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PK瑞幸,咖啡外賣哪家強?我們做了個實測

    2018,咖啡激蕩。


    尤其是咖啡外送市場,星巴克、瑞幸咖啡開啟外賣貼身肉搏,競爭激烈。


    那么,咖啡外賣到底哪家強?帶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精神,咖門評測小隊在周末的下午,開始了一場外賣服務PK實測。

    來看。

    評測背景:同城Battle,貼身肉搏

    這次的測評地點在鄭州。在過去不足一個月時間,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外賣相繼在這個二線省會城市啟動。


    評測當日雙方數據顯示,星巴克在鄭州23家門店中陸續有17家開通了“專星送”外送服務,瑞幸咖啡則有22家在營業狀態。


    另據小分隊了解,雖然星巴克外送啟動在瑞幸之后,但后發制人,實現了門店數量反超。截至目前,星巴克在18個城市1700多家門店開通了“專星送”外送服務;雙十一最新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在21座城市開設了1400家提供外賣服務的門店。


    顯然,“專星送”與瑞幸已經進入規模化的貼身肉搏戰。

    目前,星巴克和瑞幸均有2種渠道提供外送服務

    ——星巴克是餓了么以及星巴克APP,而瑞幸則是微信小程序和瑞幸APP。

    考慮到餓了么和小程序會存在第三方程序運行,頁面操作可能會受第三方影響,所以此次我們選擇的均是官方APP。

    點單感受:星巴克專屬感強,瑞幸操作快捷

    星巴克APP點單,“專星送”的專屬感受非常明顯。

    如果不是星巴克會員的伙伴們需要注意了,要體會一把“專星送”請移步餓了么。

    如果你本身是星巴克會員,感受就相當友好,不僅會有常點“我的每日標配”,令你能實現快速下單,還會根據顧客以往的喜好推薦了幾款產品。對于有“選擇恐懼癥”的朋友們來說,是很體貼的功能。

    告別選擇恐懼癥

    當你想換換口味時,需要先點開左上方的“菜單”欄,再在每一個系列下拉菜單中,進行選擇。不過對于告罄或者無法派送的產品,圖片的顯示是灰色的,這樣就避免了下單才發現的尷尬。

    菜單欄需要不停地下拉

    每款產品下同樣有著各項類別,如杯型,溫度、糖份,奶類等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多樣化的選擇,官方宣布一款拿鐵可以定制800多種口味,專屬感和體驗感比較強。

    根據個人口味自行選擇

    星巴克APP在點“專星送”功能時會自動識別當時的定位,(如果該區域范圍沒有門店能提供外送服務,會直接彈出“很抱歉”窗口)。支付環節,星巴克會再次讓你確認收貨地址。

    再來看看瑞幸,APP同樣需要注冊使用,而對新人的首件免費可謂是“招新神器”了。

    打開APP會推薦距離最近的門店,并且定位相對準確。在其頁面中部右側靠上的位置,有著自提or外送的小提示。果斷點了“外送”。

    首先選擇自己需要的服務

    之后就跳到地址的選擇和填寫聯系人的頁面,這就如同我們日常在外賣平臺上點外賣一樣。

    再接下來就是菜單了,可以直接看到各款產品,每款產品下方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杯型,冷熱,甜度。

    頁面上種類齊全,操作需下拉的情況較少。

    但據了解,瑞幸是有幾款產品不支持外送的,可菜單里仍然有它們的身影。難道是情報錯誤?懷著好奇的心理,點選了幾款產品加入了購物車,而當要結算時,在購物車里看到了“僅限門店自提”的提醒。

    左圖為菜單欄,右圖為購物車產品

    也就是說,如果你并不常點瑞幸的話,就很有可能挑到一款“存在但不能外送”的產品。

     

    為了可以更加全(mei)(chi)(zao)(fan)到外送包裝,我們各點了一杯咖啡(拿鐵),和一款輕食(藍莓麥芬)作比對。

    在忍痛拒絕了“滿35元免運費”和“第二杯我們請”的優惠下,最終的價格為星巴克59元 (含配送費9元);瑞幸36.5元(含配送費6元 )。


    在瑞幸和星巴克選擇好產品后,并在10點30分同時提交訂單。

    配送:星巴克專單專送,速度更快

    提交訂單后,瑞幸提示預計11點02分送達。星巴克并沒有給出預計送達時間,而是說“預計你可在30分鐘后享用”,并以“倒計時”的方式,顯示出剩余時間,還直接顯示了專星送騎手的位置。有種在與時間賽跑的感覺。

    配送頁面(左為瑞幸,右為星巴克)

    不僅如此,在訂單確認后,我們收到了星巴克專星送的第一條短信,告知訂單已確認,請耐心等待。而另一邊,瑞幸并無確認訂單的信息。

     

    但是在下了訂單之后,瑞幸提供了“制作直播”,簡直666,這樣就可以實時觀看。

    然而,就在我還沉浸在制作直播的“愉悅”中時,10點32分,我收到了來自瑞幸的第一條短信,竟然“已制作完成”,這個速度不要太快哦。

    左為制作直播,右為短信提醒

    在10點33分,星巴克發來了第二條短信,通知:訂單制作完成,騎手已取貨,正在配送。

    同時,瑞幸發來了兩條短信,一條同樣是告知訂單完成,由順豐小哥送貨,另外一條則是發來了小哥實時位置的鏈接。

    3分鐘,從制作到取貨,你們是開掛了嗎?

