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紅餐廳竟建在垃圾場,但火到上綜藝,市長還親自站臺!



    (點擊活動詳情)


    這幾年,“網紅餐廳”成了餐飲圈和消費者的熱議話題,但如何從網紅成為“長紅”,不光是營銷曝光,更重要的是使命初心價值觀…


    今天來看看印尼這家網紅餐廳—“沼氣食堂”是如何成為“長紅”餐廳的!


    周末與朋友相約,一起去網紅餐廳,拍個美照,打個卡,發至朋友圈,已經成為無數年輕人打磨休閑時光的不二之選。

     

    然而,這家來自印尼的新晉網紅餐廳卻顛覆了你的認知。


    首先,它很臭!開在一個垃圾場的中心;



    店主還非常“霸道”:餐廳一律不收鈔票,只收塑料垃圾,而且要分好類,否則別想來吃飯!

     

    但就是這樣一家“臭味十足”、“蠻橫無理”的餐廳,竟然吸引市長為之站臺,而且上過綜藝。



    它,就是紅遍全印尼的“沼氣食堂”。


    老板是一對夫婦Sarimin和Suyatmi,他們的身份不僅是餐廳老板,也是餐廳所在垃圾場的拾荒者。




    01

    拾荒者少,垃圾分類成難題


    “沼氣食堂”位于Jatibarang垃圾場。

     

    這個成立于1992年的垃圾場,占地約18公頃,每天有400輛卡車,約800噸垃圾被運到這里。

    可降解與不可降解的垃圾全部混合在一起,垃圾分類就成為了一大難題。

     

    拾荒者每日要做的事就是垃圾分類,但拾荒者身份低廉,又靠手工勞作,工作效率低,平均收入僅7.5美元一天,很多人都不愿意干這又苦又累,還不賺錢的臟活。



    所以,一個偌大的垃圾場,只有區區350個拾荒者,面對每日800噸垃圾要處理,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垃圾分類的問題一直沒得到很好的解決,直到2014年垃圾場發生的一場大火。



    02

    不僅造福了拾荒者

    還造福了所有人


    當時,火勢兇猛,蔓延至4公頃土地,大量的有毒氣體被釋放出來,嚴重污染了空氣與水源,而這萬惡之源就是塑料垃圾,占了垃圾總量的40%。



    這次大火帶來的災難,讓垃圾場的前任場主Agus意識到塑料垃圾的危害,他下定決心:要把塑料垃圾清理干凈。



    于是,他有了在垃圾場里辦餐廳的想法。

     

    但是,拾荒者都不支持他,在他們看來:這個想法不可行,而且承擔的風險大,微薄的工資很難支撐得起這高昂的成本。



    就在萬念俱灰之時,Agus遇到了Sarimin和Suyatmi這對拾荒夫婦,他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Sarimin說:“這里的塑料垃圾實在太多了,急需被利用起來!”



    一切準備就緒后,2016年1月,沼氣食堂開張了。

     

    開張的當天,當地的市長Hendrar親自站臺,市長說:我非常支持沼氣食堂,它很好地解決了處理塑料垃圾這件當頭大事。



    市長的親民指數令大家震驚,餐廳老板娘Suyatmi就表示:“我們的顧客都是垃圾場的拾荒者,市長坐在他們中間卻一點也不介意”

    值得高興的是,沼氣食堂也為各方帶來了利益。

     

    Sarimin的收入比起以前翻了兩番,來用餐的顧客已經把塑料垃圾分好類,這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而對于那些拾荒者來說,不僅可以用塑料袋獲得免費的午餐,而且還可以從中賺取外快。

     

    這里一公斤塑料垃圾可以抵5美分,餐費之外的多余垃圾會被老板以現金收購,食堂一天僅僅是收到那些可回收塑料垃圾,就有100公斤!



