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想,肯干,會算賬,決定你創業成功的8關鍵種能力?



    敢想、肯干、會算賬。 


    王興在幾天前的飯否中提到了關于人的三個關鍵詞,這是王興最欣賞的三個特質,而也是王興是少有的對野蠻生長的創業認知特別清楚的思考者。


    對于個人來說,創業自然也是一次改變人生的難得機遇。很多人躍躍欲試,想要一展拳腳。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對創業者來說,如何才能贏得創業這一場意義非凡的“人生戰役”呢?

     

    在《創業情商》一書中,兩位作者對超過1000個中國大陸創業的實際案例進行了深入剖析,發現創業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機會、商業模式、創業銷售、創業定價、管理團隊等8種關鍵能力,涵蓋商業敏銳度、創業銷售能力和創業管理能力,即“創業情商”。

     

    01

    創業情商一:從機會開始培養你的創業情商


    很多人在勾勒創業藍圖的時候,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

     

    創業應該從哪里開始?創業機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一切的創業機會都是由一系列的有利條件和因素組成的,它可以讓新的產品、服務投入市場。

     

    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匯聚促成了機會,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一個好的創業機會必須具備4種特質。創業者必須好好領會這些特質,才能發掘真正的創業機會。

     

    1、能提供客戶認可的產品與服務 


    創業機會必須建立在某種產品與服務之上。


    道理很簡單,交易是等價的,要讓客戶心甘情愿地從口袋里掏錢,你就必須有“料”和他交換。沒有一個明確的、對客戶有價值和意義的產品或服務,創業者將難逃失敗的命運。


    因此,假如你不能清楚地說出你的產品或服務是什么,以及如何為客戶帶來價值(價值主張),這樣的“機會”就需要小心反思。

     


    2、機會必須對你有莫大的吸引力 


    請特別留意,這里的關鍵詞是“你”。一個真正的機會,必須有對你有磁石一般的強大吸引力。

     

    在我們所了解的創業者當中,影響成敗的兩個關鍵主因是創業者的投入程度和不輕言放棄的態度。

     

    真正的機會應該能讓你“著魔”,讓你深深地“陷”進去 , 你會不眠不休、不惜一切代價去利用好它。

     

    至于機會吸引你的理由,這個倒是因人而異——比如,對于豐厚回報的渴望、個人嗜好、兒時夙愿、成就感,或是對國家與社會的擔當,等等。

     

    總之,什么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必須對你有著非常強大的吸引力!唯有這樣,它才能讓你全身心投入,你也才最有可能獲得成功。

     

    3、機會有一定的持續性 


    機會必須具有一定持續性,只能做成一兩筆生意的“一錘子買賣”并非真正的機會。


    機會有兩種情形:


    一是市場需求會持續存在;

    二是市場需求可能短暫,但卻可以為我們帶來另一個需求。


    就“創業機會”而言,這兩種情形必居其一。

     

    4、機會通常需要有一個“窗口”或時機 


    我們的創業通常需要一些客觀條件的配合,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的“機會窗口”,并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節點那么簡單,而是一個所有條件都已經具備的特定情形。


    無論市場情況如何好,或是資源多么充足,只要沒有完全準備好,都不能算是“窗口”。只有“萬事俱備,不欠東風”,才能贏得創業這一場“生死之戰”的勝利。


    如果不能把“機會窗口”清晰、準確地闡述出來,那么,這個所謂的“機會”很可能是有水分的。

     


    通過對國內眾多創業案例的觀察,我們發現大部分創業者在這方面的做法有待商榷。


    他們把這個“窗口”僅僅理解為確定一個創業起步的時間,這種做法不免有些草率。


    確定“機會窗口”并不是做一個選擇題,而更像是做一個總結題和判斷題——創業者需要了解和判斷是否所有的有利條件都已具備,唯有條件齊備方能把握住這個創業的“黃金期”。

     

    總之,我們在看到機會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然后把答案全部記錄下來反復地思考和論證。


    02

    創業情商二:設計并驗證你的商業模式


    對于商業模式的認知、理解和運用能力是創業情商的核心之一。

     

    要提升創業情商,就必須熟知商業模式,把它變成我們體內“創業基因”的一部分。唯有構建出成功的商業模式并順利運營,創業才有可能成功。

     

    全球搜索引擎最大市場份額的谷是如何鑄成的。

     

    谷歌的產品和服務絕大部分是免費的,這吸引了很多人使用,但也造成了一個“謎題”:谷歌到底是靠什么來賺錢的?

