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飲職業差評成團伙 每個月月入八萬



    近日,在杭州互聯網法院,一起差評師團伙案落槌。在這起案件中,7名90后組成的差評師團伙被判決賠償阿里經濟損失8萬余元、合理支出4萬余元。


    由職業差評引發的案例,近年來有多發趨勢,餐飲行業也成為重災區,職業差評師再次走入公眾視野。





    01

    一開口就索賠8888元


    無論是網購網站,還是外賣平臺,客觀、真實的用戶評價,直接影響到商品和服務的口碑導向,也讓一些不法分子起了歪心思,把“差評”當成了商機,干起了職業差評的勾當。


    淘寶店主童某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2017年3月,童某看到,他店鋪內鮮有差評的一個“爆款”電腦主機,收到了一條差評。這條差評非說他的產品有質量問題,“這條差評寫了400多字,看上去可是沒少費功夫。”



    童某提出可以退款退貨,但是買家不同意。他又提出買家可憑票報銷維修費用,買家依然不接受。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遇到職業差評師了。果不其然,在一番溝通后,對方提出索要8888元“補償”,還不退還電腦。


    無奈之下,童某選擇息事寧人。誰知,后面“套路”重重,他的網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一條類似差評,并以此為要挾讓童某補償。


    漸漸地,童某發現,有幾次給出差評的買家使用的居然是同一手機號,甚至買家昵稱也高度相似。不堪忍受騷擾的童某選擇了報警。



    在平臺協助下,深圳龍華警方展開偵查,最終抓獲了曾某等7名利用差評敲詐勒索商家的犯罪嫌疑人,并查明該差評師團伙自2017年3月開始,利用同樣的方法敲詐勒索了多名經營電腦配件的商家,童某只是受害人之一。



    據警方介紹,與傳統的案件相比,不法分子利用惡意差評來敲詐,手法趨于職業化,也更加隱蔽。據阿里方面透露,自2017年阿里開展打擊惡意行為專項行動以來,阿里已經配合多地公安機關破獲20余起利用惡意差評對商家進行敲詐的案件。

     


    02

    餐飲也成為重災區


    最近,有加盟主在快報交流群里吐糟:一個月內,在美團外賣上,自己竟然有了16個差評,平均兩天就有一個。


    評論的內容都很集中,大多就是反應飲品有問題,口感不好,服務不周到,送達時間過長等等,但大多不具體,含含糊糊的。偶爾還有圖片出來,說飲品里發現了異物。



    張老板說,自己加盟的品牌屬國內比較頭部的,在出品、門店和后臺管理上都有比較嚴格的制度,在實際運營中也有很好的執行,“督導隔三岔五就會神秘出現,差評中出現的問題根本就不會存在。”


    張老板說,他已經向平臺提出了投訴。如果處理沒達到預期,不排除會報案。


    以上個案并不是孤例,我們經過比較全面的了解,茶飲門店中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而且團伙和職業化的痕跡越來越明顯。



    他們的矛頭大多指向大型連鎖品牌門店,一次多杯,差評的飲品大都為爆款,而且售價相對較高。差評的內容與食安緊密相連,集中于原物料的保質、保期;門店的衛生狀況,例如:飲品有雜物、異味,飲后出現異常等等。


    在索賠的話術上,基本上沿用這樣的套路,每杯按售價10倍索賠,而且有了一次就還會以下的N次。



    03

    月入八萬,職業差評已成產業


    每個月月入八萬,還算混得差的。


    有媒體曾暗訪職業差評師QQ群,加群前有專人把關,需要交60元拍單金,加群后會有老司機帶團。



    他們一般以30-40人的qq群為團隊,分工明確,專門以差評為手段向平臺和網店索要數額不等的賠償。


    把關人:向進群的人收取門檻費,交了錢才能進駐差評師團隊;


    獵人:專門尋找下手店鋪的人;


    工兵:一般是新手,幾名到十名不等,一哄而上對店鋪“圍剿”;


    談判手:找店主開口要錢,要錢相當隱晦,只說討點茶水錢、煙錢。


    據媒體調查:能帶兵、能單干,一個月六千元沒問題,多的上萬元,最狠的每天可以進賬300-400元。


    與此有關的還有“刪除差評”環節。刪差評并不隱蔽,反而在各個美團群、外賣群中極為活躍,不停地刷著同樣的廣告。



    刪除差評后,店家的評分確實有變化:“4.7直升5.0”,“一星評價扣多少分就恢復多少分”。據了解,刪差評的服務價從130元到260元不等,都是“7日內可以刪差評”。


    正是在這樣的“暴利”下,互聯網生態病變化的差評師們形成了產業。

     

    04

    遇到職業差評怎么辦?


    業內人士認為,有時候幾條惡意差評會對門店的獲客、客服帶來極大壓力和額外負擔,特別是對初創的中小品牌打擊巨大。盡管現有技術手段能夠對買家行為做出一定的甄別,但職業評價師往往能夠巧妙規避相關規定。



    所以,與普通差評不同,判定職業差評大都存在取證難。但如果多次給出差評的買家使用的是同一手機號,而且昵稱高度相似。商戶可以向平臺投訴或報案。


    按照網店評分體系,一個差評帶來的“降分”,需要15-20個好評才能恢復。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當商品下的好評差評都不可信任,無疑大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


    怎么杜絕職業差評現象?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涉及職業差評。



    征求意見稿提出,網絡交易經營者不得刪除用戶不利評價。負面評價不得刪除本來有助于打造公開透明的評價體系,但也成了職業差評師們的威脅利器。如何塑造網絡營商環境?立法規制同時如何避免一刀切?


    有關法律專家認為,國家有關部門在加強打擊職業差評師的同時,可以考慮對“不得刪除評價”這樣一刀切的規定進行完善,設置更合理的標準,既能保護電商領域的信用評價制度,又能剔除惡意差評等不良內容,從而為創設更加良善的營商環境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差評原則上不能刪除。不過,對于惡意的、侵權違法的評價,可以通過網絡實名制和溯源機制追究評價者法律責任。


    – END –


    作者 | 飯飯

    來源 | 中國飲品快報(id:zgypkb)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珍意美堂空間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57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9日 22:03
    下一篇 2019年6月10日 03: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