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賣與堂食不同稅 營改增或刺激餐飲分化 || 熱點

    5月1日起,餐飲業營改增正式實施,根據增值稅的相關政策,銷售食品(外賣)通常適用17%的稅率(個別食品適用13%稅率),而餐飲服務則適用6%的稅率。這可能刺激餐飲分化。

    餐飲企業寄予厚望的外賣生意可能不再那么有利可圖。


    這意味著,堂食和外賣可能分別適用6%和17%的稅率。果真如此的話,當前火爆的外賣O2O市場有可能降溫。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如何在實操中明確區分堂食和外賣,對餐飲企業和監管部門來說都是挑戰。


    堂食、外賣或稅率不同


    根據增值稅的相關政策,銷售食品(外賣)通常適用17%的稅率(個別食品適用13%稅率),而餐飲服務則適用6%的稅率,也就是說,堂食和外賣今后的稅負可能不同。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營改增試點實施辦法中有“混合銷售”的規定條款,除了從事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外,既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的混合銷售行為按照銷售服務繳稅。


    不過,同時為了避免稅款流失,試點實施辦法附件中也有“兼營”條款的規定,若兼有不同稅率的銷售貨物、服務的應分別核算,否則從高適用稅率。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餐飲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對企業實際經營項目明確核算,避免帶來稅收風險。


    對于這一稅率差別,也有稅務專家表示,對于既提供堂食又提供外賣的企業,稅務部門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根據餐企的主業來確定適用稅率,如果餐飲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堂食,那么其提供的外帶或外賣服務也適用6%的稅率。而業務中外賣占比較大的餐企,則可能適用17%。


    有望促進餐企分化


    目前,餐飲互聯網化已經成為趨勢之一。對很多快餐企業來說,用餐高峰時,商家約有40%的交易是通過外賣平臺進行的。如果堂食、外賣適用不同稅率,對餐企來講影響頗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客觀上或將促進餐企的專業化分工。目前有不少提供純互聯網訂餐的餐企,也有很多堂食外賣兼做但外賣占比較高的餐企。對于后者來說,如果因外賣占比高而牽連堂食部分也按17%納稅,在商鋪租金、人工成本壓力下,很可能迫使其放棄或者剝離堂食業務。


    事實上,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堂食與外賣分離是餐企未來趨勢之一。黃太吉創始人赫暢日前就公開表態,外賣不是外帶,餐飲市場未來一定要成為“一國兩制”——餐廳歸餐廳,餐飲歸餐飲。



    而赫暢所謂的餐飲,指的就是不依附于餐廳的獨立外賣生意。盒馬外賣CEO張皓明此前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未來餐飲消費場景只分為兩種,一種是到店消費,另一種就是外賣。


    稅務紛爭可能激增


    針對外賣稅負可能不同,不少以堂食為主的餐廳經營者均表示,并不會因此放棄外賣。“大部分餐企的外賣比重都相對較小,也只有少數餐廳在店內銷售半成品和成品。


    因此,這一部分相對較高的稅率影響并不非常大。但提供外賣,即是給了消費者多一種選擇,不論是在消費體驗還是在客源拓展上都非常有意義。”


    不過,有專家指出,餐飲服務與食品銷售增值稅稅率的差異可能帶來稅務籌劃機會,也可能造成稅務爭議。比如,一家餐館銷售外帶葡萄酒,如果其主要收入來源于餐飲服務,那么銷售葡萄酒也可適用6%的稅率,而正常酒類銷售需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而通過餐飲渠道銷售食品可能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其實,無論是餐飲企業還是稅務部門,如何區分外賣與堂食也面臨挑戰。如果通過外賣平臺訂餐被歸于外賣,那么餐館電話訂餐屬于外賣還是堂食實際上很難界定。


    – END –


    來源:北京商報,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90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6日 23:01
    下一篇 2016年4月7日 00: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