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意好做嗎?這些老板眼中的餐飲是這樣的!

    美團大眾點評披露的數據顯示,北上廣深餐飲的月復合倒閉率超過100%,餐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平均每天就要多上70多個競爭對手。

    對于很多餐飲商家來說,他們眼中的餐飲現狀如何?餐飲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又怎么看?餐飲大咖又怎么說?

    繼續堅持,還是尋求突破,還是積極轉型!!!

    吐槽派

    ◆ 四夕9 9早上六點多就去買菜,一天的營業額都在6000-7000元。那時候朋友們去,看見我們兩個都一個比一個心疼、搞得比大媽還要慘。后來因為廚師的原因,不懂經營,慢慢的生意就差了,做了三個月就轉讓了。


    風雨后:4點多就要起床,晚上十一、二點才關門,生意最火也才賣1200元一天,堅持了兩個月,生意沒起色,一個月倒虧一萬元。后來我果斷換了招牌,加盟做黃燜雞米飯。生意馬上有了起色,營業額最低能做到1300,最高3100左右。到2016年到處都是黃燜雞米飯,而且大量工廠外遷,人少了很多,開餐飲的人卻越來越多。后果斷轉讓,收取10多萬轉讓費,其實做生意和開工廠一樣,要用心去經營,不能思想陳舊,要多去看看,學習同行的模式。


    Soman:2016年在云南昆明車立方開了個海鮮火鍋店,剛開始每天營業額大概在3萬左右。可是跨入8月份就越來越差了、每天營業額就在8000左右。因為面積大、員工多,所以每天必須賣到10000才能保本。撐到2017年3月就選擇關門大吉、共虧了260萬。做餐飲這個行業真是難、競爭力太大。

    秦天霸:做了四五年了,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堅持用最新鮮的食材,我味道不是最好的,調料不是最高端的,但生意在全市同行里排名都是前十名。我對員工說如果你感覺這個菜不能保證味道就可以丟了,不一定非要等到有異味。很多菜都是丟了一年半年才開始掙錢,同行親戚都笑我傻,也有顧客給我提議說叫我可以打折賣,但我都是直接丟。我的秘絕就是你不吃的東西,千萬不要給顧客吃。


    縱情山水:做了十九年的餐飲,生意一直很好,個人認為主要還是做口碑,還有就是一定要有良心,目前三個農場一個園林餐飲,舌尖總導陳曉卿把我的店寫進他的書里,大眾點評網上他推薦的。


    標點符號都可以:開業前期全部優惠活動,各種券招攬人氣,準備可謂是面面俱到,人算不如天算,開業第二天日本核輻射,全部新聞頭條不讓吃海鮮,進來的貨根本放不住,因為前期太過自信,流動資金不夠,自己壓力山大,到處借錢,硬是挺著賠了兩個月。

    直到快到夏季,自己每天大肆宣傳單發放,各種送,人氣慢慢上來,一個月內生意翻番,每個餐口幾乎全部翻臺,生意好的不得了,可惜海鮮畢竟屬于季節性菜品,冬天生意又是一落千丈,補上的火鍋,鍋仔類的競爭比不過同街的專業飯店,一年下來除掉全部開銷,我兩口子剩下的只有三萬塊,果斷轉讓!太累了!

    盒子:2011年開始進入餐飲行業,經營中餐館,2014年底開始專注于外賣品牌的開發和運營,目前還算順風順水。近幾年確實有比較多的人投資餐飲,血本無歸者,盆滿缽滿者也大有人在。

    做新形勢下的餐飲,要守本求變,守住餐飲的本質,守住餐飲人的匠心,然后主動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調整,餐飲行業所謂的難做,是定位不準,是隨波逐流,是抄襲跟風,是只想一夜暴富不想苦心經營的難做了,其實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街口的那家小店幾十年依然顧客盈門,有的新品牌也經常會火爆朋友圈,我認為,餐飲不難做,難做的是專注于餐飲的匠心。 


    專業分析型

    夜峰:根據我多年餐飲的經驗,分析行情如此之差,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深圳的房價,這兩年漲了幾倍,直接帶動了房租等各種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百姓手中的閑錢越來越少,當然外出吃飯的機會也少了,不可能去減孩子的奶粉吧!另外的就是現在各行各業更新很快,包括餐飲也是一樣,各種新品層出不窮,人們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大,對餐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不斷的改變,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才能生存。

