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距離接觸木屋燒烤、甘棠明善、陳鵬鵬鹵鵝、松哥油燜大蝦、云位館,深圳軍團到底給行業帶來什么?

    奔赴機場、高鐵,四天的學習來不及回味,游學營的學員又急匆匆趕回家鄉。

    微信群里盡是“難忘今宵”的各種刷屏。

    事實上從早晨開始就不斷有小伙伴在群里話別,要急著趕回去處理自己的一攤子事。


    兩天里學員零距離接觸這幾家頭部企業,從老板到高管也是對同行也是毫無保留展示內部的點點滴滴,非常真誠,接待非常給力,讓學員們深受感動。

    現在就回顧兩天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相當燒腦,令人感嘆深圳企業一日千里的干勁)。


     01

    無PK不存活


    木屋燒烤居然是一家無PK不成活的企業,你沒想到吧?

    同工種員工PK白班跟白班PK,晚班跟晚班PK,店與店之間的PK,區域與區域的PK,PK無處不在;

    同工種的員工評分A或C,工資可能有幾倍差異(厲害吧,這只是其一)

    前天餐飲O2O已經有一篇木屋燒烤華南區總經理曾平的演講,你都覺得對木屋燒烤的了解差不多了,但這次學習之后你才發覺原來對木屋燒烤才剛剛開始。

    木屋商學院趙楠老師和華南區總經理曾萍的兩堂課課程,感覺木屋燒烤有很多個“不可思議”。

    1、落地價值觀

    木屋的理念,價值觀切記虛頭巴腦的空話、套話,一定要落地、可感知、可量化,因此無論是勞動、誠信、學習、創新、分享、堅持這些價值觀,全部可以量化!

     


    誠信怎么量化?這是一個瞬間讓人石化的問題

    在木屋誠信的量化指標分為:獎品超時贈送兌現率排名+等位贈送兌現率排名+綜合ABC評分,與管理細節無縫掛鉤,這是令人大呼“震撼”的原因。

    比如勞動量化指標:店均工資排名+店最高個人工資排名+店人效排名,每一個指標都是精細化管理的結果。

    學習量化指標:店技能滿足率排名+讀書心得月評優獲獎+店技能通過率排名+讀書心得提交人數排名;

    堅持如何量化,先腦洞大開一下:

    店離職率+線下跑參加人數+跑團獎牌數量(太意外了)

    將價值觀落實到每天的工作細節中,木屋燒烤太讓人“吃驚”了!

    2、PK制——責、權、利有機動態結合

    多P多得聽說過沒有?

    木屋人對于“沖A”非常狂熱,因為不管是門店沖A、管理組沖A、員工沖A都有責權利的捆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PK除了剛才提及的內容,甚至還包括全國好餐廳ABC獲獎、其他全國質量PK獎、才藝社活動每月提名人數排名、才藝社月PK獲獎,木屋燒烤的PK包括線下跑(每月三次,每次五公里)和才藝社PK。

    這應該是超男超女PK的項目,有沒有感覺木屋燒烤是跟拼多多類似,引入游戲公司的思維,總是有下一個任務,總是有下一個PK等著你,平凡瑣碎的工作或許因為PK變得跟“游戲”一樣富有挑戰和刺激,這是木屋燒烤的成功核心因素之一。

    不僅如此,PK機制按271原則實行10%左右的末位淘汰,從而達到鼓勵卓越、優勝劣汰的作用。


    3、計件制。

    餐飲企業十年前就實施鍋計件制,但木屋燒烤全流程計件制顯然有所不同。計件制就像工分一樣,每天把計件一申報,對應的日工資就出來了,而且工種PK下來分成ABC或ABB+CC+五類,同樣的工種C和A相差好幾倍的工資。因此比拼相當激烈。(提問:現場有學員問會不會兩個員工串謀作假,A的工資系數高,多分一點件數給A員工,木屋曾總回復,一是這樣有違誠信價值觀的量化指標,二則每天的評分都是動態的,在比賽沒有結束的時候,誰也不知道自己輸贏,所以難以串謀;其三有IT部門沒有監控數據波動情況,會核對每個人的變異情況)。

