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的競爭壓力,從經營角度上來講,一方面來自于美團和餓了么平臺之間的競爭管控,另一方面,隨著外賣商家不斷地增加,可以供商家本身分食的“蛋糕”越來越小,如何能在逐漸精細化的賽道之中實現彎道超車,商家們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其中,不得不提到便是外賣包裝,作為外賣精細化運營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它不僅直接影響餐品的質量,而且與顧客復購率息息相關。
那外賣包裝,經過怎么的更新迭代,成就現在的精細化運營?今天,頭條君整理了外賣包裝的升級歷史,一起來細數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吧。
1
初級階段期的包裝
最開始的外賣包裝:簡單的塑料袋包裝時期
這個時期的外賣包裝,側重傳統的堂食外帶,沒有過分的包裝設計和品牌標志,基本上處于空白期。
2
1.0時期的外賣包裝
塑料餐盒+發泡餐盒
發泡餐盒主要成分是聚丙乙烯,最大的特點是便宜,且能夠基本保證外賣的配送的需求,因此當時作為送外賣的首選。
此時稱為包裝1.0時期: 擺脫初級的簡易塑料袋,這個時期的外賣包裝嘗試與外賣菜品相結合,快餐盒飯的包裝形式逐漸占據市場。
3
2.0時期的包裝
pp塑料餐具:
此時,外賣平臺上入駐商戶增多,競爭增加,外賣包裝更加注重質感;pp塑料餐具:耐高溫且材質堅固,成為2.0時期的新寵兒。
餐盒形狀開始朝多盒發展。
增加品牌標簽和包裝盒的多樣形式,為餐品本身增加了價值感。
4
3.0時期的包裝
紙質餐盒:從安全成份來說,紙質餐盒具有無毒無害的特點。
紙質餐具也給人一種高端感,更符合現代上班族對外賣美食的渴望,作為市場競爭的附加值,這時候的外賣無論是在菜品的研發還是包裝都更加精細化。
此時的外賣在產品上趨向膳食的營養含量,再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外賣包裝更加凸顯顧客體驗感。
同質化環境下,外賣更加注重品牌推銷,在封袋以及餐具上都印有自己的品牌。甚至在前2代的更迭上,出現了高品質的價值追求感。
為了應對秋冬季節的保溫性能,不少商家在品牌包裝上發揮才智
—— END ——
編輯 | 四喜 內容 | 外賣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
來稿 | 微信:15617579106
—— 相關閱讀推薦 ——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