    此外,之前塑料袋造成的水管堵塞,水質空氣污染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Sarimin說:“沼氣食堂不僅是造福了拾荒者,還造福了所有的人。”

     

    03

    為拾荒者打造的網紅餐廳

    不收鈔票,只收垃圾

     

    不同于一般的網紅餐廳,精致的裝修,黃金的選址,精美的美食,“沼氣食堂”的裝修極其簡陋,甚至連招牌都沒有。


    真正讓沼氣食堂火起來的是“游戲改變者”(Game Changers),這是一檔印尼當地的紀實類節目,沼氣食堂獨特的運營模式自此開始被大眾關注。



    接地氣的“沼氣食堂”,在門口的一塊紅布上用大字簡單地露出。

     

    餐廳的空間也不大,差不多能容納30個客人,賣的菜品不獨特算不上美味,只是一些印尼的家常菜:魚、蔬菜湯、米飯、雞蛋等。



    招待的客人也很特殊,大部分都是拾荒者,這家餐廳最與眾不同的是,拾荒者可以拿垃圾當鈔票,用來換取食物。



    每頓飯的價格,在0.4美元到0.8美元之間。(人民幣2.6元到5.2元)。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家常小菜,但有葷有素,能填飽肚子,對于拾荒者來說就是最好的美味佳肴。


    其實,接手沼氣食堂之后老板Sarimin的收入下降了嗎?不降反升了好嗎?!


    Sarimin自己算了筆賬在接手餐廳之后他和妻子兩人收入翻了一番!月收入大概是449美元(約2870元)差點就要笑出聲了吧!


    04

    將垃圾變廢為寶

    變成可燃燒氣體“沼氣”

     

    現在回想來看,“沼氣食堂”的取名并無理由。

     

    食堂所用的燃料就是沼氣,而沼氣的來源就是那些回收的垃圾。

     

    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機物質在厭氧環境中,經過甲烷菌的分解就會產生以甲烷和二氧化碳為主要成分的沼氣。

    在農村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家庭里建了沼氣池,把平日生活里產生的垃圾,家禽所產生的糞便全都可當做原料,用來發酵產生沼氣。

     

    產生的沼氣可以用來燒熱水,做飯等,這不僅能讓垃圾回收利用,而且還節省了資源,節約了生活成本。

     

    atibarang垃圾場會將舊垃圾堆積起來, 用來生產沼氣。

     

    100噸的垃圾產出的沼氣,大概可以供5公頃、100戶人家,3000人作燃氣使用。

    (產生的沼氣通過管道運輸給居民)

     

    而且生產出的沼氣供用戶免費使用,一位大媽說:一個月節省下來的燃氣費,可以買上好幾斤大米了!”



    Jatibarang垃圾場的夢想還不止于此,他們還計劃著用垃圾燃燒發電。

     

    未來6年,他們希望能每天燃燒800噸垃圾,預期發電1.3兆瓦,覆蓋4公頃居民用電。

    如今,像沼氣食堂這樣的餐廳,已經有30多家。

     

    也許,“沼氣食堂”做環保的方式看上去并不高級。

     

    沒有高科技,沒有先進的設備,沒有廣闊的資源,但他們卻物盡所用,將垃圾變廢為寶,不僅解決了垃圾分類的難題,還讓身邊的人都獲得了收益。

     

    其實,這種做環保的方式才會更持久,只有單純地輸出,不考慮金錢,真的不是誰都能消耗得起。

     

    像“沼氣食堂”這樣,靠著絕妙的點子,調動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心,將保護環境的責任感逐漸植入人們的心智,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真的很有借鑒意義。




    開設沼氣食堂回收塑料垃圾

    利用垃圾造燃氣、發電,“變廢為寶”

    Jatibarang垃圾場給公益機構的啟示太多了

    最令人驚奇的地方是

    這是一個由公益目的衍生出的功利項目

    沒有任何人提供的是無償的奉獻

    卻都得到了利益和環保雙豐收的目的



    還有人發明了可以吃的塑料袋

    登上了《福布斯》雜志



    今日話題:#公益與餐飲如何結合?#

    歡迎評論區留言!


    – END –


    分享 |  林川

    來源 |  品牌頭版(ID:ceozhiku)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八合里

    大腕鰻 | 姚酸菜魚 | 黑白電視 | 蛙小俠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投資

    杰夫與友:智能營銷墻 | 臻選空間設計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49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8月6日
    下一篇 2018年8月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