    因此木屋燒烤的數據化、精細化管理達到令人不敢相信的程度。

    不僅如此,還有各種“打包”,凡是不便量化的工作,如做衛生、掃地、收桌子、廚房收攤等就根據勞動量大小打個包,將此類工作“打一包”納入計件制,能把無法量化、瑣碎的餐飲雜貨也標準化、量化后交給員工執行。

    餐飲千百年來都是小作坊式的個體勞動,類似木屋這樣的公司開始了行業革命。

    計件制實施兩年來,平均每店總員工下降2-3人,效率提高23%。員工不再找借口躲著抽煙、上廁所,早晨六點就來上班上崗,上崗后堅拒輕易“下火線”,平均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計件制的魔力開始體現。

    4、完全實行動態過程管理。

    改變傳統的月末看報表、看數據報告的事后管理模式,月末看到數據下滑彌補已經來不及了。木屋對每日的工作變動情況一目了然,隨時判斷波動情形并分析情況采取對策,真正實現動態過程管理。

    5、木屋伙伴三層激勵機制

    木屋燒烤寧愿將開新店的機會讓給內部員工,跟華為拒絕上市一樣,拒絕資本“瓜分”屬于員工的機會。一則讓員工有盼頭,二則讓優秀的員工更優秀,從基層伙伴的多勞多得到中層管理團隊的績效PK工資制,再到核心團隊(創業伙伴)的股權+分紅+品牌創業,保持人員的晉升機會,使6000名員工都有方向感和持續的干勁!

    木屋燒烤的管理體系、量化指標也是動態的,根據每個階段的要求進行調整,但大體原則是工資盡量往上提,而不是同樣的工作工資下降。凡此種種,木屋的成功之謎只揭開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需要“探秘”。


     02

    探魚背后的故事


    下午到了甘棠大學,集聚探魚、撒椒、蔡瀾點心、蔡瀾越南米粉四大品牌的甘棠明善讓剛到辦公室的學員們大吃一驚。

     

    一行人在辦公室溜一圈,就像“王姥姥”進大觀園,大家不禁私下嘀咕:餐飲企業就從來沒見過如此牛逼PLUS的辦公區,整整一層樓,辦公人員接近200人,大家瞬間有點“石化”感。

    甘棠明善創始人王力加、王燕副總裁、運營總經理高磊等親自接待并先后作主題演講。



    王力加老總非常低調謙和,居然從海岸城第一家店講起,完整講述探魚、撒椒背后的故事。

    王總因為黃記煌的“三無”口號——無廚師、無油煙、無食材,感覺好哇,這是自己想要的,加盟黃記煌的第一把火就是升級門店,把門店開進深圳的海岸城,從之前低檔的街邊店風格升級到大MALL的逼格,并且把三汁燜鍋從38元單價直接拔到79元,之前黃記煌大概30-40萬開一家店,王總投入百萬的裝修拉動消費升級,結果179平米的門店火爆到不行。很快花200萬裝第二家店,又爆到不行,結果黃記煌的全國各地的門店統一以此店風格為樣板、材質為標準,統一轉型升級進購物中心。

    王總笑稱:原來干餐飲都跟“搶錢”一樣,門店都是3個月左右就收回成本。

    然后就跟總部申請多開店,到南昌開,到長沙開,到成都開,成都是開了三個店之后才逐步有了市場號召力,由虧轉盈。

    終于2013年12月26日,王總正式啟動自己的品牌——探魚,結果三天三折、四天死折、五天五折的打法一下子傳遍大江南北,創下日翻臺率16次的記錄,不管是其后的校服派對還是游戲彈桌,探魚一下子成為餐飲營銷時尚化的標桿,成為深圳餐飲業風起云涌的領頭羊。

    王總的夫人,即探魚的聯合創始人李品熹曾表示:趣味和美味都是屬于品牌的態度,讓趣味成為餐飲的全新屬性。

    探魚把烤魚這個品類攪得風生水起,其后就是“撒椒”,一個讓有態度的女生“尖叫”的品牌又火爆登場,風靡各大城市。

    令大家意外的是,王總的還講述自己一億元損失三個店的故事。

    你想不想聽,明天繼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32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30日 15:02
    下一篇 2020年8月30日 15: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