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流量和人口紅利的后電商時代,商業打法也從“流量思維”轉到“超級用戶思維”。
初次聽到這個概念
是在2017跨年《時間的朋友》
羅振宇老師向大家提出的腦洞
超級用戶思維是什么?
“用戶”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要想這個詞有更精準的理解,還需要分清楚另外三個詞:客戶、粉絲、鐵桿粉絲。它們之間的區別:
客戶是你的目標對象,他們對你產品或企業的信息處于理解階段,但還沒有產生購買行為。
粉絲是那些對你的產品信息非常理解和熟悉的人群,對你的產品非常信賴,一旦有需求重復購買,是你的產品的忠實使用者。
鐵桿粉絲是粉絲中的VIP,很多時候,除了自己重復購買和使用,往往還主動承擔了分享、宣傳的任務。
通過上面的區分,其實“超級用戶”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鐵桿粉絲,就是“死忠粉”,這些死忠粉雖然各有所好,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對某一品牌、某一產品或類別者迷并樂于宣傳。
2018年2月13日,韋曉亮老師在智課教育年會上也做了類似的分享,以下是分享原文:
創業五年來感觸和思考的東西很多,今天我跟大家談談我的一些思考——對因果的認知:超級員工、超級用戶、超級公司。
一、萬物皆因果
我常說,能把因果關系搞明白的人,這一輩子會過得幸福感更強一點;能把因果關系搞明白的人,這一輩子糾結的概率會低一點,糾結的也會少一些。能把因果關系搞明白的企業,發展的一定更加有方向以及更容易長期堅持做正確的選擇和正確的事。
我的人生觀和自我認知體系里面最重要的邏輯體系恐怕就是兩個字,叫“因”和“果”。
從我懂事開始,有幾個圍繞“因果關系”的具體例子就密切關聯著我個人的成長。比如說因為努力,所以幸運;因為自律,所以自由;因為簡單,所以輕松;比如說對于任何人說的是同一個版本的話,人前人后一個樣,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根本不需要太過度地去想跟誰說的某一個版本,這自然就輕松了;以及因為付出,所以擁有。
包括我掛在墻上的幾句話都是我對于這些事物之間關系的因果認知。例如大家很熟悉的“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等等。這些話的背后其實就是我個人看待事物的標準和邏輯。
這幾個例子其實只是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里諸多基于因果關系中的四個而已,還有很多很多,或者說,其實我看待和思考以及解決任何問題,最核心的邏輯體系就是基于“因果”。
包括大家聽過無數遍的我講的智課的教育企業、產品、文化的各類方法論,都因為建立在對于因果關系的理解上才得以總結和一直堅持。
因此今天我就依然拿“因果”來和全體智課人談談我對于超級用戶、超級員工和超級公司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二、超級用戶
什么是超級用戶?
艾迪在《超級用戶》一書中的話作引子。
“他們不僅愿意在某類產品和服務上花大價錢,而且對于參與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升級有強烈的興趣,且行動力十足。”
“他們不僅花錢購買產品,而且還投入感情。”
“他們的辨識度很高,存在于社交媒體以及聚集性社群中,其中一些還是媒體和社群的意見領袖。”
“他們愿意買更多產品,以及通過圈子主動招攬更多購買者。”
——艾迪《超級用戶》
超級用戶的第一個特點:“他們不僅愿意在某類產品和服務上花大價錢,而且對于參與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升級有強烈的興趣,且行動力十足。”
我們每個人其實就是很多產品的超級用戶。比如我們中間有很多蘋果控、華為控,你就是某一個品牌的忠實粉絲,服裝衣帽也好,杯子家電也好,或者是一把刀,甚至一個指甲刀等,你是非常關注以及愿意參與它的產品以及服務的持續性的升級和迭代的。
超級用戶的第二個特點:他們不僅花錢購買產品,而且他們還投入感情。
因此當這個公司出現任何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會很難過,這個公司有好消息的時候,他們會非常開心。說白了,就是已經成為榮辱與共的共同體。
超級用戶的第三個特點:他們的辨識度很高。
其中一些還是媒體和社群的意見領袖,這些意見領袖型的超級用戶一旦主動去宣傳和傳播,可能帶來的是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用戶,這就是大V有些時候成為超級用戶之后所帶來的擴散效應。
這是艾迪的這本《超級用戶》里面的觀點,我自己又加了一段話,超級用戶這幫人,他們“一旦認可,就會無比堅持他的消費選擇。”
比如我就是幾個品牌的超級用戶,我穿襯衣幾乎不換牌子,我的家電基本上全是一個品牌。因為我付出了感情,對這個公司有更大的期待,或者它首先先讓我滿意,我期待他們也能不斷成長。我這個超級用戶和我忠實的這些品牌已經形成了一個榮辱共同體。
從因果關系的角度說,大家很容易理解超級用戶產生的“因”,那就是他們得到了“某些超級團體或者超級個人提供的超級產品服務和超級體驗”。
三、超級員工
什么是超級員工?
