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347 字 25 圖 預計閱讀時間: 9 分鐘 袋鼠學院&外賣頭條
近日美團外賣官方發布了《2017年中國外賣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在線外賣市場2017年的市場規模預計突破3000億,同比2016年的外賣市場規模1761.5億(比達咨詢統計的數據),同比實現了70.31%的增長。
2017年整體外賣市場規模占據2017年整個餐飲市場的7.7%,比2016年外賣在餐飲市場大盤4.6%的占比比重,實現了3.1%的增長,同比接近一倍的增長。
外賣頭條團隊預測2018年整體外賣市場規模在餐飲大盤的占比會突破10%。
通過對2017年外賣大數據的分析,歸納2018年外賣整體的發展機遇以及用戶消費的規律,以更好地服務外賣商家。
整個外賣市場呈現兩強對決格局,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進入集團對抗時代!美團外賣、餓了么都在布局外賣生態鏈,兩個平臺整體占市場的92.5%。
圖:來源于易觀國際
2017年美團外賣在線合作商家數量突破270萬,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團外賣與餓了么的商家合作數量都達到了200萬以上,但是有效合作商家數量的數據未知。
其中《報告》顯示,外賣發展的三大空間分別是:供給側、需求側、配送側,未來發力點也此三個方面。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對于供給側和配送側,代表著外賣平臺在2018年布局的重點,重點會加強品類擴張、發展品質外賣、幫助傳統餐飲商家轉型、增加配送運力、提高配送效率。
其中跟外賣商家息息相關的重點是“傳統商家轉型”,這意味著2018年傳統品牌餐飲商家會不斷發力,而且外賣平臺會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源的扶持。隨著傳統餐飲巨頭的加入,以外賣為主的商家也要不斷積極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對于外賣商家來說,拓展消費場景、延長消費時長是接下來商家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針對這塊內容,不做詳細解讀,交流探討加微信:an361360.
在2018年的發展中,外賣商家需要把握四大機遇、四大規律。之前洪七公也對行業趨勢做出了具體判斷,。
機遇一:增長重心從一二線到三四線
《報告》顯示,2017年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占比,相對于2016年,有4.1%的下降,三四線城市訂單占比呈現上升態勢,而且已經占據整體訂單的37.2%,相對于2016年實現了4.1%的增長。而且從整體數據來看三四線城市訂單增速遠超一二線城市。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外賣商家特別是準備擴張的連鎖外賣品牌或者比較成熟的單店品牌,要抓緊在三四線城市布局,實現早期的跑馬圈地,與其在一二線紅海城市拼殺,不如去三、四線城市撿錢。
《報告》顯示,外賣目前依舊是以“餐飲”作為主要部分,不過甜點飲品、生活超市等品類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增速明顯高于美食外賣的增速。其中美食類實現了153%的增長,而甜點飲品、生活超市則達到了200%以上。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對于以餐飲為主的外賣商家,可以適當增加相關的品類作為搭配,豐富產品類型,做好品類的搭配,從而實現用戶的高轉化率,店鋪的高訂單量。
機遇三:外賣品牌化
在2017年整體的外賣訂單中,1/4的訂單來自于品牌商家,比2016年增長了7%,而其他商家的訂單在2017年呈現了7%的下降。
品牌商家訂單更多來自于一二線城市,而城市數量較多、覆蓋面較廣的三、四、五線城市的總體訂單占比卻只有31%。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數據也證明三四五線城市整體用戶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消費水平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教育,盲目用品牌商家的思維進駐非重點城市,早走一步,也是危機四伏,所以選擇合適的機會進入,才是正道。而一線城市,作為訂單占比40%的城市,更是連鎖品牌商家要占領的高地。
機遇四:增加跑腿業務