    就像海底撈一樣,它的門口永遠都在排隊。我可以這么說,今年的餐飲,50%的都在虧本,30%的能夠賺一點工資,只有剩下20%的,才在真正賺錢。現在餐飲是紅海,奉勸那些準備進入餐飲的人,除非你有特別本事,進來死路一條。 

    巷外巷湯餛飩 現在餐飲創業的趨勢是:正餐快餐化,快餐便利化。

    3年前,1000平米的店倒下去一片,比如某南。去年開始,300-500平的店開始倒,我本人接到很多大店要轉讓,根據市場下坡路的趨勢最終沒敢接。

    但并不是說餐飲創業沒法做,相反,我們順勢而為會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那么,從下面幾個方面選項目開始做:

    1,不需要大廚的項目。

    2,人員數量,店長+收銀員+服務員控制在5名左右。

    3,房子選擇,好商圈差一點的位置。

    4,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開外賣平臺,并努力把外賣做好,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店內的外賣好于堂食呢。

    5,采購上縮減成本。

    6,重中之重,產品是靈魂,不能以節約成本為理由而犧牲產品質量!

    7,強化品牌,在尊重大部分消費者口感的基礎上適當的引導消費者,而不是千方百計去滿足所有消費者。

    餐飲是勤行,是需要精細化管理的,把每個細節都做好才是王道。

    張玉海: 從2013年開始,我側重研究餐飲業,發現一個問題 : 99%的餐飲店開店的目的就是單純的為了賺錢。

     第一,因為目的就是賺錢,行為和方法都奔著怎么賺錢去了,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看別人賣什么賺錢,他也跟風賣什么。商圈環境、變化根本不去分析,運氣好適合商圈環境的還好,運氣不好從開張就等著關門。

    第二,餐飲進入門檻太低了,時代已經進入到商業運營不能只靠人脈,資金,管理這些單純因素而是要對這些經營要素進行整合,你們誰做到了?

     第三,人類從混居時代發展到現在的國家,只有一個動力 : 追求幸福!商業從物物交換發展到現在的跨國公司,只有一個支柱 : 創造價值!而幸福和價值是屬于全社會的,違背這個規律早晚完蛋。

    所有的名字都存在:

    1.所有的實體經濟都會遇到你所說的成本問題,餐館已經開起來了,那么就要考慮怎么開源節流了。

    2.我個人比較傾向于小餐飲,原因有以下幾點:投資不太多,比較容易試錯,而且可以把一些單品做到極致,比如說前些時候比較火的黃太吉,我們可以學習一下這種思維方式。現實中有很多都是單品做到極致的例子,廣州上下九步行街上的一家竹升面,香港廟街的廟街牛雜,都是單品做到極致的例子!

    3,堅持學習,保持心態,有的時候放棄也是明智的,小虧則贏!

     大咖說

    木屋燒烤隋政軍想把餐飲做好,一定要把運營的基礎打好。把運營的基礎打牢固,才能真正解決品牌做多久的問題。在互聯網的時代,想讓品牌一夜篡紅這個事不難,難的是怎么能夠長久的把它經營下去,因為餐飲是一個淺海。對于一家門店是否能夠賺到錢,就像是一把具有一定價值的鎖,而建立好運營系統就像打造一把可以開啟價值鎖的鑰匙。

    金百萬鄧超餐飲行業人工成本占營業額比例平均為25%,房租成本平均占16%,餐廳承受高昂成本的同時,存在大量閑置產能,是餐飲企業的普遍問題。外賣一般是上午10點到12點為高峰期,堂食是12點到1點半,加上外賣輻射范圍更廣,如此一來能夠釋放更多閑置產能,外賣重構了餐飲的成本機構。

    事實上,宏觀數據根本打動不了餐飲老板們,反而是“門口的野蠻人”更能讓他們坐立不安。

    討論區:誰是生意不好的最后一根稻草?

     編輯 |頭條君

    統籌 |孫   冰 

    制作 | 外賣頭條

      爆料、投稿郵箱wmtoutiao@sina.com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66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2日 22:44
    下一篇 2017年6月22日 23:1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