他們有這樣一些特點:
1.通過利他來利己。
2.所有事情追求質量的極致,效率的極致,變態般的細致。
3.大聲直接地說出你的觀點,哪怕它是錯的。
4.做比說重要,只說不做只能證明無能。
5.越努力,越幸運: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6.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專家。
7.做一個傳遞正能量的人,不要抱怨。
8.讓用戶和客戶感動是對待用戶和客戶的唯一標準。
9.充滿求知欲,因為腦子是用來學習的,不止是用來做夢的。
10.充滿解決問題的欲望,因為問題是用來解決的,不止是用來發現的。
這10句話對其他公司的人來說可能陌生,這十誡是智課教育清晰明確的企業愿景、使命、價值觀,具體體現在對人要求的十條行為準則。
智課的文化和價值觀不是到現在才有的,很早開始我和老翟就意識到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對一個公司和對一個團隊“做強做大做久”有多么重要。
而談到超級員工,我又加了一條,就是面對對的事情,這幫人不輕易地放棄,堅持有耐力、無比專一且專注。
【我和老翟在審片,每天審片審到眼睛都快瞎了,一秒一秒地去審錯別字,一秒一秒地去審視頻里所有的問題】
我和老翟在當年創業最初期的時候,就是因為互相欣賞對方身上擁有的十誡里描述的特征,才走在一起,而且越干感情越深、信任越深、越彼此更加欣賞,也促使我們愿意非常一起長遠地追求教育事業!
四、超級公司
關于超級公司,谷歌那句自謙的話我特別喜歡,谷歌說自己其實并沒有干什么特別的事,我們就是把全世界最出色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讓他們來做我們想做的事情,甚至讓他們來告訴我們這件事怎么做。
這句話看似很謙虛,但這就是超級公司,由無數個超級員工構成的超級團隊就是超級公司。它不是簡單的拼湊,而是各部分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比如,像有些NBA全明星球隊,隊里可能全都是superstar,但是最終這個團隊如果不是有非常健康的更衣室文化,球隊凝聚力文化和明確的分工,他們即便個個都是全明星,依然不能最終奪冠,往往是更加整體化更加團結的球隊才能贏得最后的總決賽。
因此,什么是超級公司?我以為如下:
他們擁有非常明確且正確的面對人類和社會的愿景、可實現且合理地面對社會和行業的使命、正確的做人和做事的價值觀。
面對對的事情不輕易放棄,堅持,有耐力,無比專一且專注的一群人。
因此,如果從因果關系角度說,以上就是形成超級公司的因,超級公司只是一個果。
四、超級用戶、超級員工、超級公司
之間的因果關系
超級公司從最初就聚集超級員工,超級員工制造超級用戶,超級用戶不斷地積累最終制造了不斷升級的超級公司,看似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因果邏輯,但其實就是企業發展的經營之道。
從超級員工制造更多的超級用戶、忠實用戶,這個時候就吸引了更多的超級用戶。而當你的團隊能夠吸引超級用戶的時候,你同時也有能力吸引更多的超級員工,最終不斷地再吸引,構成物理里面非常重要的東西——場。
這個場就在吸引著所有和你做事做人價值觀趨同的一群人。無論是客戶還是我們的員工,還是我們的投資人,還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最終構成了一個超級公司。
一個超級公司的形成,是從它還最開始創立時候就決定了的,這就是它的DNA。我和老翟兩個超級員工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一家有明確的愿景,使命,價值觀,以及優質且先進科學的產品和服務的超級教育公司。
再到后續逐漸加入的杰出的創業合伙人以及在座的很多我認為都讓我很驕傲的超級員工。我相信大家是因為有這樣的共識以及了解智課與眾不同的DNA,并且認可后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更強大的智課大家庭。
這就是初心的力量和以及初心的磁場能力,初心決定了我們在逐漸壯大過程中選擇做什么事,選擇不做什么事,選擇什么樣的伙伴一起前行。
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做一個只是短期賺錢,然后套現獲利的企業。在中國,我還是看到很多的創業者更多的是以短期利益甚至名利的心態去做公司,而不是嚴肅的以終為始的態度去做公司。
最終你會發現他們毫無疑問是對追隨者不負責任,以及對信任他們的客戶、資本、合作伙伴不負責任。
有一些人可能最終個人獲得了很多的物質財富,但是跟隨他的團隊,以及投資他的投資人,并沒有獲得他們所期待的東西,這就叫做無比的自私。
最近我剛看了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做教育的人本身就不該自私,以及從任何一個創業的角度,你絕對不能太自私,因為跟隨你的人付出的絕對不只是時間,他付出的是另外一個比時間更大的東西,叫信任,是對于你的信任和對這個公司的重視。
“以人為本,塑造更好的人”就是教育行業最健康的商業模式,最長久的商業模式,就是未來超級教育公司的核心使命。
教育行業,在我眼中,同時又是一個超級行業,當然在我眼中還有一個超級行業就是醫療。教育和醫療這兩個行業為什么在我眼中是超級行業?
因為你永遠不用擔心它沒有需求,你永遠不用擔心它有其他行業可能存在的窗口期。它不像網紅直播、團購、游戲等一些行業,就三年,五年。
教育和醫療是值得一群人做一輩子、兩輩子、十輩子的行業,因為這是一個已經存在、發展幾千年的行業了,只不過現在是要被科技賦能,以及被精細化的服務賦能,以及被進化的產品賦能。
– End –
來源 | 韋曉亮公眾號、時間的朋友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熱售
▼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