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廣州又一家粵菜餐飲老店“利華飯店”的歇業,媒體紛紛追問:為什么這幾年廣州老城區的餐飲“老店”扎堆似地歇業?
在我看來,沒必要大驚小怪,任何酒樓食肆都沒有“免死金牌”,哪怕你曾經再輝煌!
“利華飯店”是廣州改革開放初期開的一家酒樓,這里有幾道比較拿手的菜,比如“炒鱔片”,吃來爽口彈牙,“松子鱸魚”是用傳統的酸甜五柳料烹制。而最出名的還是他的“陳皮骨”。據說,來吃飯的客人,幾乎都會點這道菜。
可以說,這家飯店已經成為很多老廣州人幸福生活的記憶。這樣的老店說關就關,自然少不了一陣長吁短嘆。
這些年來,我也曾經幫襯過這家店,總體的感覺是,出品、環境與服務還是“老套路”,永遠不會給人帶來驚喜。不要說“00后”,即便是對于“80后”、“90后”,也未必買賬。
很多人以為,現在的年輕消費人不懂吃。其實,并不是他們不知道什么東西好吃,只是,在消費的過程中他們要求更加的多樣化,更注重體驗感。一句話:單純的吃飽吃好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年輕人的要求更高了。
話說話來,當年的“利華飯店”在那個年代,也算是跟得上新潮、有點格調中小型酒樓。它才能在眾多酒樓食肆中脫穎而出,而且,能夠持續經營這么多年。但潮流一直在發展變化,過去并不代表現在和未來。
做餐飲,必須善于學習,與時俱進。一旦失去了創業時那種不斷創新的沖勁,就會逐漸地被邊緣化,甚至被淘汰。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