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說
(金針度人)
第10期
在血流成河的外賣戰場,馬來一號從2009年開始,在外賣市場上闖蕩了8年,以一天一家的“光速”搶占市場,還做到了月人均效益50000元,單月純利潤超80000元,凈利潤率20%以上。
在這些優異的成績背后,牛牛從一開始就有著對于外賣的獨特理解。
現在很多餐飲老板都會做用戶畫像,從學生到白領到社區,都是為了盡可能多的獲取用戶流量。但是發現目標用戶的范圍太大,無法精準定位。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學生是直接轉化成白領用戶的主要群體。
剛入職場的白領都是從學校出來就進入寫字樓,剛進職場,他們會分享,但是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愿意去分享,因為在進入辦公區域之后,對于新事物已經麻木了。
而在學生市場,同學之間討論什么、用什么,彼此之間都會去關注,以及到現在活躍在朋友圈的用戶大多數是還未踏入社會的學生群體,他們愿意去分享。
這對于商家來說,就是傳播的潛力。
因此,與其大而泛的囊括市場,不如回到“源頭”,尋找用戶切入點,重點發力。
不論是從前的傳統餐飲,還是現在的互聯網+餐飲,對于商家來說,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和客戶溝通,與客戶形成交易。
從用戶心理的角度來說,消費者其實都是有占“小便宜”的心思的,就算別人送給他們一顆小小的糖,就會因此產生“好感”。
“每一個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局限的,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和消費者形成互動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只能依靠這種“棒棒糖營銷”,在互動的過程中,傳播我們的品牌。
真正只做一個外賣品牌的話,這個市場是非常稀缺的。
傳統餐飲市場投入100%,收獲1%。那為什么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賣市場呢?在超市逐漸被新電商天貓取代的過程中,做外賣則相當于新電商、新零售。
在牛牛看來,“越垂直,越專業才能越獲得消費者青睞。何必什么都做大而全?我們只需要做垂直,專一且專注。”
外賣是越做越好玩的一個行業,如果玩好外賣就能玩好零售,關鍵就是如何玩好自己的流量。
未來的流量一定是靠批發的,如何實現更多渠道的變現?這就是接下來每一個餐飲人要去思考的問題。
更多干貨 · 點擊閱讀
|
|
· END ·
統籌丨孫冰
編輯|孫冰 制作|外賣頭條
-加入外賣社群-
首席外賣官|an361360
-洪七公外賣課堂 廣州線下課-
總裁班+運營班
2017年10月13-16日
首席助教 微信|cykjxy
名額不多~~
外賣領域,頭號媒體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