     

    當普通用戶使用谷歌來搜索時,搜索結果會呈現在左邊,右邊則會出現商家鏈接。商家鏈接的排列次序取決于兩項因素:一是商家愿意付出的費用,二是該網站和該關鍵詞的關聯性。

     

    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一般都是出于某種需求,谷歌通過搜索的關鍵詞將“對”的廣告送到用戶面前,無疑使得這個廣告被點擊的概率大大增加,也方便用戶購買感興趣的產品或服務。

     

    而商家通過谷歌的關鍵詞廣告,將產品和服務的廣告較為精準地送至有需求的客戶面前,相較于隨機廣告,效率大大提高,商家無疑樂于看到這種“錢花在刀刃上”的效果。

     

    同時,谷歌還為商家設計了一套自動化廣告管理系統,可以告訴商家它的廣告每天有多少人在看,有多少人點擊,讓商家得以準確獲知廣告的效用。

     

    這些廣告不是按顯示次數,而是按點擊次數收費,對商家來說,這樣無疑是非常劃算的,因此這種做法大受商家歡迎。

     

    這種開創性的廣告方式使得很多企業將自己的廣告從其他廣告媒體轉到谷歌的網絡廣告平臺。

     

    谷歌還特地為此打造了一個自動接納廣告的系統,可以全天候運作,使商家可以隨時隨地投入廣告,谷歌也可以不斷地收錢。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大大降低了全國性甚至是全球性廣告的門檻,深受中小企業歡迎,谷歌的業務也得以突飛猛進。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為聰明的舉措。谷歌成功利用其互聯網搜索引擎的特性,在廣告行業中提出創新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是谷歌發展為互聯網巨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說,谷歌的搜索引擎是一項偉大的劃時代技術,但從創業的角度來看,更偉大的是它開創了一種切實可行而又高效的創新型商業模式。

     

    沒有這種商業模式,谷歌的搜索引擎便不可能獲得成功,也不可能惠及大眾。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一項了不起的技術或者產品只是一種商業的“工具”,而并不是驅動其成功的真正動力。

     

    因此,我們說商業模式的創新成就偉大事業,蘋果、谷歌,乃至于全世界所有偉大的創業公司都是如此,沒有例外!


    當新創企業成立后,隨著員工人數及營運開支的增加,企業會面對贏利的壓力。這時候,商業模式的重要性就顯現無疑了。

     

    03

    創業情商三:管理好錢和金主是

    創業成功的必由之路


    管理錢和金主是創業情商的“最后一塊拼圖”。創業者必須牢牢樹立“現金為王”的概念,否則企業將可能因為現金流問題瀕于倒閉的絕境。

     

    而對于金主的管理也意義重大,對企業的發展及創業者在創業活動中的最終獲利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我們可以為所有初創企業畫一條現金流曲線,這條曲線昭示了真正的“死亡之谷”。


    創業者要懂得管理錢,公司便不會落入無錢可用的生存危機。穿越死亡之谷的唯一方法,就是盡快實現正向現金流。

     


    2000 年左右發生的網絡泡沫破滅事件,原因正是不少新成立的互聯網公司花錢過快,揮霍無度。

     

    投資者希望通過股票價格快速上升獲利,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在商業模式沒有得到驗證的情況下,以長期凈虧損經營為代價來獲得市場份額,最終因資金耗盡而倒閉收場。

     