    當我還沒從剛才制作取貨中回神,這邊手機已經響了,緊接著我就看到了餓了么小哥,藍色的沖鋒衣在寒風中特別鮮艷。

     

    時間是10點41分,伴隨著星巴克發來的第三條提醒訂單完成配送的短信,餓了么小哥將產品送到了我們手上。

    餓了么小哥與短信提醒同時到達

    與小哥簡單的交談了兩句,小哥告訴我,他們專星送一次只派送一單,配送箱是冷熱分離的(9塊錢的配送費沒有白花…)。當我問到“如果商品灑漏是店家賠付,還是餓了么賠付,還是你們要承擔?”小哥十分耿直地告訴我:“還沒有過這種情況。”(好吧,是我打擾了。)

    瑞幸則比星巴克的配送稍晚了5分鐘,但也比預計時間提前了很多。10點46分,拿到了由順豐小哥派送的瑞幸咖啡。同樣地,問了順豐小哥如上兩個問題,順豐小哥回答一次派送大概就是三單,目前沒有配備冷熱分離的配送箱。而關于商品灑漏,則回答聯系客服即可,商家會賠付。

    隨后,拿到瑞幸咖啡

    不管是餓了么小哥也好,還是順豐小哥也罷,快,是他們共同的標簽。


    歷經16分鐘,兩份產品都已經到手。比預計時間整整縮短了一半。

    再打開星巴克和瑞幸的APP,發現星巴克直接彈出了對此次訂單進行評價的對話框,而瑞幸,則顯示訂單完成,要點擊“去評價”才可對此次訂單進行評價。

    瑞幸評價頁面(左)星巴克評價頁面(右)

    到手體驗:便捷還是儀式感?

    終于到手了,來看看包裝。

    我們在兩方都選擇了類似的產品,一杯咖啡和一個小甜點,星巴克給了兩個外帶包裝袋,將產品分開來裝,而瑞幸則是選擇用一個外帶包裝袋。瑞幸的包裝袋手感上更厚一些。

     二者分裝方式不同

    封裝方面,星巴克的封裝是用印有專星送的紙質貼膠專門封口,瑞幸則是用透明的膠布封口。

    瑞幸封口處(左)和星巴克封口處(右)

    即使只點了1杯咖啡,兩個品牌均在紙袋里放了杯托。

    杯托可以很好的穩固飲品

    關于兩款咖啡,其實從杯蓋就不難看出,都是在外賣上費了心思的。

    星巴克為了防止灑漏專利設計的杯蓋早有耳聞,雙層杯蓋,夾層間有一個小小的圓形回流空間,能有效防撒漏,頗有高級感。而瑞幸這邊,則是將出氣孔貼上膠布。


    2杯咖啡到手上時均無撒漏。而且由于配送速度快,兩杯咖啡溫度都非常讓人舒心。

    星巴克杯蓋(左)和瑞幸杯蓋(右)

    再來看看輕食麥芬的包裝,瑞幸是在外帶包裝袋內,用一個應該是專門用來裝輕食的小巧紙袋裝盛,易于攜帶,但是袋子里沒有紙巾令人比較意外。

    瑞幸整體包裝(左)星巴克整體包裝(右)

    而星巴克,同樣是一個麥芬,采用的是則盒子包裝,并且貼心地放入了紙巾和刀叉,多用了一個外帶包裝袋與咖啡分開裝,整體的儀式感較強。

    即便是一個麥芬,刀叉也都具備

    以及…感謝麥咖啡的“場地支持”

    為了選擇一個離星巴克和瑞幸距離相近的配送地點,測評小隊提前一天踩點,最后根據地圖提示,陰差陽錯地找到一家麥當勞。

    為了擁有一個好視野,拍照以及第一時間發現外賣小哥,我們還“厚顏無恥”地坐在了麥咖啡的區域。不知道店員小姐姐看到我們點星巴克和瑞幸時會不會甩個“大白眼兒”給我們。

    顧不上小姐姐的眼光,我們終于可以開吃了。


    最后,關于誰的口感更好——一個評測繞不過的話題。評測小隊多數人的答案是星巴克體驗更優。但是鑒于品測樣本量不足,無法定向、定量測試,這可能并不是一個代表大眾消費者的答案。最終的答案,我們選擇交給市場。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啡姐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咖門近期活動

    (1)新茶飲研發必修課第二期

    (2)2019萬有飲力飲品業峰會

    (識別圖片二維碼,立即報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68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0日 00:25
    下一篇 2018年11月20日 07: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