從整體業務增長來看,跑腿業務也是顧客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工作繁忙”成為了顧客選擇跑腿業務最重要的因素,占比超過50%。而2017年跑腿業務中“幫買”最多的物品分別是:餐飲、生鮮、鮮花、文件、服飾等;“幫送”最多的品牌是“喜茶”、“一點點”、“肯德基”等。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從數據來看,跑腿業務可以滿足顧客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而跑腿業務中,幫送最多的卻是茶飲品牌與快餐品牌,幫買最多的物品依舊是餐飲,外賣商家可以針對自身店鋪的需求,積極開通跑腿業務,及時擴大范圍,滿足顧客多元化的需求,從而實現多元化業務的盈利。
在2017年整體外賣的發展中,外賣平臺的數據也體現了一些用戶的規律,外賣商家要研究清楚。
規律一:頻次增加、消費單價提升
從《報告》數據來看,2015年到2017年,外賣用戶的消費頻次從8提升到了23次,短短2年的時間,實現了近3倍的增長;用戶消費單均價從22元提升到32元,2年的時間單均價增長了10元錢。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外賣正在成為基礎設施,隨著用戶基數的增加,3億用戶,用戶消費頻次的提高,消費單均價的提升,外賣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而2017年用戶的單均價32元,也可以作為我們商家菜單價格設置的參考依據。
規律二:消費場所多元化
在外賣整體的消費場景中,住宅點外賣占據了48%,接近整體占比的一半,其中住宅、辦公樓、學校依舊是整體占比最大的三個消費場景。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從數據來看,除了住宅、辦公樓、學校之外,酒店、商鋪、機關單位、醫療機構、娛樂場所等其他場景也逐漸崛起,整體占比30%,已經成為不容小覷的訂單場景。外賣商家應該積極針對不同的場景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比如通過憑借飛機票訂單號、高鐵車票等形式打折、免單,鎖定酒店的高端精英訂單,通過和KTV合作,鎖定娛樂人群的訂單,特別是夜宵品牌更要抓住機會。
規律三:用餐場景多元化
2017年午餐訂單的占比42%,晚餐訂單的占比31%,正餐訂單占比73%,依舊是最重要的剛需市場,而非正餐的場景訂單占比23%,但增速高于正餐。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外賣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用餐需求更加多元化,主打正餐外賣的商家應該增加外賣消費場景,同時擴展sku適應場景的產品,來增加訂單量,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規律四:押注爆品
《報告》顯示在早餐時間段,面包蛋糕、超市早餐、咖啡成了這個時間段的爆品,那以早餐為主的商家,可以積極增加相關產品,從而獲得更多訂單。
午餐時間段,特色菜、地方菜、日韓料理占據了整個時間段的前三名;晚餐時間段,香鍋烤魚、整裝水果、超市晚餐占據晚餐時間段的前三名,針對正餐需求的商家,可以適當增加相關的產品,來增加訂單。
下午茶依舊是以茶飲為主,夜宵主打“便利店夜宵”、“超市夜宵”、“鮮切水果”等爆品。
外賣頭條(wm88766)解讀,在不同的時間段,外賣消費產品多元化。外賣商家也要把握用戶消費的規律,結合用戶消費的大數據,來增加顧客下單的概率。
而對于還沒有切入外賣市場的商家來說,更要仔細研讀用戶消費數據,來決定切入哪個時間段的市場,從而增加成功的概率。
隨著外賣品類的擴張,以及智能調度技術的優化、配送人員的規模化,配送將從單品類美食配送,到全品類配送,轉型為同城生活的服務平臺。
“用餐時間短”、“不想做飯”“單獨就餐”等因素成為用戶選擇外賣的最重要的因素。外賣已經從解決剛需的痛點,就像淘寶一樣,慢慢成長為人們生活當中的基礎設施。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點外賣人群也從年輕的群體,慢慢延伸到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的人群,比如兒童、老人、醫生、病人等群體。
其中《報告》顯示,全國大約在假期會有500萬家長,通過點外賣來解決兒童吃飯的問題。715萬醫護人員通過點外賣來解決吃飯問題,同時外賣也解決了1600萬老人吃飯的問題。
文字分析屬于外賣頭條團隊原創,違者必究。部分圖片、數據來源于:美團外賣、易觀國際、袋鼠學院、美團點評研究院。
點下圖看往期精彩文章▼
更多干貨 · 點擊閱讀
|
|
· END ·
-媒體、商務合作-
首席外賣官|an361360
統籌丨孫冰
編輯|孫冰 制作|外賣頭條
外賣領域,頭號媒體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