    事后,很多創業者才明白現金管理的重要性。網絡泡沫給他們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等到現金水平跌至谷底時才開始補救,一旦創業者發現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就應該采取正確的管理方式來使其恢復正常。

     

    另外,創業者也要努力尋找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并有效運用手上的現金達到收支平衡。

     

    在這場互聯網企業的浩劫之中,只有少數優秀企業如亞馬遜、谷歌等生存下來。其中,亞馬遜的例子尤其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早在 1994 年,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就預見到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已經處在即將爆發的前夜。他從華爾街的金融機構辭去副總裁一職,并且搬到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在車庫中一手創立了亞馬遜公司。

     

    以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為名,充分表明了他的雄心壯志——他的愿景是將公司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


    在分析了市場機會后,貝佐斯決定由網上書店開始,以后再加上激光視盤及計算機軟硬件等熱銷產品。

     

    1995 年 7 月,Amazon.com 上線,在最初的兩個月中,其商品銷往了美國全部的 50 個州及其他 45 個國家,每周的銷售額達到 2萬美元。


    1997 年 5 月,亞馬遜公司以每股 18 美元的價格于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展開首次公開募股。

     

    亞馬遜公司的第一份商業計劃書非常與眾不同:它并不急切地期望在四到五年內實現大的贏利。

     

    這種“緩慢”的增長引起了許多股東的抱怨,他們認為這家企業的業績增長不夠迅速,無法為他們的投資提供合理的回報,甚至無法讓公司在競爭中存活。


    然而,當網絡泡沫破裂后,亞馬遜公司并沒有像其他電子商務公司那樣倒下,而是一直生存了下來,并最終成為互聯網零售業的超級巨頭。

     

    究其原因,正是該公司的現金流管理比當時的大多數公司要好。

     

    2001 年的第四季度,亞馬遜首次實現了贏利:財務報告顯示當季營收超過10 億美元,凈利潤約 500 萬美元。雖然凈利潤不高,但足以證明貝佐斯非傳統的商業模式獲得了成功。

     

    根據市場分析員的研究,我們發現了一個幾乎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亞馬遜在近二十年中的凈利率都趨近于零!這樣的公司通常被認為沒什么錢賺,然而亞馬遜又憑什么能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呢?

     


    貝佐斯在 2004 年致股東的信里寫道:

     

    衡量亞馬遜的最終財務指標,也是長期以來我們最想推動的,是每股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ow)。

     

    “亞馬遜模式”獲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擁有強大的現金流。

     

    我們可以想一想,每當人們在網上購買產品,都是即買即付,資金是直接進入亞馬遜的銀行賬戶的。

     

    這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供應商是有賬期的,亞馬遜并不會立即付錢給它們。所以,盡管亞馬遜凈利潤只有約 500 萬,但公司任何時候都擁有流量巨大的正向現金流!

     

    以 2004 年為例,當年亞馬遜的銷售額大約為 70 億美元,由于快速的庫存周轉,當年庫存產品所占用的資金只有 4.8 億美元。而 2004 年亞馬遜的固定資產投資總共只有 2.46 億美元,只占當年銷售額的 4%。

     

    在利潤率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我們假設亞馬遜供貨商的賬期是三個月,上述數據意味著,亞馬遜在年初的時候投資了 4.8+2.46=7.26 億美元以保證其正常運轉,由于賬期的原因,亞馬遜多出了 70÷4 = 17.5 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亞馬遜的成功與剛剛我們所提到的“速戰速決”并不矛盾。兩者獲勝的關鍵不在于速度快慢,而在于供給充足。創業者有了足夠的現金流,才會有傲視群雄、睥睨天下的底氣。


    – END –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八合里

    大腕鰻 | 姚酸菜魚 | 黑白電視 | 蛙小俠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投資

    杰夫與友:智能營銷墻 | 臻選空間設計

    全案策劃:熊貓設計 | 管理系統:食通寶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12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13日 22:12
    下一篇 2018年10月13日 23:5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