,而且很多外賣都是大單,包含7、8道菜品,甚至10道左右。同和居三家門店外賣收入同比增長超700%。華天二友居同比增長超100%。同春園、惠豐酒家、新川面館等餐廳外賣同比增長也超40%。

    (來源:新京報

    04
    國慶假期連鎖餐飲、農家樂復蘇強勁,消費者不忘“光盤”“節約”
    昨日,新京報記者獲悉,雙節期間,美食成為必備打卡項目,部分連鎖餐飲強勁復蘇,吉野家銷售額同比恢復9成以上,海底撈單店排號最高近1500桌;近郊游帶動農家樂消費火爆。值得一提的是,商家積極推廣“光盤”,推出的半份菜等備受消費者歡迎。
    吉野家北方區域代理方、合興餐飲集團首席執行官董春明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慶期間,吉野家門店銷售同比恢復9成以上,社區店和景區店表現并不如去年,但奧特萊斯、大悅城等大商場和購物中心生意異常火爆。DQ冰淇淋消費表現強勁,同比去年銷售額上漲七八個點左右。
    火鍋成為打卡必備,海底撈區域統籌負責人林憶介紹,海底撈北京門店雙節期間客流較高,其中牡丹園店已恢復至去年同期,10月1日當天排號超過1500號。在抑制浪費方面,海底撈半份菜廣受歡迎,自助小料臺也提供大小兩種規格小料碗,倡導按需少取、勤取,降低浪費。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讓部分消費者將跨省游轉為周邊游和郊區游,從而讓農家樂成為餐飲消費增長熱點。此外,宅家聚餐、“在家涮火鍋”正在成為節假日期間家庭團圓聚餐的新風尚。根據每日優鮮發布的國慶假期生鮮消費數據顯示,生鮮消費量猛增、總體上漲35%。另外,盒馬火鍋線上占比已達80%,在家點火鍋成為新潮流。而在成都,盒馬半成品菜在國慶期間的銷量對比去年同期增長35%以上。

    (來源:新京報

    05
    “雙節”期間廣州7天餐飲營業額達50億元,消費強力反彈
    昨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云臺花園舉辦 “雙節”城市服務與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文廣旅局、商務局、等部門負責同志,介紹城市文商旅服務與保障工作情況及亮點成效。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在發布會上表示雙節期間,廣州深挖假日消費潛力,通過舉辦消費促進月、廣州國際美食節等系列促銷活動,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提升購物體驗,拓展消費空間,促進消費市場強勁復蘇。

    人們常說“食在廣州”,魏敏介紹,10月1日正式開啟的2020年廣州國際美食節“頭炮”活動——“廣州滋味榜”打榜環節吸引超過3000個餐飲商家參與,各商家挑選1-2個代表菜品參與打榜促銷活動,極大提升了線下餐飲市場人氣。國慶7天,點都德賣出金莎紅米腸超5000份、相當于每分鐘賣出1份,探魚賣出鮮青椒烤魚近2000份。

    據餐飲外賣平臺數據,參與“廣州滋味榜”的商家參與打榜菜品銷售額累計近1億元,帶動餐飲門店整體消費超5億元。1-7日,全市餐飲總營業額約50億元,其中廣州酒家增長3%、陶陶居增長5%、奈雪的茶增長超20%。餐飲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全市到店餐飲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3成。

    (來源:羊城晚報)

    06
    市民假日趕場子吃酒席,武漢餐飲市場基本恢復至疫前水平
    十一假期,不少市民感嘆:重新回到趕場吃酒席的日子,真好!據武漢市商務局統計,10月1日至7日,武漢市餐飲市場基本達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疫情帶來的影響加速消除,餐飲企業運營進一步走向正軌。
    記者探訪發現,武漢多個重點商圈,均有餐廳出現排隊等號、翻臺等現象。武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雙節假期,武漢市商務局聯合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武漢餐飲協會等單位,在全市千余家餐廳繼續推出“千店共推國慶面”活動,每家餐廳都推出豐富多彩的菜品和各種創新的“國慶面”,共同為祖國母親慶生。
    據武漢市商務局統計,10月1日至7日,武漢市餐飲市場基本達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疫情帶來的影響加速消除,餐飲企業運營進一步走向正軌。
    (來源:楚天都市報

    07

    四川通江餐飲協會回應“每桌不低于588元”公約:打錯字了,非強制

    “每桌不超過18個菜品,價格不低于588元”。近日,四川巴中市通江縣一則《餐飲行業制止浪費自律公約》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其在變相提倡餐飲漲價。近日,該公約落款單位通江縣餐飲協會會長李先生向南都記者介紹,588元僅為建議,并非強制執行,且針對的是大規模的宴席,小規模聚餐等不在此列。國慶期間,當地餐飲業并未實踐此標準。南都記者從通江縣有關部門了解到,當地已成立調查組,對此規定是如何制定,制定過程中有無違規行為展開調查。
    (來源:南方都市報
    08

    餐飲業化危為機方能轉危為安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餐飲業發展一波三折。熬過暫停營業的艱難歲月,緊接著就是消費不振的低迷時期,扛過了疫情反復的日子,又要面對勞動力成本高企等問題。盡管如此,仍有一些企業成功擺脫了困境,化危為機,轉危為安。

    疫情考驗著餐飲業靈活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餐飲業通過“跨界”合作、共贏共生的方式,調整用工配置方案,實現企業人力資源隊伍的重新調整、精確匹配、彈性管理,激發出勞動力靈活配置的結構性活力,穩住了員工隊伍,保住了企業的“元氣”,也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疫情也倒逼餐飲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國內餐飲行業普遍存在進入壁壘低、企業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等問題。受此次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會加速優勝劣汰步伐,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也會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視。食材可追溯、食材品牌化或將成為餐飲業生存與競爭的新焦點。

    當前,一些大型餐飲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后疫情時代”行業發展的諸多可能性,他們正積極轉變營銷理念,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在滿足消費者味蕾體驗的同時,大力加強了健康管理與個性化服務。整體來看,餐飲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行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數字化、智能化趨勢。此舉不僅能夠解決行業人力成本高企的痛點,更適應了未來多樣化、精準化的消費需求,對餐飲業整體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有裨益。

    (來源:中國經濟網

    END
    往期精彩回顧

    09.30晨報 |節前一周餐飲在線預訂量同比增長37%……

    09.29晨報 |挑動味蕾 北京2000余家餐企聯合發福利……

    09.28晨報 |餐飲業加速復蘇 夜經濟重新點燃……

    【餐有料?寄語】

    團結一心,戰勝疫情!餐飲加油!中國加油!

    -END-

    你有料,我來報

    關注每日餐飲資訊,做最有深度的餐飲人

    歡迎投稿 每日更新

    點個在看,鼓勵鼓勵我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有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15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8日 21:00
    下一篇 2020年10月9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